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限电波性别实验室!
在这个新栏目中,四位参与者(两男两女)将观察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豆瓣/知乎/虎扑)对于性别议题的讨论。每位参与者从自身的性别立场出发,围绕某一热点社会话题,在一个平台上挑选出一条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参与者们将收集到的观点在节目中提出,并与其他参与者探讨不同性别对于这些观点是否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
本实验旨在观察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观点,以及女性视角下的男性观点有何差别,探究男女之间是否可以实现真正的共情。
本期议题:杨笠金句“男人明明这么普通,又这么自信”
本期参与者:小野、丹凝、四六(骨折)、李旭
一、四位参与者对议题的看法
[02:48]怎么理解“男性的普却信”?你认同或者不认同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
[11:23]为什么有些男性听到这句话会感到冒犯?为什么女性会格外赞同这句话?这句话在国内互联网上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二、讨论社交媒体平台上收集到的观点
[20:36]虎扑:“都是中国人,大家都在同一个社会体系成长出来的,成长的环境就是要求顺从、服从。真正能像迈克康纳那样自信的男人几乎没有,大都是骨子里都存在着自卑。应该鼓励中国男人学会自信,摆脱自卑心态(比如拒绝当舔狗当ATM机)”
- 普遍存在的爹味说教;试图用民族主义叙事掩盖性别问题
- 男性受到的社会压力;男性的自卑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 父权体系下的性别规范其实会给男性和女性都造成伤害
[37:47]知乎:“无论是杨笠还是女权,甚至女拳,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帮男性摆脱道德枷锁。对很多男性来说,对于女性要面临一种道德困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那种从小受到平等教育,尊重平等、尊重女性,并没有重男轻女的男性。我没有调查数据来证实这类人有多少,但即使再少,这样的人也存在。这种对女性的尊重,某种意义上会成为道德枷锁。”
- 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下的结构性暴力
- 对“道德枷锁”的理解:作为享受更多资源的男性,需要承担保护女性的义务
[46:47]豆瓣:(对表达自卑、渴望亲密关系的男性的评论)“男的能独立点么,找不到对象就过不下去了。找不到免费的保姆性工具和生育工具就痛苦了啊?”
-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自我认同的缺乏
- 女性预设男性的立场,自我物化
[58:55]微博:“脱口秀是关于喜剧的艺术。制造喜剧,讽刺当然是很主流的方式。”“人们在看待脱口秀这场艺术的时候,依然是分性别的,就好像国内女性喜剧人远远少于男性喜剧人一样,男性在这样的场域中拥有极大的豁免权,和把擦边球文化转为戏谑、玩笑、讽刺的能力。”
- 男性针对女性的行动与言语暴力的严重性远高于女性对男性
- 男性在性别议题上将体能上的要求和道德上的要求相混淆
- 女性在要求平等、谋求社会变化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激烈的、漫长的斗争
[71:11]不同个体看待世界的方法是多样的,但男性和女性的视角和感受仍然存在着许多共性,不应该太过割裂的看待性别问题
片尾曲:《Back For You》- One Direction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