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内容】

本期邀请到了朱琺老师,与大家一起讨论关于文学与虚构的词典,里面收录的每个词:后现代主义与诗经,博尔赫斯、卡尔维诺与一支足球队,越南、日本与借来又归还的汉字,诗歌之高与小说之广……我们“借来”的一个个概念彼此串联在一起,构成自我生长的语言。

【内容摘要】

00:06:00:异物志与志怪小说:古老而实验的叙事传统和诗意幻想

00:25:00:博卡(文学)青年队:关于文学形式的探索

00:40:00:语言、词汇的源流与演变:我们语言之内的多重灵魂

00:55:00:诗与叙事的矛盾:一个句子的美学

01:00:00:诗歌之高与小说之广:吉光片羽

【嘉宾】

                                   朱琺

                                 小说家

                                高校教师

                               悖论爱好者

                             越南古籍达人

                           自封“前西湖湖长”

                          形式主义狂热分子 

                         妖怪的博物学发烧友

                       博卡(文学)青年队副队长

                      反动组织王二小酱油铺主人

                    奇书制造商、盗版贩子兼收藏家

          致力于中华杜撰学、中华附会学、中华影射学

              另名“马达+S+狐猴”“子不语鸟兽鱼虫” 

主播:包文源

音乐:Libertango - 马友友

主播...
包文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234779z
11个月前 浙江
1
讲真好
Isabelaa
11个月前 上海
2
40:00 以下两篇小短文节选自一个公众号九流疯言24年4月11日的《这才是成人读物》,很有意思放在这期节目的评论也不会很突兀 《字》 有一个字,它被写出来之后,一直不知道自己念什么,长什么样,有什么意义。 字很孤独,别的字都知道自己代表了什么,有的是物品,有的是情绪,有的是隐喻。 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字们就会挨个介绍自己,告诉大家自己怎么读,人类又有多频繁的用到自己。 这个字没法说,因为一个字是没法自我定义的,只有人类指着它,告诉它你叫什么,字才有了名字。 字的读音,就是字的名字。 不知名的字到处游荡,询问每个见过自己的人类,但她们都不认识它。 字走啊走啊,几乎走遍了这个星球,它感到非常疲惫,我到底念什么呢?如果没人知道我怎么读,那我又是怎么被写出来的呢? 字把自己拆开,横竖撇捺都丢在地上,试图拼出一个大家都懂的字,但那些字都有人做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有名字的字都慢慢被废弃了,人类不再使用它们,就意味着字快死了。 后来人类也毁灭了。 地球也没了。 字淡淡的漂浮着,这下它更别想知道自己叫什么了。 整个宇宙就剩下了这么个字。 这个字,就是整个宇宙。 《另一个字》 比宇宙字好一点,这个字是有名字的,它也能念出来,奇怪的是每次人类看到它,都会冲它吐口水。 字很委屈,也不明白,它跑去和小河诉苦,小河说,你是一个“呸”字。 原来我是呸,但我不想当呸! 小河想了一下,说,那这样好了,我教你冲浪。 呸在河里冲浪的时候,最底下的那一横就是冲浪板,在水里看不见,所以呸就成了“口不” 有时候呸累了,还可以把旁边的口拿过来枕一会儿,它就变成了否,但否不知道这件事。 它顺着小河游荡、冲浪、漂流,累了就把“口”放大,躺在里面。 那就是囨。 现在,呸是一个快乐的呸。
殊不方
11个月前 广东
2
52:38 我还以为是车boss呢😂😂
Isabelaa
11个月前 上海
2
40:00 以及关于文源兄说的现代文字多源于日本的外来词汇,这点结合历史来看,是必然。 借此我想补充一下。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从1858到1912年,先于我国1919年的五四革命运动。 而决定废除文言文是1920年民国政府颁布的法令,而那时一批人都反对,吴宓是坚决反对白话文全面代替文言文的,他当时从哈佛毕业,回国是想把传统国学发扬关大。然而国内的革命运动确是与他的观念背道而驰,文言文确实是阻隔了大众接触文化的一道高墙。 当时的最激进的钱玄同甚至这么说,应当用英文罗马音取代汉字,然后受到了学衡那一帮子学者狠狠的围攻。(详情可去b站看BV14f4y1E79N) 这才让胡适的白话文运动保住了。平时在和文源兄聊到别的问题时也会说的“倘若想要开窗,会遭到大家的反对,但说要把屋顶给掀了,大家就同意你开窗了。”就是出自于此情景之下鲁迅对这件事的总结。 以及关于国人的对于当代日用词汇,尤其是书面词汇多引用于日语的汉字,这点首先是真的挺方便的,因为同属于亚洲儒家文化圈,有现成的就用其实也没什么。 日语的平假名片假名一个字符就是一个音,有汉字辅助一句话说起来都长的可怕,信息密度还少的可怜。也有一些日常词汇在国内和日本完全是两个意思,例如什么手紙、大丈夫、汤、看病、新米,颜色…… 就像朱琺老师说的有借有还,是有一个周期的,况且国内其他的还有一些更加严重的大小问题还没有解决,或者是换了皮存在,现在烦恼没有新的常用书面词汇和日常语言多少还是有点奢侈了,当然也有必要。 还有就是国人造日用词不行,不过造封闭和骂人的言语是世界一流,就像文源兄在节目里提到的抽象文化。 第一种就是用近音,同音字词做通假字,比如睿智是大笨蛋,逆天是脑瘫,答辩就是大便,郭楠是国男,紫砂是自杀,私斋是死宅,亖是死…诸如此类。 第二种就是用一些闹的沸沸扬扬的当做典故做指代, 例如某个名字里带坤的明星的,现在这个坤字还可以指代“鸡”这个字。(而这个“鸡”还可以同时运作于其他地方) 以及用“翔”这个字来指代屎也是有来头的,这里不过多赘述。 第三种比较可怕,而且也可以同时包涵以上两种那就是赋予字词背后的意识形态用作于讽刺,例如小仙女,绝绝子,xx媛,孝子……直接作用于意识形态的这种往往不带一个脏字,但就已经把想骂的的全部骂了个干净,因为提起些词马上想到的一个令人讨厌的形象使人反感,于是便成了骂人的词汇,但往往这种意识形态会显露一个人他只关注表象的缺陷,也是把双刃剑。 我个人对于这样的现象是很悲伤的,甚至说是有一点绝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过快的发展,导致国民的思想分化的差距变大,持有旧观念和旧思潮的人还健在,甚至还在一些落后地区是主流思潮。 不知道能不能在活着那一天看到大家关注上层建筑的那一天。 真的很喜欢这档节目,如果觉得我说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欢迎随时指出,互动也是创作的乐趣之一。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