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汉水并不是中国最有名的河流,但它水质清澈,历史悠久。对于作家袁凌和历史学家罗新而言,汉水是他们的母亲河,而他们都经历了一段重新发现汉水的过程。为什么汉水一直如此清澈?汉水的航运业有哪些先天与后天的困难?汉水的变革对于人与自然意味着什么?请听汉水人袁凌与罗新的精彩讲述。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袁凌,独立作家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时间轴 -

01:00 袁凌为什么开始研究汉江

05:00 汉水的多重意义:调水、移民、航运、渔业与环保

11:00 罗新到了大学才知道自己的家乡属于汉水流域

14:00 罗新一直期待一本“静静的汉水”

18:30 汉水如此清澈,居然可以直接用来泡茶

20:00 汉水流域自古以来的政治与经济地位变化

26:00 《水经注》与汉水源头的考据

27:30  三国蜀国重臣蒋琬与汉水航运之难

31:30 修建丹江口等水库深刻改变了汉水的航运能力

36:00 水手与码头伴随汉水的航运业一起衰落

40:30 汉水流域那些不幸的人们

47:15 移民之难:落叶无法归根,一生颠沛流离

51:00 被迫上岸的渔民,与陆上生活格格不入

54:15 水坝与水电站严重破坏了汉水的渔业生态

01:00:00 出现关怀自然的非虚构著作是一件好事

01:06:00 写作河流的价值与中外河流文学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忽左忽右」推出新的周边了。这次我们和上海的精品咖啡商“有容乃大”合作,全新定制了一款挂耳咖啡。特别挑选了墨西哥和埃塞的两款新鲜豆子,在风味上会有明显的对比。我们还设计制作了一款适合秋冬穿着的袜子,采用了毛巾底来增加舒适感。另外,「忽左忽右」的定制泡泡骚也在持续热卖中,感兴趣的听众朋友们可以微店搜索“远东播客贸易公司”,或微信小程序搜索“远东播客”,进店购买。

忽左忽右上线了卖书业务,如你对节目中聊到的书籍感兴趣,可以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梁喜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主播...
JustPo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小朋友与大朋友
2年前 北京
2
我就是汉中人,因为南水北调我们汉中也不让发展重工业(害怕污染水源)所以陕南的经济没有陕北和关中发达其实也是有这原因!但是我现在人就在北京,听到南水北调想到现在喝的水都是我们汉江的水好亲切啊!
MOMO1204
2年前 美国
3
出生在汉中初中离开故乡到北京读书,真就是在汉江边长大的。小时候在江边的桑树林中奔跑,摘桑叶吃桑葚。人到中年现在住万柳的昆玉河边,一直不知身边流淌着家乡的江水,恍然。
阿夏桑
2年前 陕西
5
14:33 听罗老师说“汉水是我唯一爱过的大河”差点哭出来,对我来说汉江也是我唯一爱过的大河。
越向书
2年前 美国
5
35:41 有部德国电影叫《陆上行舟》,没想到就发生在身边【苦笑】
yao啊
2年前 新加坡
6
这一集真的很戳心 治水是很矛盾的 治 意味着牺牲一部分人和生物 不治 意味着另一部分人和生物的煎熬 。左右都会牺牲 决策必须要做 最后大多只可以依赖量化的依据 以及决策者的倾向 来做决定。在时代大潮下 我们普通人 能做的是 尽可能了解 并记录 全部的真相
怡彬P
2年前 上海
6
小时候住汉阳,每个周末都会去南岸嘴放风筝,每个夏天都会听说谁谁谁游泳被淹死了,去过好几个两江交汇的地方,如此泾渭分明大概只有龙王庙了吧😂
PennHub
2年前 广东
6
袁凌魏一平都来了 我的快乐回来了
柳蛋
2年前 陕西
7
11:32 汉江塑造了陕南的秀美
kelly小肥
2年前 浙江
9
谢谢忽左忽右讲述我的家乡安康!
衣民
2年前 北京
9
OMG🥲 两位重磅嘉宾一起聊 程老板威武
某方的结语
2年前 湖南
11
安土重迁观念的来源可能非常普遍,在《国家的视角》一书中讲坦桑尼亚20世纪70年代的强制村庄化的移民工程里说这么说的:" 农民很熟悉每一种作物以及它们的变种、并且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播种、耕地要多深、如何准备土地、如何照管和收获。要成功地种植各种作物,农民必须要有关于降雨和土壤的地方知识,甚至要详细到了解耕种的每一块田地的特性,而这些知识是对特定地区才适用的。此外还要知道,这些针对特定地区的知识是存储在地方的集体记忆中的,它们是有关技术、各种种子和生态信息的口头档案。 当农民被搬迁的时候,往往被搬迁到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他们的地方知识就完全没有用处了。就像杰森·克雷(Jason Clay」强调的,“当高地的农民被送到甘贝拉(Gambella)这样的定居营地,他立即就从一个农业专家转变为没有技能的、无知的一般劳动者,他的生存不得不完全依靠中央政府”。移民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变换。它把农民从原有的环境中移走,在原有环境中他有满足自己许多基本需求的技能和资源,因而是独立和自给自足的。 (p348) "
越向书
2年前 美国
11
15:49 怎么写不了,老师们加油。 悠悠汉江水,行人泪几多?失意无南北,岂必巨流河!
香水瓶
2年前 北京
13
这期节目真棒!从一条河开始,讲历史,讲民生,讲活着的艰辛。对于住在北京的我,这是远方的哭声,没想到自己感受到的河清海晏,却是由那么多生灵的牺牲换来的。唉。我的家乡也有一条河,曾几何时据说是可以通到天津去的,河两岸也有纤夫,但这些都是祖辈讲的,我从来没见过。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为它写书,我在这里留下它的名字吧,滏阳河。另外,感觉袁老师这几年笔耕不辍,关注的点也都很细腻,越写越好。期待您的每一本书。
楚山夜雨
2年前 上海
14
故乡就在汉水中下游,一条大河穿城而过流向丹江口水库,听老辈人讲民国时期家乡的桐油土漆能水运到武汉,直到丹江口修水库以及南水北调两次蓄水,故乡的河逐渐萎缩,河运不复存在,临县也历经两次大移民。儿时临桥沿堤钓鱼,夏秋看大河涨水的经历仅留记忆…
sheldor
2年前 加拿大
15
今天早起吃热干面加蛋酒!
LoadHaast
2年前 英国
29
53:43 “伟大事业下面的地基,煌煌巨塔下面必须被一锤锤夯实的地基”
越向书
2年前 美国
34
01:29 从汉中到上海,大半个中国的人都喝过汉江里的水。作为娶了襄阳媳妇的武汉人,这期必听,何况还有罗老师。我从小对“泾渭分明”的感觉就来着龙王庙附近的水面。
瓦力斯拉夫克里奇
2年前 广东
49
本期没有紧跟热点,但是价值更大,北京新兴中产们热门的垂钓,背后有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广大牺牲。
树下田野
2年前 湖北
51
作为丹江口人,阅读关于移民的平实记录便足以热泪盈眶,是再也无法寻觅的根,再也看不到的祖屋祖坟,再也无法依水而生,再也无法继续的营生,此后只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方言,和模糊不清的身份。
sheldor
2年前 加拿大
58
武汉乐队smzb在东方往事专辑里的一首歌,唱的就是长江流域鱼的消亡 emma the river dolphin: Emma, Emma, the river dolphin She has pale blue eyes and nice skin She is Beautiful and she is pretty She swims in the river everyday alone She lost her family and company She has no pal and she feels lonely She finds nothing that she likes to eat only finds a lot of trash and dead fish The river’s getting turbid Her skin’s getting dirty She can not see clearly She’s feeling oppressed She wants to start a war to change the pollution For a wonderful tomorrow and future of the world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