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今年儿童节前夕就已录制剪辑完成,并在白眼的个人公众号上线的节目,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开通其他播客平台而拖到现在才放上来……拖延症深刻反省!希望大家听得愉快啦~
儿童节前夕,免不了又忆苦思甜一番,追溯追溯自己还是祖国花朵时的光辉历史。我经常跟我爸吐槽,说我小时候拉粑粑他从来没帮我擦过屁股,也没怎么陪我玩儿过。据说我爹偶尔送我上幼儿园,都是自顾自地背着手在前头竞走,而还是小不点的我屁颠屁颠地在后头一路小跑。
回顾童年时代,除了我妈,陪伴我最多的人是我的奶奶。女性职场参与的增加与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让祖父母成为参与育儿工作的重要角色。跨代育儿在分担传统照料工作的同时,又为家庭内部增加了一层代际与性别张力。本期日常唠嗑请到了剑桥大学社会学系的在读博士生张侃侃,她的博士论文聚焦了中国当代中产家庭的跨代育儿情况。我们从儿时经历一路聊到了“儿童”这一文化与社会概念的变化,但其中最有感触的部分还是育儿工作中性别分工的失衡。男性在家务劳动领域的缺席依然可见,女性依然面对“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窘境。
为了世界和平与人类更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奶爸!
在这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 在我们的童年时代,祖父母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 祖父母一定程度上补足了幼儿教育与看护资源的缺失
* 年轻一代的父母如何与他们的父母互动?
* 跨代育儿到底减轻了谁的负担?
* 年轻爸爸们对参与育儿的态度
* 两代父母的育儿观有什么不同?
* 当代“儿童”概念的形成与建构
【本期嘉宾】
张侃侃,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
【主播】
白眼,学术民工,搬砖同传
Instagram: Toominpumpkin
个人微信公众号:白眼阿姨
【本期音乐】
片头:七色光之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片尾:小小少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