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香卡速递:
五百年前,几粒丁香能换半座城池,一船胡椒可抵一支舰队。当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时代撕开东方香料的神秘面纱,他们以为握住了财富的阿拉丁神灯,却不料这盏灯最终燃尽了帝国的根基。从里斯本码头的香料狂欢到圣乔治城堡的残垣断壁,一个凭借香料崛起的海上霸主,如何在百年间沦为欧洲经济困局的反面教材?
本期节目将穿越到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揭开一场由香料引发的世纪狂潮——它如何让这个弹丸小国跃升为海上霸主,又因何坠入经济深渊?在这场持续百年的财富迷思中,贪婪、短视与结构性困局,早已为衰败埋下伏笔……
🎧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解锁更多细节:如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香料暴利、荷兰「甲板滑动商船」的黑科技,以及葡萄牙贵族用龙涎香薰信的奢靡日常。愿这段跨越五个世纪的香气往事,能为我们审视当下经济提供一面清醒的镜子。
---------------------------------------
本期调香师:
红莲(@红莲在上香)
栗子(@栗栗酒)
---------------------------------------
本期香调结构:
04:33 15 世纪的葡萄牙,是欧洲边陲的「穷小子」——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却因亨利王子的野心改写命运。这位「航海家王子」在萨格里什创办欧洲首个航海学校,网罗数学家、天文学家,只为实现一个疯狂目标:绕过非洲,直取印度香料,打破威尼斯垄断。
亨利王子像:

12:03 1498 年,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卡利卡特,带回的 500 吨胡椒利润达成本 60 倍,瞬间点燃全民狂欢。葡萄牙王室成立「皇家香料局」,用刺刀逼迫马鲁古群岛签订独家收购协议,垄断欧洲 90% 香料进口。
达伽马的印度之旅,开启了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垄断之路,里斯本从此成为「欧洲香料心脏」:

16:00 震撼数据:1501 年,葡萄牙从印度运回的胡椒只有 12 吨,到 1506 年猛增到 530 吨;1518 年,一艘名为 "圣拉斐尔" 号的商船单船运载了 3200 箱丁香,相当于当时威尼斯全年的香料进口量。
在欧洲市场,胡椒的价格是收购价的 20 倍,丁香更是达到 30 倍!1521 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虽然麦哲伦本人命丧菲律宾,但船队带回的香料卖掉后,不仅覆盖了全部航行成本,还净赚了相当于今天 200 万美元的利润。
19:31 葡萄牙繁荣背后的裂痕 :来自北方的新对手荷兰和英国用更先进的造船技术(甲板可以滑动的弗鲁特商船,载货量比葡萄牙船只多 30%)和更灵活的商业组织(1602 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引入股份制),凭借这些优势,荷兰迅速在香料群岛站稳脚跟。
弗鲁特商船:

葡萄牙人依赖的好望角航线,在 16 世纪后期变成了 "死亡走廊"。
好望角地理位置:

24:52 葡萄牙“经济上行期”虚胖的帝国:财富没有生根,王室用胡椒贸易收入建造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单座建筑耗金可购整个马鲁古群岛香料;贵族沉迷进口丝绸、艺术品,本土纺织业、造船业衰落,粮食需从波罗的海进口,形成「有黄金无工厂」的空心经济。
热罗尼姆斯修道院:

38:13 1580 年被西班牙合并后,葡萄牙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血包」:舰队被调去参加无敌舰队远征,1588 年全军覆没;殖民地遭荷兰 / 英国洗劫,1640 年独立时只剩零星据点。
1653 年,曾靠香料暴富的葡萄牙不得不向荷兰借债 100 万金币,昔日霸主沦为债务国。
---------------------------------------
葡萄牙的香料兴衰,是一部关于「暴利成瘾」的警示录:当一个国家依赖单一资源狂欢,忽视产业多元、技术创新与财富分配,繁荣终将如沙上城堡。从香料到石油,从殖民掠夺到金融泡沫,历史反复提醒我们:真正的经济韧性,源于根系深扎的产业生态,而非某一商品的价格狂欢。
今天,当我们在超市随手拿起肉桂粉时,或许该想起里斯本码头的丁香印记 —— 那不仅是香料的余韵,更是对短视与贪婪的永恒告诫。正如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的黄金穹顶终将褪色,任何建立在单一支柱上的繁荣,都需要警惕海风的侵蚀。
本期尾调:
Jason Derulo - 《Take You Dan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