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一定的延迟性,二十年后,当我们成人,有了表达能力,童年时期在我脑子里种下的这粒种子发芽了,这粒种子,正是我父母那一代人经历的残酷现实。”——郑执
Part 1 东北文学热与90年代东北时代浪潮
06:40 双雪涛、班宇和郑执三位“新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他们试图以一种冲淡苦难的多线性结构来讲述东北时代浪潮下的人。不是为了书写苦难,而是关注生在其中的人。
12:10 东北不是只有喜剧小品式的言语幽默,它拥有更立体的、值得探索的灵魂。它注定是一片盛产故事的土地。
14:00 班宇:“我在创作的时候深深感受到一种局限,人的局限,人与人之间,花费很大力气去接近彼此,最终又要远离,几乎是一种徒劳而倾尽全力。这没法解释,不符合规律,却一直在发生。”
15:00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有叫人倾羡的繁盛。城市的所有公共服务都整合在国有企业内部,甚至社交也是。
17:50 90年代的下岗潮让重多城市遭到冲击,东三省尤为严重,许多人因此背井离乡务工,许多女性被迫下海谋生。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Part 2 “小镇、少女、凶杀案”,为什么我们总是为这类悬疑剧深深着迷?
25:30 在熟人社会里,我们着迷于人的反差带来的细思极恐。
小镇就像一个被放大的密室,大部分的小镇具有边缘化、低城市化且具有众多奇怪民俗的神秘色彩。
集权化与强权化是边缘小镇悬疑片的重要属性之一, 这个集权化的中央枢纽可能是一个大户人家,一个企业或者一个民族核心信仰。
34:50 不同于本格派推理风格,《漫长的季节》是一部优秀的社会派推理悬疑剧。它聚焦到案件的社会性与人的复杂性上,用多元立体的底层人物推动剧情发展。
Part 3 “往前走,别回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苦难与执念?
35:35 人心的某一部分如果碎了,就会一直碎着。我觉得或许很多苦难就是无法和解的,你需要一辈子带着它上路。
有时候能够得到答案是幸运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面对没有答案的情况。
39:25 希望我们学会自私一点,很多事情不是放不下,而是不想放下。
当生命中重要的人离开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去反复咀嚼痛苦,因此不甘焦虑自责,但你与那个人之间明明有过很多快乐的时光,其实可以多留一些空间给那些幸福的回忆。
本期提及的作品
东北文学: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
班宇《冬泳》、《逍遥游》
郑执《生吞》
东北影视作品: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胆小鬼》
小镇悬疑剧:
《东城梦魇》
《冰血暴》
《利器》
《心迷宫》
《致命女人》
本格派推理作品:
《名侦探柯南》
《福尔摩斯探案集》
其他作品:
台剧《不良执念清除师》
歌曲 万青《杀死一个石家庄人》
本期音乐:《送流水》声音碎片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