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曹雨 历史学博士,人类学博士后,《中国食辣史》作者

【时间轴】

05:48 官府菜被江湖菜冲得七零八落

08:00 东南西北四大菜系的划分更合理

12:40 工商市民阶级带来江湖菜的崛起

13:37 港澳粤菜之对比

19:30 湘菜、辣椒、烈酒的政治符号化

25:13 中国的前辣椒时代

33:15 辣椒何以成为主流

36:09 中国人对辣椒的改造

38:00 印度吃辣椒跟俄国人喝伏特加一样

40:20 辣是一种痛觉

41:50 作为性隐喻和辟邪之物的辣椒

53:00 辣成为现代移民城市的饮食口味

57:05 海外华人或是最早接触辣椒的 

【音乐】

pocket - 梦知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编辑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Alika

【公众号运营】得闻

【logo设计】杨文骥

【视觉设计】张晋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播客一下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主播...
JustPo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虫不吃的谷小牙
3年前
3
但传统的东西一定就是好的么(思考)
焦糖妮妮
3年前
6
33:01绑小脚这个说法我认为有一定的人地矛盾的问题,但绑小脚的主要群体是大户人家的女性,她们本来也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谈去劳动呢
EMMA_MA
3年前
6
40:19哇,说到墨西哥辣味。 西餐厅提供的那种墨西哥辣椒酱真的是非常直达辣味的感觉。 就感觉很奇妙。 一方面是中国人说的微辣,在外国人眼里是重辣。 另一方面,我们的辣椒酱可能可以一层一层叠加的辣,墨西哥辣椒酱是直冲天灵盖
明天鉴
3年前
6
16:05笔记。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原材料不好弄到,对一些传统做菜手艺有很大冲击。不过粤菜复兴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在香港澳门保留的比较完整,八九十年代回流,当时粤菜影响力比较大,和它的谱系保留比较完整有很大关系。
讲来听听
3年前
7
辣是痛觉,不是味觉,可以练出来的,能忍受痛就好。18岁以前从不吃辣,后来出福建闯荡,慢慢也跟着同学吃点辣,现在点菜会说微辣,已经很得意了。哈哈
衣民
3年前
7
31:25太喜欢这期啦 这几秒钟怎么切掉了!
鸳鸯锅在逃毛肚
3年前
7
太喜欢这期啦
合体霹雳霸王龙
3年前
8
朋友一直都说我是假成都人,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是成都贵族?
Antonia_Wong
3年前
9
吃槟榔对口腔癌病发有很大贡献值,希望节目组可以能发出相关提示~
我是一只鱼
3年前
13
56:45 “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药”
Jillian
3年前
16
我发现忽左忽右的节目真的是播客界质量很好的了。各种选题和嘉宾的表述都很高啊!各种有意思,觉得大开眼界👍🏻
Penny_Sy6j
3年前
17
01:00:10槟榔致癌不是危言耸听吧,我觉得应该让大家引起重视
王哈罗
3年前
17
按照收听顺序 1:官府菜,曲高和寡,含蓄内敛。南北方差异不大,缺少时鲜性,灵活性 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江湖菜 2:派系划分,四大菜系,东南西北 淮扬菜代表华东,红烧,熏鱼, 鲁菜代表华北,东北 山西,河北 川菜代表西南 粤菜代表岭南 3:七十年代搞八大菜系 4:现代生活主要以市井菜为主,民国时期人口流动性大 5:澳门保持二三十年代的老广州风味,人口构成变化小 6:计划经济时代,食材难凑,冲击大,保持相对来说的菜系谱系 7:川菜官府菜保持很差, 8:湘菜,政治符号化意味,毛主席运用辣椒这符号,王明。 革命文化,南方山地辣椒,可耕地土地少,饮食文化固化弱,可以迅速扩散 长沙等大城市很难接受突兀的味道,不能作为菜系主要味道 9:辣椒是穷苦人滋味,革命,领导者,联系在一起 10:中国上流喝黄酒,花雕,清黄酒 苏俄,广州,左派,高浓度蒸馏酒 11:辣椒政治意味,虽小但烈。 12:辣椒传播,四百年 在这之前,靠姜和茱萸 茱萸接近辣椒但苦,用动物油脂提速。十斤油熬一斤茱萸,唐代前人地矛盾不突出 13:辣椒在沿海,广东浙江做观赏物,园林文化 最初在西南贵州苗族大规模传播。 贵州缺盐不产,寻求味觉刺激,食盐替代品 14:成熟的文化核心是稳定的, 15:裹小脚限制妇女劳动力,大兴于清,人地矛盾突出,形成稳定身体结构 16:辣椒成为主流滋味,晚清开始大规模民间扩散 17:吃香喝辣,辣指酒。 辣指笼统的刺激性味觉 中原曰幸,南方曰辣。 18:胡椒难得 19:辣椒喜温 20:中国人对辣椒的改造,培育偏香性的方向 印度人最吃辣,稳定高温辣椒素 海南灯笼椒 21:中国加入油脂,盐 22:辣是痛觉,不是味觉。可以训练, 23:辣椒作为性隐喻。符号性 牡丹亭 分两个源头: ①事物外形 ②辛香味,西域,地中海文明。 24:岭南汉人是百越族 25:明初,中华芝士。族谱在讲故事,汉字在传承 26:现代移民 重口味,低收入,年轻
衣民
3年前
18
疼痛忍受度/喜痛跟性虐没有关系,程老师不能把sm当做猎奇
跳水者
3年前
21
42:14韩语里的辣椒也可以指男性生殖器
慧侦啊啊啊
3年前
22
32:17 绑小脚这个观点对我来说蛮新鲜的。
splendid
3年前
24
看过曹博士的《中国食辣史》,不长但非常有趣,建议大家找来看看。
彭磊
3年前
30
我的嗜辣起源应该是02年,在虎门。每逢周末下午,我爸就会呼朋唤友,湖南的发廊老板、台湾的工厂主、粤东的五金店东家,各色人等,齐聚在一张狭小的麻将桌上。到了晚上,赢家做东,到隔壁的重庆火锅城搓一顿。牛油翻滚,辛辣上升,莽撞进食时热油溅至皮肤甚至眼中,但毫不影响一切进行
富富JUJU
3年前
40
link: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e285326418a84a046273454?s=eyJ1IjoiNWU3YzVhMzhhMmYyZTUwM2NlYzM2NThlIn0%3D%0A
Louise是大队委
3年前
125
这期听下来知识点好有意思打开了新世界!而且特别容易顺着听下去!乱序做笔记:1. 四大菜系非八大菜系 北方菜以鲁菜为代表2. 官府菜口味含蓄内敛曲高和寡 辣是诗经江湖饮食的口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过去 城市和农村的口味区别)3. 辣椒&烈酒有革命符号 湘菜复兴有政治符号化意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 400年前辣椒引进时 沿海地区将其作为观赏植物 规模化用于饮食起于缺盐的贵州土苗少数民族 5. 澳门粤菜保留较为传统 香港更加快餐化 6. 北方曰辛 南方曰辣 7. 清代官府贵胄宴席喝花雕 黄酒较为温和 白酒是劳动阶级更喜欢的刺激性饮料8. 印度或是最能吃辣椒的民族 辣椒的辣味需要持续高温的生长环境 我们辣椒育种的方向偏“香” 9. 辣椒引进前辣味来源主要是茱萸(有苦味 ;10:1油脂泡)姜 花椒 花椒较为珍贵稀少主要来源于南洋进口 10. 裹小脚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长期的人地矛盾尖锐 限制妇女劳动力 为了社会稳定排除多余劳动力11. 辣不是味觉是痛觉 可以训练12. 现代移民城市食辣饮食口味 一是移民年轻符合重口味菜消费年龄区间 二是低收入年轻移民需要社交 辣菜相对廉价气氛热烈且容易共情 与移民来源的地域结构无关 13. 历史上辣椒有性隐喻意味 一是象形二是辛香味(借鉴地中海文明)14. 汉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血统概念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吸收了很多异域影响 印度佛教文明 地中海文明等 身处欧亚大陆注定不是孤立的 各个国家都是有联系的 15. 明洪武年间兴起族谱 或是因为大明一统时需要创立一个中华意识 16. 外来食物的名称带有“胡番海洋” 17.“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药”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