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已有近两个月,获奖影片也陆陆续续登陆了各大影院,接受大众的评判。回顾本届戛纳,对比媒体场刊评分和最终评审团给出的获奖名单,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结果难得地高度一致,这或许将成为争议最小、大众最满意的一届戛纳。
尽管失去了获得最佳女主角奖项的机会,桑德拉·惠勒仍然是公认的本届戛纳最大的赢家。她主演的两部电影——《坠楼死亡的剖析》和《利益区域》都曾是角逐金棕榈的大热影片,最后不出意外地分别摘得戛纳主竞赛含金量最高的两项大奖。
《坠楼死亡的剖析》以一场意外死亡案件开场,通过几次庭审对一场跨国婚姻抽丝剥茧,展现了亲密关系难以用理性和逻辑言明的复杂性。电影从剧本到表演到拍摄都平衡地维持在了较高的水准,没有明显短板,获得金棕榈并不令人意外。
相比前者,《利益区域》就显得别具一格多了。它用一种现代性的方式重新演绎了几乎泛滥的题材——二战。极具创新的视听语言让《利益区域》在大荧幕上完美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戛纳的常客——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依然忠实于自己的风格和主题,轻巧地讲述着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在本届主竞赛中,虽然讨喜,但也显得有些分量不足,斩获评审团奖也是实至名归。
还有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编剧等奖项,在分析完过往颁奖史和评审团成员喜好、导演国籍等综合因素后,这些结果都变得有迹可循。
本期节目我们复盘了本届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所有获奖影片,除此之外,我们也分享了自己心目中的遗珠电影。作为一个世界性电影盛会,影响评审的因素显然是复杂的,奖项并不意味着一切,遗憾和争议或许是我们应该在电影节学着去接受的前提。作为影迷,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如此多的佳作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时间轴
[00:28]开场
[00:59]本届戛纳总结
又是一年特种兵式观影
部分主竞赛影片吐槽
[04:24]本届金棕榈:《坠楼死亡的剖析》
用探案的方式审视婚姻关系
剧本结构精巧,庭审戏张力十足
金棕榈评审“阴谋论”
或许是评委团中最不令人讨厌的一部影片
[20:17]评审团大奖:《利益区域》
电影艺术性最高,最具实验气质
二战主题的现代性叙述
[26:46]评审团奖:《枯叶》
评审团大奖和评审团奖的区别
拿奖也要看运气
[31:25]最佳女主角:《枯草》
最佳男主角:《完美的日子》
从影帝影后的颁奖规律看戛纳的“政治正确”
导演在国外拍摄时的水土不服
文化差异导致部分观众的不认可
[42:17]最佳编剧:《怪物》
不看到最后一刻不知道真相的故事
是枝裕和对社会议题的精准剖析
还原一种孩童视角,温情背后是社会的残酷
[49:55]最佳导演:《法式火锅》
最令人意外的奖项
[53:20]戛纳遗珠之一:《奇美拉》
蕴含东方哲学的文艺梦
[59:00]戛纳遗珠之二:《未来的太阳》
导演纯粹的自我表达,口碑两极
[61:18]戛纳遗珠之三:《五月十二月》
探讨生活和表演的关系
[70:53]戛纳遗珠之四:《青春》
离真实最近的纪录片,但观影过程的确煎熬
近距离展现工人阶级的“小确幸”
[80:59]争议最少的一届戛纳:皆大欢喜,实至名归
策划:小茗 / Xavier
录制:Xavier / 小茗 / KK
剪辑/文案:小茗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