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特别提醒 赠书!


欢迎您在任意平台留下精彩评论,我们将在全平台精选3位幸运听友各送出纸书1,敬请留意小助手回信哦!


「扯读」BLSHREAD 


为了迎接新千年,法国人在1999年搞了个“20世纪百部文学经典”评选活动,无奖竞猜哪位作家和作品荣登榜首?


答案是,

阿尔贝·加缪和他的《局外人》。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是法国人的敝帚自珍之举。但是,你要知道法国有超过10位诺奖作家和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大仲马等众多名家。凭什么是加缪?


本期节目,我们仨@包子、@Q@桑夏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加缪的作品——他的成名之作,同时也称得上是旷世经典的小说《局外人》。


《局外人》主要讲述一位看起来对外界冷漠、对生活毫无追求的年轻人默尔索,在海边度假时意外卷入哥们儿的一场冲突,意外杀人,不得不走法庭面临审判的经过。他最终被判处死刑。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表现出来的态度似乎是对一切都无动于衷。

解读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很难绕开它的作者的经历与时代背景,《局外人》尤甚。


主人公默尔索是以加缪自己与其两位好友为原型创作的;

故事背景是加缪的出生地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

那个引发凶杀案的令人眩晕的太阳,是北非海岸特有的天气;


小说出版于1942年,当时加缪才26岁,刚从大学哲学系毕业两年,从出生地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去到法国本土,成为一名普通“巴漂”不久。


当下我辈同龄人早已对哲学嗤之以鼻,需得“脱下长衫”疲于本命,能靠着这个专业糊口并功成名就,毫无疑问,加缪绝对是个天才,各方面意义上的。


然而,加缪不是萨特那种富养出来的天才,而是“莫欺少年穷”的经典范例:不到一岁丧父,住在贫民区,母亲给人做女佣……生活的真相,他早就领教过了。


26岁,只是生命的长度,却不是生命的厚度。


而面对1942,稍微有些历史记忆的人都会发出一声长叹。《局外人的出现,像是戳穿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大谎言,确诊了我们的一次精神危机,一场“世纪病


不到20年间发生两次时间大战,文明与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什么?

当人类自诩的那些最崇高价值纷纷破碎,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加缪身处革命之都思想之巅法国巴黎,却活在妥协的政权之下,这莫过于最大的荒诞。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

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

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

——北岛《无题》


整个人类社会处处存在着虚伪、谎言、矫情、不公,加缪这个异乡人拒绝参与粉饰太平的“表演”,于是他以“局外人”的目光打量这场人类闹剧,用作品发出“反抗”的声音。


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就是力量、爱和意味着征服的死亡。”


尽管《局外人》里的默尔索死了,但是他没有对生活妥协,他坚持了自己的自由之意志。


小说人物代替我们说出了真相,代替我们勇敢。


许多人把加缪视为存在主义作家,但他本人坚决否认,至少他否认自己与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一致。因为他一直是充满激情和反抗精神的,出身、贫穷、战争、自由……甚至连写作方式也是反叛传统。


所以,当你翻开《局外人》时,请不要被它第一部分流水账式的风格所吓退——20世纪的文学,形式就是写作,而加缪是先锋之一。



「扯读」BLSHREAD 


本期节目,你将收听到以下内容——

1.当代人生活反思:合群真的重要吗?

2.《局外人》作者及内容简介

3.内容深度解析

1)哪些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2)究竟是谁杀死了主人公默尔索?

3)何为“局外人”?

4.片段分享

5.整体评价

本期节目涉及的音乐

Les gens - Christophe Maé

附音乐MV,听友们可按需观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6cwtfsCWGE

「扯读」BULLSHREAD 

片头声音特出 | 小乐

录音 | 包子 Q 桑夏

后期 | 包子

上传 | 包子

图片&文案 | Q 桑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老虎_siTh
11个月前 北京
2
感谢主播们多角度精妙的“扯读”,受益良多。我2019年读过《局外人》,今天听罢再谈几点感受。 ①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甚至不同信仰读此书,会有非常不同的评价。正如一百个人读“红楼梦”,会有一百个林黛玉。这也正是本书的伟大之处。 ②本书的思想价值、哲学价值,远超其文学价值。这是其成为经典,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终极密码。 ③初看,主人公默尔索很冷漠很怪涎,成了社会的“局外人”,看着看着,随着主人公在“局”里的表现,从试图主动融入,到并不被接纳,被嘲笑被无视被剥夺,默尔索清醒了,他冷冷地审视这个“局”,并用他的方法和这个世界相处(其实能处则处,处不来昨天死的或今天死的一样)。这时候,你再回头看,难道不是原先这些“局”里的人,妥妥的成了“局外人”吗?,这才是深层次的点题。 最后,当然仅是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林可新
9个月前 广西
1
不要因为勇于反抗勇于追求自由的主题就去美化默尔索,这个过度追求多元化的时代往往缺少了批判的声音,似乎对这样的话题去进行思考就是有罪的,似乎对于别人提出有关自由激烈的观点表示不同意见就是封建。这样是不好的。1000个读者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一部作品都应该拆成两面去分析,表扬他的优点,同时指出他的缺点,就是在这样不断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才得以进步。而不是单方面限制某一种观点,认为是不进步的、是没有理解这个作品的真正含义;这样的一种行为也是潜在的思想霸凌。
芝士就是力量_Vhic
10个月前 广东
0
25:54 默尔索关闭了热爱生活喜欢自然的表达开关,只是不符合社会所希望的规则。没有按照大众的表达方式表达情绪的淡人,内心也是有炽热和判断的。
林可新
9个月前 广西
0
很喜欢Q的发言!!!逻辑特别清晰
林可新
9个月前 广西
0
看过这本书两遍,实在是共情不了默尔索😅,刚看完还觉得他好英雄,为什么世人要这样误解他;过了一段时间再回想的时候,就觉得,默尔索这样的人真的很讨厌,他虽然对社会毫无危害,但是对于与他有亲密关系的人来说始终像一颗手雷,主播没有提到,其实书中对他的心理活动有大量的描写,而不仅仅是对他的语言和表征上的描写。如果只是说他表征看起来淡漠,那么也还可以说他内心炽热。但是他心里面就是一个有点问题的人。从书中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看出。他把自己杀人的原因归咎于那天的天气太热太阳太晒😅😅😅试图把自己从人类的感情中摘离出来,过分的强调自己所谓的理性,强调自己与大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影响。我认为这是极不合理且极不和谐的。甚至我认为他的这样一些心理活动,并不可能是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活动,更像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幻想😅不然呢?一个对人类社会完全无感的人,对亲情友情爱情完全无感的人,去交朋友,去谈恋爱,然后在别人期待他给出一些情绪反应时,表示出一种迎合的态度,然后在心里面认为自己是无所谓的,觉得就只是应该这样子,说爱不爱没有意义,但是气氛都到这了好像我确实应该配合一下你。。。。。。不觉得很违和吗????? 个人真的很喜欢加缪,也很喜欢这本书的主题,但是越细想默尔索这个角色就越觉得不舒服,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