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ITR请到了王意迦。意迦是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的副教授,她在伦理剧场、跨媒体艺术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实践。哲学专业出身的她既追逐东方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经典,又通晓大量西方的现当代哲学,这些都为她看待哲学意识、思想思维和戏剧剧场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在意识形态的割裂下,很多人不断强调东西方文化比较方面的差异,而意迦恰恰强调两者的共通,这也为我们整合自我意识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从莎士比亚到庄子,我们谈论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怎么找到中国人文化的认同,怎么找到人类意识的新形式?社交媒体怎么样将知识分割了下来,而且这些被分割的知识怎么影响了人和人看待世界的关系?我们还谈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我的不同方面的解释。那些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共同的发问是否找到了答案?



【本期预告】

04:00  经典是如何长在人类身上的

05:40  莎士比亚出生之前三十年王阳明去世

09:39  学哲学就是学哲学史、问题史

10:44  在时代变迁中找到中国人文化的认同

12:16  找到人类意识的新形式

14:18  社交媒体将人类自我叙事的尺度和维度无限增大

16:15  被分割的知识无法考察人类的内在生命

22:12  人与科技的关系要比科技进步本身更加重要

25:03  我们的生活被屏幕和多维媒体二维化

29:22  人们离内在体验越来越远

32:15  自我的观念对个体而言是生成性的

34:16  已、我与吾三个字如何描述中国人的自我意识

43:03  在戏剧活动中建立普遍性的自我、关系中的我以及个体中的我

47:33  视域融合如何影响了我们对于现实的理解和阐释

55:08  每一种语言背后都含有对其文化流脉的视域

59:54  学哲学对我来说是个意外

01:04:00 人类最紧迫的是要倾听孩子


【本期主播】

曹曦丨戏剧编剧、导演和戏剧导师

王意迦丨 广州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



【延伸信息】

  joy's soul lies in the doing

莎士比亚戏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的一句台词。前一句是“得到既是完结”,也有译法为“快乐的精髓在于过程”。


第三次危机 

英国剧作家爱德华.邦德在被称之为“波鸿谈话”(2012)的演讲中谈到:古希腊人和詹姆士一世时代的人类面对了前两次危机。第一次产生了现代社会(雅典),而第二次产生了现代人(哈姆雷特的诘问),而我们生活在第三次危机中。邦德提出在这三次危机中,人类都发明了(或将发明)新的人类意识,而它处在戏剧和舞台之中。


歌德谈论“现代性”

1825年6月6日,歌德在致作曲家策尔特的信中将新时代的特性概括为“快速”(Schnelligkeit):

“我的好友,现在一切都走向了极端,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自我超越,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亦如此。人们不再了解自己了,不再熟悉他们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了,不再熟知他们所加工的材料了……年轻人被过早地唤起,然后被时代的漩流卷走。世人皆赞赏和追求财富与快速。整个文明世界都企图拥有铁路、邮政快件、轮船和一切可能的交通与通讯快捷工具,以便超越自我、掌握过多的知识和保持中等水平。这也是普及教育的结果,其目的在于使公众普遍拥有一种平庸的文化……如果我们尽可能地坚持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那么我们就会和少数人一起成为一个即将一去不复返的时代的遗民。”

(Goethe,1976:146~147)


《爱弥儿》与卢梭

该书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本完整的教育哲学书籍。在该书中,卢梭严肃并复杂的讨论了人类天性,以及人类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哲学问题。康德曾经称赞《爱弥儿》的出版和法国大革命是相提并论的大事件。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庄子.缮性》中描述了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里,在世俗中失去了真性情,将会产生人性的异化。庄子同时提到过“今者吾丧我”,中山大学教授陈少明曾经在《“吾丧我”——一种古典的自我观念》中详细分析了该种说法对于自我的不同解释。


布鲁纳与自我叙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曾说

“并没有一个直觉上的、明显并且基本的自我。没有一个坐在那等待被语言描述的人。实际上,为了满足我们所遭遇的境遇的需求。我们总在建构和重建自我。就像编一个关于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做的故事。这些自我创造的故事日积月累,有时会过期,并不仅仅因为我们变老或变得更聪明,而是因为自我创造的故事需要适应新的情况,新的朋友和新的事业。”(2002,64)


 视域融合

诠释学(hermeneutics)创始人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引入海德格尔早期前结构概念,透过对时间、文化、语言不断产生新的理解,描述一种人自身自我受限的视野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的心的视域。这里具有一种求同存异的哲学态度,希望通过不断对话来采取行动。


本期音乐丨Midnight vibe - Yomoti

后期丨曹曦

编辑丨雪霸霸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搜索「这是真的么IsThisReal」,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

也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这是真的么IsThisReal」关注我们的动态。


主播...
CaoXi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凌琪儿
4年前
0
47:03笔记 往往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在找我们特别的地方,或者说你想让别人阅读的自己,但实际上我们先建构的是我们共同的东西
StellaloveDrama
4年前
0
我对这个话题不是那么感冒😷
绿裡
4年前
0
52:18 经典是被他们的解读者塑造的。好棒!!!
绿裡
4年前
0
31:13 31:22 你的自身体验是“完全被造出来的”。这也是我不太喜欢一些科技性的虚拟东西,我从小时候就有一个心愿,就是去看真正的原始森林,甚至是有点执念了。你在电影里看,或者vr体验,那都不是真正的自身感受。就是要自己真正到那个地方去看、去呼吸、去听、去感受。总有一天会达成的!
绿裡
4年前
0
14:19 没有一个真正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时间。这很有共鸣,每个人似乎都在做自己,可你的“自己”跟别人似乎也没有不同,因为身边有太多的声音,太多的观点去影响着你,你甚至没有时间去跟内心的自己对话。正如每次刷太久的微博自己也会感到懊恼,想要跟做到自我改变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慢成长~
红玉
4年前
0
意迦老师❤️❤️
红玉
4年前
0
很喜欢这种风格的谈话节目,每一期都让人受益匪浅!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