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好不容易坐下来,看几页就走神?想读些深刻的内容但怎么都看不进去?4个方法帮你“放过自己”,无痛读书。
1. 固定时间场景
容易走神就先培养自己静下来的能力,在家里选一个舒服安静地方作为专属读书角落,在每天的同一时段开始阅读,让大脑先养成习惯。追求氛围感的话可以放一些安静的纯音乐,点上香薰蜡烛,这样心情更好。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请把手机放远一点。
2. 不要做计划
不用计划今天看五页明天看十页,想着多少天后我就看完了,这样是着眼于结果,并不利于执行力差的人坚持。咱们主打一个享受过程,拿起一本书就完全沉浸在文字里,不要总是盯着自己读到第几页了,这种像是做任务的感觉特别容易走神,想要真正沉浸下来,就请享受读书本身的快乐。
3. 完成清单
计划清单谁都会做,但不是每次都能完成,所以干脆反过来,不要先规定自己今天读几页,而是每天看完后在完成清单上写下自己做了什么,或者找群里的小伙伴打卡,激发自己的成就机制,让大脑真正享受阅读,下次开始就会容易很多啦。
4. 不必追求读懂
对于读不懂的书,没有必要追求完全理解,一知半解也好,就把这当成你们的初次相见。而且很有可能是你目前的阅历和视角都无法与之匹配,需要另寻一个契机,因此无论别人再怎么夸它,也不要只是为了读完去硬读。读书本来就是快乐的事情,要学会放过自己。
Q : 究竟怎样才能找到不踩雷、适合自己又看得进去的好书呢?
1. 查作者看年代:可以初步筛掉大部分雷。或者直接用更简单粗暴的办法,先排除近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内的书,首选时间大浪淘沙后的经典,等构建好自己的阅读体系,有基本审美和判断能力了再去尝鲜也不迟。
2. 多看安利:多看几篇分享,从不同视角审视有助于你全面整体地了解这本书。
3. 线下翻看:如果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就直接去线下书店逛,有时候不带目的的瞎逛反而能遇到自己心仪的书,真正地一本一本去翻去对比,也好过在网上看那些购物网站的首页推荐以及不负责任只管恰饭的博主推荐。
4. 搜句摘:有些安利文案只写自己的心得感悟,没有书中原话。所以如果你已经被安利了这本书,但不确定内容是否对胃口,就去看看句摘,没有什么比看原文更能判断是否和作者有共鸣的了。
5. 先选自己看得懂的书:大多数人会根据大众口碑和获奖情况来买书,但其实我们不必死盯那些高分书籍,第一:它不一定适合你;第二:你不一定能看懂。读不懂还要硬读真的很影响心情以及你对它的判断。不是书不好,而是你以当下的情况不一定能很快get到,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和阅历的沉淀。所以不妨暂时先放下来,等待一个更好的契机,这个“等”我觉得也是读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6. 书中找书:我很喜欢在已有的书中找找这位作者他所引用的句子,他反复提到的书或者喜欢的作家,这样你就拥有了一个无限触达的网络,再也不担心无书可看,并且把它作为参考大方向一般不会踩雷。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