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感性景观」,这是一档关于「亲密关系」、「多元性别」以及「自我觉察」的播客节目。
我们会在这三个维度当中去分享我们的生活与见解,如果大家有更多想要收听的主题,也欢迎在播客的评论区留言或者给我们发送邮件。
本期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厌蠢了?」,谈话的嘉宾是我的朋友V君Vagueness(含混性),法哲学在读,非常伟大的互联网菩萨,欢迎大家关注他的即刻账号!

时间线:
07:04 什么是愚蠢?
17:00 愚蠢是一项个人事业
20:02 愚蠢得以生存的几个要素:
/信息的匮乏——无知
/知识结构的封闭——固执
/判断力的缺失——神秘主义陷阱
41:45 为什么我们不能指责“受害者”愚蠢
43:34 什么是恋爱脑?恋爱脑是伪概念吗?
53:09 短期关系其实更剥夺个人的精力
58:13 亲密关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只会看到自己
60:19 一个概念就等于一个体系,比如恋爱脑、捞女、拜金
71:50 批判完了“网络娇妻”,恨铁不成钢之后呢?
85:06 受伤害不是我们的责任,但痊愈与理智是
96:32 对待愚蠢就像是对待小孩子
概念释义:
1.无知、固执、非理性的区别——什么是愚蠢
是一种结合了无知、固执、非理性的厚概念
愚蠢需要区别于无知、固执、非理性等概念。无知是中性的,因为我们都在绝对意义上无知;固执也不一定愚蠢,带上了聪明就变成了果敢了;非理性和愚蠢有些关联,说一个人愚蠢,就包括指责一个人无法运用理性的能力来辨别事物、衡量理由,即使把证据放在眼前也要认死理儿、不听劝;但非理性由于使用语境的有限,使用它往往不带有强烈的贬义,愚蠢则不然。
在词典里,愚蠢就是没有判断力、低智力,说某人愚蠢往往不是什么美辞。我们憎恶愚蠢,即使不憎恶,也瞧不起、想规避。没有人不想变聪明,如果聪明的对立面就是愚蠢,那么没人爱站在这里。如果让威廉斯来评价这个概念,他应该会说,这是一个厚概念,即描述性事实与评价性价值无法区分的、有强烈的实践导向的社群性概念。使用它往往意味着某种评价和实践驱动,要求我们快速行动。
愚蠢,应该是夹杂了对无知、或是非理性的事实性描述,并对这种状态做否定表态。带有固执的无知/非理性尤其会加重对这种厌恶性的表态。这里不提及厚概念与薄概念的哲学理论争议,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在使用“愚蠢”时,更多的是一种表态。
2.厚概念与薄概念
3.公平世界假设
公平世界假设(Just-World Hypothesis)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由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Melvin Lerner)在1960年代提出。这个假设指的是人们普遍持有的一种信念,即他们认为世界是公平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回报,无论是好是坏。换句话说,好的行为会得到好的结果,而坏的行为会得到坏的结果。
公平世界假设的核心思想包括:
- 因果归因:人们倾向于相信个体的命运是由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性格决定的。因此,当看到某人遭受不幸时,人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这是因为那个人做了某些不好的事情,或者他们不够努力。
- 维持正义感:这种假设有助于人们维持一种正义感和秩序感。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可以减少人们对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的恐惧,使他们感觉世界是一个合理和有序的地方。
- 自我保护机制:公平世界假设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相信坏事只会发生在“坏人”身上,人们可以减少自己可能遭受不幸的焦虑。
然而,公平世界假设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 受害者责备:这种假设可能导致对受害者的不公平责备,使人们认为受害者因为自己的行为或性格而“应得”不幸,这忽视了许多外部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个体遭遇的影响。
- 忽视社会不公:公平世界假设可能使人们忽视或否认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得到了他们应得的。
- 道德优越感:这种假设可能导致人们产生道德优越感,认为自己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应得好运,这可能导致对他人的缺乏同情和理解。(Kimi)
4.文本暧昧主义
激进而广义的解释就是他的金句的启发,错误而混乱的应用就是未经授权的擅自扩大。文字的故意暧昧使得他的表达立于不败之地。
5.神秘主义*
1)Kimi的阐述
神秘主义是一种宗教或哲学信仰,它强调直接、个人的与神或更高现实的联合或体验,通常通过内在的启示或直觉来实现,而不是通过理性的分析或传统的宗教仪式。神秘主义者认为,终极真理或神性不能通过语言或概念完全表达,只能通过个人的直接体验来理解。这种体验通常是通过冥想、祈祷、禁食或其他精神实践来实现的。
2)V的阐述
判断力的缺失——神秘主义陷阱
这样的人一般会被上述神秘主义、暧昧主义的文字和心灵捕获。尽管这里的神秘主义与宗教哲学上的神秘主义相近,但仍共享了几个特点:
- 1)不可描述:存在语言无法捕获的真理,这种真理是神秘的,因此无法言传;
- 2)体验的私密性与超越性:前者指神秘体验的独特性,非经历者本人无以重现;后者指这种东西反而是极度宝贵的。
6.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No True Scotsman)是一种逻辑谬误的名称,也称为"诉诸纯洁性"(appeal to purity),它指的是当某人提出一个关于某个群体的一般性陈述时,另一个人则会反驳说,这个群体中的任何不符合这个一般性陈述的成员都不应该被认为是该群体的一部分。这个谬误的名称来源于一个假想的争论场景:一个人可能会说,“没有一个苏格兰人会做X。”如果另一个人回应说有一个苏格兰人确实做了X,第一个人可能会回答说那个人不是真正的苏格兰人。这种谬误的问题在于,它通过重新定义群体的范围来避免反驳,而不是正面回应原始的论点。这样做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或论证,而只是改变了话题。这个术语经常被用来指出在辩论中使用这种谬误的行为,提醒人们避免在论证中使用这种无效的逻辑手法。它强调了在讨论和辩论中保持一致性和理性的重要性。(Kimi)
7.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这个理论主要描述的是当一个人持有的两个或多个认知(信念、态度、行为等)相互矛盾或冲突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或紧张状态。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人们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改变原有的认知、行为或者寻找新的信息来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保持一致。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和解决过程,是人们在面对信息和信念冲突时的一种常见的心理机制。(Kimi)
(核心概念释义来自Vagueness的文稿,部分*概念释义来自KimiChat)
主播|波仔
嘉宾|Vagueness
剪辑|波仔
文字整理|波仔
运营|波仔
封面来自:我的朋友陶(IG:peachdog21)
Bgm:The two of us - Bill Withers
联系我(们)
听友群:添加vx:z572504294,备注【听友群】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