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更多理财内容,还可以关注「简七读财」公众号,回复“小宇宙”,免费领取一份万人点赞「理财工具包」哦
………………………………
进入3月份以后,A股和港股市场都大幅下跌。
大盘跌了8%+
恒生指数下跌11%+
可到了昨天,突然又回暖了。
大盘涨近3.5%
恒生指数暴涨9%+
*大盘通常指上证指数
这个涨势持续到了今天,近80%的股票都往回涨了。
前脚还在琢磨为什么跌,后脚又开始困惑为什么涨(而且远远没回本)。
今天,我们把你的困惑都包圆了。
1)为什么跌?
2)为什么涨?
3)我们能做啥?
最后我也分享了2个小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涨跌都舒适」。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个股仅为示例,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和利益相关。请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独立的投资判断。这也是我们努力做好科普的价值^^
01
3月大跌有什么特别?
我们以前也常和大家聊,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往往是股市短期快速下跌的主因。
进一步分析,还能找到个思路,流动性危机。
当流动性不足时,流动性危机就出现了:股市成交量低迷->股价往往会大幅下跌。
举个例子,假设10人要卖股票,只有1人想买;
买家会看谁报的价格最低,就和谁成交。
这时有人只想尽快脱手,报价很低,成交了;
剩下9个卖家继续往下杀价,吸引新的买家。
这就会让股价下降的速度非常快。
流动性,可以看作投资者手里的钱。
而市场上买卖股票的钱,可以这样分为2类:
外资,国际资金
内资,咱们的钱
首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和俄罗斯互相制裁——
欧美冻结了俄罗斯的境外资产;
俄罗斯以牙还牙,也冻结了欧美在俄资产,包括俄罗斯股票。
看到局势这么动荡,许多外资就开始抛售俄罗斯相关的资产。
比如有一只指数基金,配置了全球新兴市场的股票——
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资产。
现在国外投资者大批赎回这只基金,基金经理就要卖出一部分股票,凑钱应对赎回。
俄罗斯的股票卖不出去,于是流动性较好的港股和A股,就成为了「替罪羊」。
另外,港股市场上很多股票都是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场上也有一部分国际资金(北向资金)在撤退。
假如这些外资,不计成本地卖出,自然就会引起市场整体的大幅下跌。
A股方面我们可以看到,3月份以来,北向资金持续流出A股。
这已经接近历史最高记录了。

图片来源:WIND,统计时间:20220314
港股方面,我们挑代表腾讯控股来说说。
进入3月份后,腾讯的股价从420元左右快速跌破300元,半个月跌掉近30%。
选取它本周一的交易情况来看,卖出的主力是以JP摩根、瑞银为代表的外资机构;
接盘的主力都是沪港通、深港通等国内资金:

图片来源:富途,统计时间:20220314
市场的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基本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事实上,从最近两天披露的国内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部分指标还是好于市场预期的。
就说腾讯吧。
虽然互联网行业的政策监管压力一直都在,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太大的变化。
当「流动性危机」出现,腾讯的股价开始一泻千里,此时它的价格反映的并不是公司本身的实际价值,而是由那些最恐慌的人决定的价格。
也许短期看,可能还会有外资持续流出;
但长期看,未来等局势稳定后,也会有其他外资流入到A股、港股,股价最终会回归到公司的基本面。
如果你看到股价跌得太多了,害怕账户继续缩水而卖出——
本质上,你就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02
前两天又为啥涨了?
主要是国家队出手了。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了一个会议。
金融方面的重大问题,往往是由它来议事协调的。
既然它出面了,为的就是「政策纠偏」,让资本市场稳一稳。
外资对A股港股的担忧,一个是前面说的流动性危机,另一个是政策风险。
之前对房地产的打压、对中概股「反垄断」等等,都给外资留下了心理阴影。
再加上市场上时不时出现的「传言」,让老外们傻傻分不清真假,让国内投资者也草木皆兵。
所以金融委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给大家希望,未来市场极有可能迎来源头活水,增强流动性。
央行和金融机构要「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保持适度增长」,之后的「降息」、「降准」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第二件事,打击恐慌传言,让各部门别随便出利空政策,出之前最好给金融管理部门评估一下。
其他部门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要跟金融管理部门协调」
稳定政策环境,让投资者愿意在资本市场中待的久一点。
对于大家特别关心的4个部分,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金融委也都一一给了「定心丸」。
比如中概股,一方面中国政府会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另一方面也在和美国监管部门沟通中取得了积极进展,正在讨论后续的合作。
以前父辈在教育问题上,总爱说「会管的管自己家的,别人家的我们管不了」。
最后往往会发现,让自己的小孩情绪稳下来后,别人看到家长发话,也跟着态度转变。
于是昨天,我们便看到了指数剧烈反弹的奇迹。

图片来源:WIND,图片时间:20220316
随后,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个部门纷纷发话,要「积极维稳」。

图片来源:财联社
所以,当天股市也是喜气洋洋的红色。
03
我们该怎么办?
聊到这里,你可能最想问的还是:接下来还会继续涨吗?
在生活和投资中,我们常常希望能做个「先知」。
即使你没有经历过2008年、2015年的股灾,相信你也还记得疫情刚刚开始时,市场的恐慌和绝望。
你可能也曾想过,早知道2021年股市会涨,就应该在2020年3月份大跌的时候买入,然后高点卖掉。
在遇到重大选择的时候,我们总想开启上帝视角,或者至少是聪明人视角,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可惜,没有人能精准预测短期的涨跌。
相比之下,我更建议你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胜率(赚钱的概率)。
这背后,有2层含义:
1、用闲钱、长钱投资,提高容错度。
拉长可能的投资时间,并不一定要马上赚钱。
我们每次投资前的假设,就变成了考虑「长期赚钱的概率」高不高。
这样,你对一两天的涨跌容错度,会大大提升。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区分哪些是闲钱,欢迎重温我们的「财富水池」。
2、理解周期,相信「均值回归」。
大众情绪就像钟摆,在贪婪和恐惧、乐观和悲观之间,来回摆动,形成周期。
乐观(上涨)的时候,投资者会愿意承担更多风险,因为相信会有更多收益;
悲观(下跌)的时候,可能一点风险也不想承担。
但是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

我们受情绪周期影响,可能会在牛市顶峰担心错过机会,急匆匆买入,付出过高的代价;
在熊市底部又因为害怕亏钱,恐慌性地卖出优质的资产。
而真正的高手,能抵抗外部的影响,保持情绪上的平衡,反其道而行之。
要做到「逆势投资」很难,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保持一份平常心已是难能可贵。
坚持定投,耐心等待的过程或许很乏味,但你要知道,95%的时间里市场既没有暴涨也没有暴跌。
我很喜欢孟岩说的,投资是我们认知的变现。
长期看,投资收益总会「均值回归」到我们的认知水平附近。
按这个逻辑,短期收益特别好,没什么好激动的;
短期浮亏许多,也不用过于焦虑。
只要我们有笃定的投资逻辑,它未来一定会收敛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上。
长期来看,普通人能获得的年化收益大约就是8%-12%,超过的,大概率还会还回去。
比如,你完全不关心市场涨跌,只是用最朴素的极简投资思路,每年动态平衡一次,也能够获得这样一份平凡的收益。

数据来源:韭圈儿
区间:2016.03.17-2022.03.17
好了,关于市场波动的话题,就和你聊到这里。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能够睡个安稳好觉,才是最重要的事。

简七理财成立于2013年,创立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大众理财科普教育,以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分享大家“听得懂、用得上”的内容。
已经带领超过300万人开启理财投资之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