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十年之后皮克斯又为大众奉上了一份心理学的礼物——《头脑特工队》第二部。 这部上映没多久就打破年度全球票房记录的电影,标志着人们对探索内心世界愈发旺盛的好奇心和需求。刚看完这部电影的我们也决定好好聊一聊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本期的录制风格更加随性,更追随我们的感受: 我们和嘉宾畅谈了自己的成长和情绪的关系,一路聊到了死亡焦虑和生命的意义。不知道听完这期的你会不会也和我们一样,从主人公莱莉和她的情绪们身上也看到了自己与情绪的成长之路。
注:本期含有大量剧透,请酌情收听
嘉宾:芹菜超人
【时间线】
3:51 电影打动我们的各自是什么?
6:01 在核心感受上的共鸣
10:51 被抛弃的情绪,也有存在的意义
12:23 对自我情绪的好奇是一切的开始
16:50 电影中可以对情绪的表达有哪些改进?
22:33 “委屈”是文化性的情绪吗?
23:44 情绪到底是什么?为何很多状态很难定义?
25:51 痛苦的情绪也可以存在,带来一种真实感
28:07 成年人是否不再需要那么多快乐?
32:34 电影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心理治疗流派的影子?
39:30 主播和嘉宾各自的主情绪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
47:30 被误解的时候,委屈带来了无助的被动感,而不屑和丧丧则是主动的嘲讽
51:33 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有“怀旧”的情绪吗?
57:04 儿童时期我们就会有死亡焦虑这种情绪吗?
59:36 什么情绪是从无到有的?
1:07:30 青春期如何影响情绪的变化?
1:12:32 小时候我们对情绪有很多规训
1:13:55 这部片子打破了对积极心理学的幻想吗?
1:17:30 对情绪的拟人化和可爱化会带来什么后果?
1:22:13 拟人化情绪的潜在问题是什么?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namecard.xiaoyuzhoufm.com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anchor.fm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芹菜超人
11个月前 北京
2
听的过程中想到了自己不同成长阶段中的很多情绪。后面提到这些情绪的昵称,我会觉得用焦焦”“怒怒”能够让自己和情绪分开,我焦虑不是我的原因,是焦焦先动的手,感觉这样出现负面情绪就少了些自己的“错”
HD69915x
11个月前 新疆
1
喜欢头脑特工队,短短三天情绪们都辛苦了。
hellorhino
8个月前 北京
0
23:23 对对 我看的时候也有这个困惑 感觉这些角色不是同一套定义下的“情绪”
孤独又灿烂的鬼-小葵
11个月前 北京
0
我有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由不同的情绪做主导,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让情绪靠边站,由理性接管控制台?比如莱莉拼命在冰球场得分的时候,如果理性主导,就会想到冰球是一个团队运动,选拔不仅看中个人能力,还要看团队合作。所以她只想自己得分,不给队友传球,肯定是与她的目标相背的。如果能由理性主导,即便她此时仍然处于非常想进球队的焦虑情绪里,也不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