伴随着标志性的鬼脸面具的回归,时隔11年的《惊声尖叫》系列的重启再度唤起了我们对西方恐怖电影的记忆。本期节目我们就从《惊声尖叫5》的上映,聊一聊西方经典的砍杀电影与连猎奇的环杀人事件。
策划:Xavier
录制:Xavier/Yiran/五花猫
剪辑/撰⽂:小茗
封面:洁恩
维基百科上关于恐怖片的类型多达19种,但回溯西方恐怖片发展,砍杀电影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类别之一。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正直社会动荡,犯罪率居高不下,媒体对于连环杀人案的报道层出不穷。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于犯罪事件的恐惧被投射到银幕上,砍杀电影因此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1996年,或许是出于对致敬,或许是出于嘲讽,《惊声尖叫》第一部集各种经典恐怖片套路于一身,成功吸引了观众眼球,带着鬼脸面具的凶手从此也成为了影史上经典的连环杀人犯形象。而《惊声尖叫》系列影片带给大家最深的恐惧大概是,它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凶手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惊声尖叫》中的连环杀人也是恐怖片最常用的元素之一,而历史上真实的连环杀人犯罪事件也往往带着极强的戏剧性和神秘性。
长久以来,我们对连环杀人凶手的印象不外乎残忍、高智商、反社会,他们的作案手法和动机通常出人意料,其背后的成因又复杂得牵涉到成长、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也成为值得专家们研究的一门学问。
本期节目,我们藉由《惊声尖叫5》上映的契机,回顾了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西方经典恐怖电影,也从心理学角度讨论了一些上个世纪真实发生的连环杀人犯罪事件。
-本期嘉宾-
Xavier
耐观影 主理人
Yiran
南特大学博士在读,比较文学专业
五花猫
公众号《法国学生汇》主编
内容提要
片头曲
《惊声尖叫1》插曲 Youth Of America
[02:00]开场:我们喜欢看恐怖片的理由
解压、神秘学、良性自虐
[10:13]《惊声尖叫》与《惊声尖笑》
融合经典恐怖片元素、嘲讽与被嘲讽、当代流行文化大杂烩
[19:27]《惊声尖叫5》观影感受(无剧透)
政治正确、致敬第一部、口碑两极化
插曲
《惊声尖叫1》插曲 Don't Fear The Reaper
[26:41]《月光光,心慌慌》和《电锯惊魂》的续集为何扑街
剧本逻辑漏洞、恐怖氛围不够、砍杀类电影的没落
[33:11]时代对恐怖片类型的影响
社会矛盾的变革、媒体与杀人犯、模仿犯罪
[45:08]解密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诊断标准
不是所有反社会人格的人都会犯罪
插曲
Helter Skelter - the Beatles
[53:13]非反社会型人格犯罪案件解读
报复社会、原生家庭影响、大脑结构变异
剧集《心灵猎手》
韩国雨夜杀人犯《追击者》
韩国柳永哲杀人案
甘肃白银高承勇杀人案
詹姆斯·法隆《天生变态狂》
日本佐川一政吃人案
陕西龙治民夫妇杀人案
美国“山姆之子”事件
英国开膛手杰克
[71:10]经典恐怖片推荐
《遗传厄运》《准备好了没》《林中小屋》
片尾曲
《惊声尖叫1》插曲 Bitter Pill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