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95分钟
播放:
838
发布:
1年前
简介...
主播|Even 冷场王 麦壳
始于游戏,归于生活。
欢迎收听《游戏开始GameStart》第三十二期节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慢慢玩不动单机3A大作了,但用碎片化时间玩起手游来却乐此不疲。
我们的Even老师最近也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当中,究其原因,这都要“归功”于手游中那些拿捏住人性的游戏机制。
那么手游中都有哪些拿捏人性的游戏机制呢?这些游戏机制为何能够拿捏人性让玩家欲罢不能呢?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些游戏机制呢?
今天被手游狠狠拿捏的Even老师,手游绝缘体冷场王老师,手游生产商麦壳老师将与大家精彩分享:
1、每日任务与体力机制(00:05)
2、游戏的章节式更新(26:45)
3、手游的抽卡机制(45:47)
4、限时限定的角色与道具(56:45)
5、手游的面子与里子(67:09)
6、游戏奶头乐化(79:01)
听众朋友们都有哪些被游戏机制拿捏的经历呢?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利筝
1年前
四川
4
没怎么被机制拿捏过,反而被机制劝退了很多次(点名圣遗物),对需要看脸、做算术和“日常任务”的游戏已经失去力气(连我推都救不了我orz)……
最近回归我的初心玩起了文字类avg(国产单机剧情向、乙女向和女性向是我最初和最后的家。・゜・(ノД`)・゜・。)。我打游戏的初心,还是期待在游戏设计下有别样的人生体验吧,感觉游戏动机不是那么地“游戏”😂,但是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很难再回到曾经沉迷“手游”的那些日子了。记得17年的时候我疯狂地参加手游的测试,疯狂地玩一切自己能玩到的游戏,为抽卡提心吊胆,为材料刷得昏天黑地,热衷于给那些游戏提出测试意见,看到游戏开服甚至有一种养成感……那些会长期运营的手机游戏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盆需要自己细心呵护的植物,但当我认识到那些虚拟数据并不等于我悉心呵护的植物时,滤镜就碎掉了,纵使我再喜欢里面的某段剧情或某个角色,也回不到曾经刷帖子看攻略拼肝脏的日子了……
(ps:以前只要是短短几行字就能让我有特别的感受,现在已经不行了。小说、电影和动漫对我的吸引力也大大降低了,剩下还能吸引我的,也就和长得戳我的角色“互动”或者看ta们互动了。按照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来看,我这是寡够了?🤣)
北橙william
1年前
日本
2
人在日本上班,最近发现在身边很多同事都在玩原神或者星铁,尽管老米游戏的赚钱方式还是拿捏人性那一套,但不得不说拓展海外市场这一块米哈游在国内绝对是前无古人的级别。

赛博叨叨者
1年前
韩国
1
作为游戏开始的小众粉丝,打算买一下《黑神话悟空》,怎么说也想要支持一下国产3A,期待以后可以有更多的国产游戏公司可以做些高质量的非氪金游戏,毕竟我们玩游戏的初衷并不是给公司送钱🤣
HD341269v
1年前
江苏
1
感觉把老米拔太高了,赚钱体量上和网易腾讯差着一大截,抽卡的原罪自然也不应由他一家承担,我玩过他们三家的不少手游,但现在留在我手机里的游戏只有三款,两崩一原,同样带着抽卡的原罪,质量和喜好的差距玩家还是会用脚投票的。而抽卡的原罪的底层原因是人性,就和短视频与带货的兴起一样,根植于人性而产生的,如果有反转的迹象这几点一定会同步反转,可惜目前我好像没看到。

Austin joe
1年前
内蒙古
0
1:23:26 咱们是小众俱乐部哈哈哈
amo_Hxak
1年前
未知
0
1:00:58 我明白了,还是赌啊,非酋只有备大保底的自觉。
但其实抽取是相对稳定的,不混池,抽数继承,不涨价,1命提升大就复刻再补。
一定要哪个角色,那前面的角色都可以等复刻再抽。
每日任务也从垃圾NPC支线,到地图机制测试,到拿宝箱过剧情历练点了

齐鸣
10个月前
湖北
0
1:15:37 预言家,卖了2000万份了。

Austin joe
1年前
内蒙古
0
1:20:46 现在国内人们压力太大了,放松也是尽量无脑的放松,所以奶头乐当道。什么时候人们能放松下来,单机才能复兴吧
东川墨
1年前
江西
0
原神真的有限时角色培养素材消耗减少的机制吗?是不是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