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播客终于剪好了…实在很抱歉,因为最近每周末都在比赛,我们不得已又鸽了一期。
这期乘着上周跑完成都马拉松(半程)的兴头,来聊聊关于这次参赛的感想。这也算是我这大半年用MAF慢跑训练的成果验收。
去年第一次跑半马的成绩是2小时3分,上一次的成绩是1小时52分,这次成都半马Guide给我做私兔的情况下,跑出了1小时48分,PB了3分半。
这个成绩,对于很多跑友来说不值一提,但结合我的年龄、跑量、身体条件来说,已经是个令人满意的答卷了。我也感受到MAF训练法带来的收益。
我跑步的进步来得极其缓慢,但就像Guide在这期播客里说的,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正向反馈,不要总是去跟别人比,赋予进步更多耐心,把战线拉长远一些,这样才是普通人能坚持继续跑下去的良性心态。
除了对成绩的复盘,我们还就这次的参赛感受展开聊了些对赛事文化的想法。仍然是非常想感谢热情的成都群众,这是我今年跑过的原生氛围最棒的一场马拉松,热烈的加油和鼓励,绝对是我认为比赛体验里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完赛包里的小零食也很让我开心。

这里附上关于MAF的简单说明:
所谓MAF训练法,就是在不超过“最大有氧心率”的情况下,做有氧耐力(比如慢跑、骑行等)训练。最大有氧心率的公式为:180减去你的年龄,例如Eddy今年20岁,那么Eddy的最大有氧心率就是180-20=160,那么Eddy每次慢跑训练的最大心率就不能超过160(根据个体情况可以±5/10)。
这个心率下,刚开始的跑步一般人会觉得太慢了,但通过长时间的控心率跑步,MAF的配速会逐步提高,我们的有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最后,还是要唠叨一下,我们选择MAF,只是因为基于我们的目标和现状,这是比较适合我们、且我们能坚持下去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我们鼓励所有人都选择MAF。
如果你对提高成绩有明确目标,那么建议你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体能状况请教专业人士帮助你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和课表。
如果你只是想要通过跑步来减脂和减压,那么,也可以忘记所有这些训练方法,用让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去跑就好。
对了,这一期中间有些地方会听到楼下小朋友的笑声……不知道听上去会不会有点诡异,我们也很苦恼,窗户都关上了还是能听到。
感谢大家的包容……如果听感上不适,我先表达歉意(正在考虑如何改善录音环境和设备)。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