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期专家讲座节目,主讲人是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讲座题目是《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中文教育:内涵演变与研究展望》,讲座时间为2022年4月。
01:25事业发展历史回顾:两个时期,六个阶段
04:37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故事
朱德熙先生: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要拼才华的宝藏老师
第一部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1958
08:28第二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1962年业界真神北语前身的出现;为什么现在她叫“北京语言没文化大学”?
09:27第三阶段:恢复期
较早时期的“汉语+”教育
12:05第四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1988)
确立学科地位是一件艰难的事;专业的建立;学位点的确立;学术团体学术机构的成立;专业刊物的创刊;国家汉办的建立;这一阶段还有HSK(汉语水平考试)的研制与实施等等标志性事件。
20:17第五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世界上第一家孔子学院的建立(2004):开始走出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建立(2007)与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名称的改变
25:05第六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
专博开始招生
著名专家学者的期待与呼吁
“国际中文教育”的独立设置是重大突破
“语合中心”的设立和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的成立
34:03“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
这个名称是何时正式出现的?对它的解读还在进行中。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是什么?
“汉语国际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国际中文教育”与前两者有什么不同?
学科和事业的发展存在哪些不足与机遇?
46:31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展望
46:31事业面临的新形势
54:41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研究?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既要抬头看路,也要埋头干活
1:07:38总结:未来可期,做好准备
1:10:00意外惊喜:王辉老师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