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哈喽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新的一期巴瓦哈。去年的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学派的两员大将佩措尔德的《红色天空》赢得评审团大奖,安格拉·夏娜莱克的《音乐》获得最佳剧本奖,这两部电影也分别在第42期和第60期的巴瓦哈作过介绍,在第42期关于佩措尔德的《红色天空》中我们也已经对柏林学派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今天的这期「电影运动」我们就再对它做进一步的了解吧。配合今天的柏林学派,我们要听的音乐是来自德国Krautrock酸菜摇滚著名的乐队Kraftwerk发电站乐队1978年的著名专辑《The Man-Machine》。

2000年代的柏林学派运动可以被视为德国电影更广泛格局的演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 90 年代。该运动出现在统一后的德国,其特点是社会变革以及文化和政治格局的变化。1989 年柏林墙的倒塌以及随后东德和西德的统一导致了一段重大的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 柏林学派的电影人们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想要探索新统一的德国的复杂性以及历史事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柏林学派可以被视为德国电影制作传统的延续,从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新德国电影等早期电影和运动中汲取灵感,同时采用更加克制和简约的方法。

简而言之,许多柏林学派的导演既不是来自柏林,也不是在柏林学习电影。 许多柏林学派的电影也不是关于柏林的,甚至不是以柏林为背景的。 事实上,这些电影有趣的地方正是它们会呈现德国除柏林这个中心之外的空间。虽然柏林学派没有严格定义一套规则或宣言,但与柏林学派相关的电影具有某些美学和主题元素。 他们的电影经常表现出极简主义的叙事方式。 叙事结构通常比较柔和,重点关注人物的日常生活。 柏林学派的电影倾向于避免传统的情节驱动元素,转而采用更具沉思性的叙事方式,使用长镜头和静止时刻作为风格选择。柏林学派经常涉及社会和政治主题,反映了对当代德国社会的批判视角,比如回归后的挑战、社会动态和历史遗产等问题,这些经常被拿出来在他们的作品中进行探讨。许多电影人努力捕捉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寻找新身份的过程,通常以人物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应对调整挑战为中心。 有趣的是,大多数导演来自西德,而许多叙述则集中在更直接地面对社会崩溃的东德。

直到今天,柏林学派这一名词逐渐成为除了德国表现主义和新德国电影之外,当代德国艺术电影中最具影响力的标签。这是一个开放的且依然在持续生长着的美学理想。它秉承的是一种“把边缘带入视野之中”的创作意图,是一种艺术上的抗争,历史层面的和解,且持续影响着德国电影人的创作。

曲目:Kraftwerk - The Model

Kraftwerk - Spacelab

Kraftwerk - The Robots

主播...
巴瓦哈的富贵儿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