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3分钟
播放:
1.1万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内容】
本期邀请到了几位人工智能文学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者和艺术家,共同讨论关于人工智能与文学的关系,AI创作的小说与诗歌是文学吗?与人的创作相比有什么差异?人工智能写作究竟将如何改写我们对“创作”这一古老行为的原有认知?AI是否会在未来重塑文学概念与实践活动?……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人关于自身的各种幻觉。
【内容摘要】
00:03:30:人工智能写作的概念:谁在写?怎么写?写什么?
00:11:00:人工智能文学与人类创作的界限:原创性、情感动机与思考方式
00:16:30:肉身迷恋症与人类中心主义
00:22:00:用数学打败原始手工业
00:23:00:人工智能文学没有灵魂?
00:31:30:AI攻克音乐、绘画和文学的门槛
00:33:00:文学定义与作者身份的概念流变
00:45:00:人工智能写作与不同文体的应用
00:47:40:如果小说家像围棋棋手一样再也写不过AI?
【嘉宾】
李沐杰,实验写作者,数字媒介与文化研究者,其研究主要探寻数字计算技术条件下文学媒介(如写作,文本,阅读和语言)如何共同塑造数字美学。近期出版文章:《论数字美学:感性数据与氛围语言 On Digital Aesthetics: Sense-Data and Atmospheric Language》(2023,由《电子书评 Electronic Book Review》出版)。
杨逸云:武汉大学文学院写作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写作。
叶轩:(https://a.pureapparat.us)穿梭于艺术、音乐和科技 交织的各种语境。他好以“制噪”试法,在不止于人类的纠葛中唤起不合时宜、无法翻译与难以辨认的情动。常通过即兴与计算技术虚构软件、影像、装置、表演和出版物。其作品曾展 出于加拿大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多伦多),尤伦斯当代艺 术中心(2022,上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21),Peer to Space(2021,柏林),MUTEK电子艺术节(2020,蒙特利尔), 安大略省美术馆(2019,多伦多),歌德学院(2018,北京)等地 展出。他的多元实践载入蒙特利尔歌德学院“后人类主义”专题,《ArtAsiaPacific》“新浪潮 New Currents”专栏,《德国艺术论坛 Kunstforum》“女性主义4.0”专刊,Bandcamp Daily“月度最 佳实验专辑”。现任教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主播:包文源
音乐:Pure World - 麗美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Isabelaa
1年前 上海
16
31:44我做一点绘画技能领域上的补充吧 绘画当中一些视觉上形态其实也是可以用绝大部分数学中几何形状的变形结构和重组来解释和呈现效果,像一些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黄金比例,莫兰迪色调等等,当我们普遍认可某一种规则定式是好看的,就可以被大量的生产,学习和训练,这方面一旦技术成熟AI可以远远做的比人类又快又好。这也就是为什么绘画是第一个被挑战的领域,就拿现在国内的美术联考来讲,那些画速写素描的学生当真会对美感有什么见解吗?我个人觉得他们不会,他们每天画十张二十的素描速写都是在训练一种已经有人给他们总结好的绘画法则,不断的积累经验去贴近那个应试的标准。 在我常看的一档研究画画的节目里,有几期节目的内容是追溯当前二次元插画的人物主流画风和细微差别都是源于哪个漫画家的绘画特点,基本没有谁是在完全脱离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创作的,就算是现在全球最顶尖的那一批画师也是这样,这就导致了人可以大规模复制的绘画模板被AI一下子就摸透了规律。 而绘画被迅速攻克的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插画插图,它观赏的时效是一次性的,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花上几天去品味一副画,在我看到这幅画的短短几秒内,内容就已经被我们接收完了,基本上99.99%的画作没有被二次品鉴的资格,所以AI在插画绘画迅速攻克在这一点上是必然。 关于是否抵制我也和文源兄持一样的态度,这不取决于我的个人意志,在我看过的一本有关宫崎骏的书里提到过他对于《起风了》这个电影背后的更深层的绝望和悲伤的想法。就是因人类最初想要翱翔于天空的美好愿望而诞生的机械最后却变成了屠杀同类的巨大武器,这远远有悖于一些理想主义设计师的初衷。这是梦想带来的诅咒,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我的朋友也在这个专业就读,当他知道我想要从事创作类的工作时,带着一些悲伤的语气告诉我,他以后可能是我的敌人。可他的初衷也是好的,他想去做这些事情的背后是希望可以解放人的生产力去做真正喜欢的事,一些梦想诞生之初,就是带着血的。 以及在(下)提到,人和AI最后的差别应该就是某个特定时刻的经验,记忆,还有独特的情感了吧。
Fausal
1年前 浙江
7
陈春成的《传彩笔》
opsunny3104
1年前 日本
5
为什么主持一直在说。。。想听嘉宾多说一点
yesisey
1年前 浙江
2
人工智能会写作但是人工智能会欣赏吗?为什么不讨论后者?作家难道不是自己作品的第一读者吗?
__ro-bb-ot
1年前 陕西
2
文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类在其中赋予了自己的思想和社会历史经验,所以人工智能创作能不能行写不写得好其实没那么重要,最终还是取决于人本身。
岂志刚
1年前 安徽
1
栗子_6Zsg
1年前 广东
1
50:49 那我反而会怀疑这个东西是不是一种致幻剂😂,麻药毒品…让我产生了一种我有所领悟,有所共鸣的幻觉。
栗子_6Zsg
1年前 广东
1
49:10 我觉得不太会,因为艺术作品是有时代性的。比如说现代画家中写实水平最高的、或者对解剖学研究更透彻的,在这两方面的技艺上肯定远远的超过了达芬奇,但是没人会觉得他们的作品比达芬奇更伟大。就像现在很多的物理学研究者都比牛顿对物理学的了解更多,但是谁会觉得自己比牛顿更伟大呢?
DeFuuu
1年前 北京
1
感觉聊来聊去只停留在目前模型的能力上,没有看到这后面的本质是数学问题。只要是有规律,能被某种数学公式去描述,机器早晚都会比人做的更好。
麦克斯斯
1年前 北京
1
09:44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概率分布,无所谓所说的是还是不是,结果就是,大模型有能力创造超越人类智慧的作品。也包括你提到的理性和非理性,只不过是概率分布的一次采样而已。
马_qjJx
1年前 北京
1
我认为还是得有一个技术点突破,否则像女生说的一时半会儿智能写作还不能取代人类。打个比方我学围棋是初中大概10年左右,当时人们认为计算机下赢人类需要完全依赖计算,也就是穷举法之前的五子棋,象棋,各种牌类都是这个方法计算机才得以击败人的,所以当时人们说即使算力每年翻倍再过个三百年计算机在围棋上也没戏,但是现在出了很多新的算法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让计算器也有所谓的棋感了,并且借助深度计算在局部可以把死活算清。人类就没法下了。。。写作应该也是,所谓的情感表达都是人认为的,对于计算机如果能在其他纬度定义这个就可以写出让读者动容的作品了
天生不是
4个月前 上海
0
正在读您的《想起》,故事一还没读完就要读哭了,写得太好了!微博红书公众号都没搜到您的账号,终于在小宇宙找到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