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27分钟
播放:
2.16万
发布:
2年前
主播...
简介...
最近经常听到或者看到别人会说“要做一个不被定义的人”。今天这期节目就要狠狠吐槽一下这句p话。没错,狠狠吐槽。
第二趴是真的很想跟家人们分享《重启人生》这部可以融在日常中,让人打心底里感到幸福和美好的日剧。
本期主播
马特:相信存在主义的一男的。
本期音乐
Quinn葵因 - 自我乍现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joker_uKHJ
2年前
山东
149
对人下定义最大的问题在于,将人的复杂性压缩到几个词语去概括,而大部分人会满足于此,放弃深度探讨的可能性。比如说你说一个人是一个“渣男”,你就会忽略他个人的原因,他的动机,他思想的变化,他的复杂性。
6524
2年前
浙江
43
13:27 您总让我不自觉想起我那个每天对别人输出自己的评价的室友,说实话我已经够不care她了,但当我要出门时她突然说出一句“你穿这个好臃肿”还是能够影响我的心情。所以像我室友,还有您这样可能喜欢输出自己的定义的人,我想,那为何是要求我们来接受你们的定义呢?比如除非别人问你,除非你朋友问:你觉得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你再说出来…这样不是更好吗
stoa_1v5K
2年前
湖南
40
第一眼就进来了,因为我脑子是存在认为我不应该被定义的看法的。
听完之后,简单写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被定义,如果只是作为逃避他人评价的借口,那就并没有什么价值,听起来还挺瞎装逼很难听。
而我认为的不被定义是针对自我的。
是自己定义自己。
如果你因为高考考上985欣喜若狂,一顿猛吹,恨不得死了在坟墓上都刻上:老子高考700,老子985,老子清华北大。那你的人生就被高考定义了,那二本的,大专生,直接就是废物,干脆就不用活了。
如果你因为一个人的行为评价就要死要活,夸你了就高兴,骂你了就伤心,那你就被这个人定义了。
而自我定义,并非是逃避他人的看法,他人的看法本就不可操控,那没什么意义。是要自己为自己设立标准,自己塑造自己的模样。
我二本生也可以活的开开心心,我大专生也可以活的有希望,我矮穷丑也可以活的体面。
人生短短三万天,我为我自己而活。我不要被学历,被工作,被家庭,被任何人定义。每个人都在被定义,这无可置疑,但我可以不变成被定义的那个样子我重视我的体验,我必须开开心心,活的感觉很好,活的积极向上。
这就是自我定义的价值。

汗流浃背了家人们
2年前
上海
35
很喜欢主播的讲述,希望大家不要太较真!!感觉很好笑!!!

bitteersweet
2年前
广东
26
感觉学习过程的“下定义”和给人下定义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像您聊到的学习过程中的下定义是为了完成学习目的,将其归属到某一个概念里。那当这个客体变成人的时候,人会成长,自身的“元素”会有流动性,那就很难被“定”义。然后,日常听到朋友对自己的评论是不是属于一种“评价”,评价和下定义应该不同的语义?
HD382439j
2年前
上海
11
🤔有没有一种可能,用“你有时候好像有点XX诶~”代替“你是个XX的人”可以解决双方的情绪困扰?
毕竟前者标签浓度更低,一个人可能会XX,但不太可能是365天24小时每分每秒都XX的人,自然,若对方要说自己从不XX,一秒钟时间都不XX,也显得太过于绝对了,所以如此表达可能会令人容易接受。
而“你是个XX的人”,就好像把对方一辈子的标签都买断了一样,对方的人生还没走到尽头呢,怎么就能用XX定义人格了?自然听得略微火大。
如果几年后不XX了呢?那还是不是个XX的人了?下定义可以,如此铁口直断的评价,不如加个时间范围吧?定义下都下了,准确一点。
此外,A被定义为XX的人,B也被定义为XX的人,那A和B之间的XX,程度一样吗?80%的XX跟20%的XX,是一个XX吗?下定义可以,如此铁口直断的评价,不如加个程度量级吧?定义下都下了,准确一点。
我想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是能够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是没有办法逃脱被定义被贴标签和被评价的,但问题是,你的定义,你的贴标签,你的评价,不说对不对,真的够精准吗?是100%符合当事人的情况吗?
如果说你的“你是个XX的人”,意思并不是“你这一生在所有的场合下都是个100%XX的人”,那么与其劝说对方一定要接受你的“你是个XX的人”,不如考虑改变一下自己的措辞如何?
如果你觉得这样表达起来,那沟通成本也太高了,那很好,毕竟一个人本身就不是能够被一个词语完全定义的,所以请别单方面要求被定义被贴标签被评价的人必须接受这一切,去定义去贴标签去评价的人也请付出相应的成本,谢谢。

_joby
2年前
美国
9
首页来的,笑死
王moujun
2年前
浙江
8
首页来的,听完关于“被定义”这段有太多想说的了。
首先,主播和朋友都在疯狂扩展“被定义”这个词的边界。我们回归词的本源什么是“定义”。有两句话:1、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2、三角形有三条边。这两个句话看上去相似,实则逻辑上大不相同。1是给什么是三角形下定义,给出了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2只是在描述三角形的特征。所以看似一直在聊“被定义”,实际上说的是“被描述”。高赞的回复说的也是同一件事。
在“定义”和“描述”混淆的语境下,主播和朋友得到了不同结论。主播说,我们人生活永生活在被描述、被评价当中。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去接受“被定义”。
“不要被定义”其实讲的是我自己拥有我的定义权。而朋友首先把“不要被定义”扩展到了“别人没有权利去定义我”,再扩展到了“别人没有权利去描述去评论我”。这就导致了“不要被定义”在语境下充满了讨人厌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意味。
最后,我也不大喜欢“不要被定义”、“做自己”这样的口号。这些口号蒙蔽了一个事实,我们都生活在群体的意识形态当中,我们坚信的观点,往往只是外界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最终只能成为消费主义的口号,“不要被定义”所以来买我们不被定义的设计师品牌吧,“做自己”来医美做更好的自己吧。
TaiiiiCooool
2年前
贵州
7
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认为定义不等同于标签,标签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根钉子,它通过外界的力量对你进行束缚和伤害,例如“男孩子喜欢粉色好奇怪啊”“女孩子穿吊带就是不自爱”“纹身一定不是好人”等等,这些所谓的标签都充满了偏见,让自己被困在一个又一个标签筑成的牢笼里,我们是一个社会群体,群体的意识和观念就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不被定义的人”这句话近两年越来越流行,这是社会意识的进步,我们努力挣脱束缚,男孩子可以化妆,可以喜欢粉色,女孩子可以穿吊带,纹身是我的自由,妄想通过这些标签定义我和束缚我。

桐哦
2年前
广东
6
朋友说的不喜欢被定义,其实是不想要自己因为别人的说法而束缚自己,是怕自己负面地定义自己吧。但是对别人输出就变成了,你不要定义我。
一个人怎么定义别人是他的事情,是否接受别人的定义也是自己的事情。

圈圈_11
2年前
广东
5
03:48 但随意下定义别人 真的让人很不适。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每次出去玩或聚餐 比较上了一道菜 多吃了一口 她就会说 诶 你真的很喜欢吃这个耶 很多这种情况 就是你多做了一点 就说诶 你真的是这样的耶。拜托 只能说可以给别人贴标签 但这种随意就贴不准确的标签 真的很让人不适 多吃那一口菜 只是刚好上菜了 吃两口而已 并不代表真的很喜欢

-Nicoleee
2年前
江苏
3
哈哈听完特开心的播客节目!
NoButbeauty
2年前
吉林
2
00:02 葵因!
kusuria丶
2年前
云南
2
不被定义本身就是被定义。没听完,不被定义裹挟,意思是做向内探索,而不是一直做满足外界的要求事。

Yvonne出去走走
2年前
北京
2
17:43 听完下定义这一part感觉很多论述都在偷换概念,贴标签下定义和说“你就是很美”完全不是一样的情况吧...还有“我可以接受别人给我贴标签→我可以给别人贴标签”这个逻辑推导也不成立,这只是比双标的人好了一点

阿绿啊
2年前
上海
1
16:27 我觉得那个被你评价“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朋友可能也很想用这个空气锤捶你。听下来感觉ta真正想说的不是什么贴标签,而是“关你屁事,别来judge我”😂

茉莉乌龙21
2年前
广东
1
虽然很多反对的评论,但我对标签和定义的感受跟主播一样。更通俗的说法,定义其实就是“你是个怎样怎样的人”,这个句式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且应用场景很广。如果信奉不被定义,那我们的表达就受到了限制。大部分情况下,大家不想被定义的言下之意只是不喜欢别人这样评价自己而已。美,勇敢,自由,都是定义一个人的标签,为何要避开“我不觉得我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反驳而去选择套一个价值观,仿佛无论是任何对人的评价都是不被这个价值观所允许的?人对另一个人的了解本来就是通过观察和归纳形成的,这样才能对别人的行为做预测和判断,不断被定义是每个人的宿命。
尘世隐人
2年前
湖南
1
做不被定义的人,是被简化的错误表达,完整的话应该是,做不被别人眼中粗浅定义的人。比如大家对程序员的认知标签,就是个秃头不圆滑素衣理科直男形象,可人是有差异的,自然有些程序员就会喊出,做不被定义的程序员

耳朵掉进小宇宙里啦
2年前
四川
1
其实我觉得大家说的不想被定义,是不想被套上一些社会赋予他/她某个身份的刻板印象。比如,她是个家庭主妇,那社会对她的定义可能就是“唠叨”“没有工作能力”,她是学艺术的,那大家对她的定义可能就是“家底厚但学习不好”“喜欢谈各种男的”,他是体育生,那大家会觉得他“渣男”“沉淀哥”,我对某人的评价≠我在定义对方,所以我可以被相处过的人评价,但我不可以被不相熟的人定义
HD984543r
2年前
江苏
1
结尾曲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