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主播...

wanying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ou_cY3a
1年前
湖北
1
房县 房县花菇很好吃!
kudamono
1年前
北京
1
热米皮,核桃馍,锅贴,菜豆腐,啊...馋了!
Dwight
1年前
湖北
1
07:47 07:02 “母朱…鹮”,瞧您这断句嘿。
Mushrooom
1年前
上海
1
绍兴的馄饨皮也是梯形的耶

gcclll
1年前
北京
1
05:17 智能手表 哈哈

Quokkkkkka
1年前
上海
1
我回老家在城固县的汉水边看到朱鹮时也超级激动,亲戚说我少见多怪,这边山里田间经常出现看到朱鹮😂😂
法缪尔
1年前
英国
2
最近新闻上也有报道朱鹮的保护,里面有讲给朱鹮“安装”发射器的段落。😂 链接 https://tv.cctv.com/2023/05/06/VIDEldZ6SzTNVlyi8FuNeH20230506.shtml
珈啡李想
1年前
北京
2
在汉中,一定要吃热米皮!我十几年前吃过,现在想起来都留口水。
顺便说一下,记得有一期,某位嘉宾说汉水与汉族的关系,可以这么捋一下,我们之所以称为汉族,是因为南北朝时期我们被称为汉人,这个汉朝的遗产,汉朝之所以称为汉,是因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就是你们现在所在的汉中,汉中之所以称为汉中,应该是汉水的原因,由此推理,汉族是最早从汉水走出来的民族🤭

野客闲侃
1年前
湖北
2
为什么我们是汉族,因为我们有汉江!可惜好多国人一提起汉江想到的确是韩国的汉江(汉城)。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这个最大却往往在我们的叙事中存在感最小,大胆估计中国人喝汉江水生存的人估计近7亿人,长江流域加上南水北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流域,占了整个汉地十八省的一多半,汉江才是大部分汉族的母亲河!

leonard_shannon
1年前
陕西
2
30:16 汉中话完全是四川味,跟西安话完全不粘啊!

Mushroomzzzz
1年前
云南
2
婉莹今晚可以不肝!明天休息日!
柳丁汁遛钉子
1年前
湖北
2
武汉人会把馄饨称为水饺……所以是不是往西了以后又产生了变化,水饺就变成了饺子?
王sir的高中数学课
1年前
北京
2
推荐上午去拜将坛西边巷子的早市,一路逛吃逛吃哈哈。
汤包Matthew
1年前
上海
3
39:18 我们这馄饨皮也是梯形的哎,也是机器压的

Jesaiah
1年前
甘肃
3
39:38 巧了,我们这里的馄饨皮就是梯形的

Pekoe
1年前
广东
6
12:47 袁老师提到的应该是小林照幸的《朱鹮的遗言》,一本关于日本朱鹮生态史的非虚构作品,好读且推荐。
kcerberus
1年前
陕西
7
02:36 四天前在从勉县到洋县的高速口就看见了我第一次见到的在田埂里吃饭中的朱鹮,超!级!激!动!后来到了洋县近距离观察的时候发现当你慢慢靠近它的时候,它也在观察你,如果距离对它来说比较舒适它就会竖起一只脚呆呆地站着,当然在接近的过程中它会时常警惕地准备落下那只脚准备飞起来。除此之外,它真的飞起来太好看了!

momo_inorg
1年前
上海
7
昨天晚上看到更新:“婉莹这么晚了还在剪辑呜呜呜幸苦了”,今天早上听完更新:“呜呜呜婉莹什么时候能把今天的节目发出来好想听”

Lazybug
1年前
广东
8
30:43 汉中方言跟西南官话的关系大过跟关中话的关系,发音和词汇跟关中话和陕北方言有很大区别(抱歉汉中人非常喜欢强调这个哈哈哈)但是洋县的方言词汇和发音中有很多关中话的影子,好像据说他们是关中那边迁到陕南来的
擦边球
1年前
陕西
27
五一假结束才来听这个节目,听这个节目之前我对汉水完全不了解,我以为我是局外人,可是听到中间提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我却被击中了,瞬间发现自己同汉水的联系。我是在河南焦作长大的,南水北调中线从这里穿过。和其他南水北调流经的城市不同的是,南水北调主干渠直接穿过了城市中心。之所以选择这个方案,而不是像一般的城市选择绕城而过,是因为焦作的地势。它傍山而建,北高南低,相差近百米。如果选择从南边走,会因为地势太低,需要搭建比高速公路还要高的地上悬河;如果选择从北边走,则需深挖百余深,占用土地面积要增加近两倍。所以选择了从城市中心穿过。我清楚地记得这套方案敲定时,全市振奋,本市报纸不遗余力地宣传,大人们很兴奋,我也跟着一起乐。
焦作原来不是个缺水的城市,曾经也有好几条河流经这里,不过在我出生时,这些河就已经干枯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河道,在偶尔下暴雨的时候才会有水流过。所以我会幻想着南水北调的水来了之后,如果能把这些河道都填满,那多好啊,夏天就可以在河里游泳了。不过听了前面的节目,我为自己的天真感到羞愧。实际上修建好的南水北调总干渠虽然穿过市区,但并不会与原本的水路产生联系,汉江的水就只在自己的水渠里待着,匆匆流过。和别的城市一样,水渠两旁是高高的护堤、绿化带、铁丝网,仿佛在提醒着,水并不属于我们,不过是途经这里。但也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江水流过带来的蒸腾作用似乎还是让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此外目前全市中心城区的饮用水也从以前的地下水换成了南水北调的水。
我妈妈是湖北沙洋人,我也是听了这次的节目才知道,原来她老家旁边的那条河,不是我想当然以为的长江,而正是汉水。所以我现在喝的水,也就是哺育了我母亲的水。这个系列节目听下来,汉水从一个完全和我不相干的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想起节目里讲的南水北调这个巨大工程对汉水以及水边的人造成的影响,我的心情就会沉重,我无法衡量其中的得失。
我妈妈经常对我说,她退休以后就想沿着老家边上的那条江到上游走一走,看一看。没想到博物志率先这么做了。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带着她一起,沿着汉江,再次出发。
谢谢博物志,这次节目让我认识了汉水,我早该认识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