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期许老师主动邀约录音谈专业的节目。昨天我和他都去听了杨玉玲老师的讲座。听完之后,他对一些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邀约我录一起节目,作为他的门徒,我必须安排。于是我们就找时间聊了一个多小时。主题比较散,但也都是跟专业有关的问题,也聊了一些心里话,欢迎大家收听。
01:06母校杨玉玲老师来学校做报告让我有多高兴,我还顺便又接受了一次校史教育:育才学校在我们学校有哪些建筑留下来。
05:24我与杨老师去年就一见如故,昨天的讲座《基于“等级标准“的多模态语法教学》杨老师讲的干货特别多,我深受启发。想要在讲座和听课中有更多收获,需要什么前提?
12:38如果给你上专业课的老师自己没有一线汉语教学经验,你能成为合格的汉语教师吗?现在这个问题正在慢慢得到解决。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教学技能在退化,感觉到了危机。好在接下来还有叶军老师、李泉老师会来讲学,我有机会解渴了!
19:22我可太需要助教来帮忙了!
23:35我们对杨老师昨天讲座中的哪几个点印象很深刻?什么是“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许老师让我替杨老师回答一个问题?
28:50什么是“教语法,不讲语法”?我们的专业几十年来一直经常被领导轻视,几十年前北语的老师们是怎么扭转领导的类似看法的?几十年前在北语发生的事情,老一辈汉语教师有很多珍贵经验还没得到足够的重视。
33:35 许老:现在再提“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就是过时了吗?我对“国际中文教育“这个名称有点自己的看法。
50:32刘珣老师、陆俭明先生等等老先生们是我们敬重的老一辈学者,他们的经验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宝贵财富,祝愿他们健康长寿!很多东西都需要抢救式的保护,施正宇老师正在做的事情是极有价值的。这也是我对我们的事业的历史和往事极为感兴趣的原因。
1:00:36我们的制度安排存在哪些问题让我们心忧?我对“绝对不要高估学生的语言水平,也绝对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句话有什么切身体会?为什么说外行或新老师常犯这样的错误?
1:07:37我的一个一直以来的设想:经过跟许老的讨论,可能要付诸实践了。这个想法也受到王治敏老师的研究的很大启发。
1:12:22许老:有写论文题目很有价值,但是可惜我们的学生往往做不好,浪费了一个好题目。我们该做点什么改变这个情况?
1:17:32为什么说我们的节目目前处于一个比较撕裂的状态?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节目更健康地发展,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听众?
1:22:59我们的节目能录一个半小时,多亏了良心发现的阎老师为节目出了血。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