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说一句特别烂俗的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越山向海……
每次聊这个话题,我和Guide都会争论起来。我甚至问过他:“你和我参加的是一场比赛吗?”
不可否认我对这个比赛是带着双重滤镜的。
首先,索康尼在2021年接棒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的金牌赞助,这事确实是我主导推进的,当时历经数月的调研、汇报、争论……最后拿到赞助权,诸多细节不再展开,就是真的,不容易。
从2021年到2022年,四场赛事虽然场场波折不断,但也都落地了。在马拉松赛事全面停摆的那两年,越山向海可以说是给了数千名跑者一个珍贵的赛事体验。正是如此,索康尼这个名字也随着比赛的知名度的增加而被更多人熟知。
为了让这个“投资”效益最大化,我们当时也与很多媒体、博主合作,通过他们去放大赛事的能见度,让赛事本身的魅力在跑圈扩大影响面。从结果导向来看,我觉得这步棋没有下错。
当然我也一直听到各种对越山向海赛事的质疑和批评,其中不乏索康尼品牌的好友,还包括和我最亲近的Guide。“封闭”和“跑圈KOL自嗨”,是的,由于比赛本身门槛较高且是邀请制为主,导致很多这样的声音出现。当我退出品牌站在局外去看今年的越山向海时,我觉得,这么说也没错。
可我同时也是一个参加过越山向海的跑步爱好者,2021年,我和Guide、大布、寅正、永宏组了“索康尼观光团”代表公司出战,当时我们给自己定了“TOP100”的目标,最后我们也拼命实现了。那是一场对我来说非常宝贵的经历,我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也看到了很多热血的、生动的画面。
也许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所以后劲更大。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我这样,会在完赛对这两天的细节回味很久。当时我们记录分段预估时间的那张皱巴巴破烂烂的纸,我还贴在上海家里的墙上。
大家对一个比赛的评价分歧如此之大,也是2021年的我没有想到的。但如果你问我,时光倒转到2年前,我还会去推动这个赞助项目么?我一秒钟都不会犹豫,会。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去参加越山向海,我还会去么?
我想不会了。因为我对这个赛事的感情太过复杂,就像我对索康尼这个品牌一样。我不确定再去参赛获得的会是快乐还是难受。
关于这个比赛的赛制,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大家可以直接听播客了解。如果你参加过越山向海,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感受,我们喜欢说真话,也喜欢听真话。
爱大家。
2021年12月出发前准备的海报、时间表,还有橙子在公司许愿墙上给我们画的画像⬇️

开幕仪式上我们合影时又摆了这个姿势⬇️

没有下雨就不能叫越山向海⬇️
当时我们5个人的战靴⬇️
那一次的越山向海,是我们的强风吹拂,我们都尽了全力⬇️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号码薄,只有它后来拥有了一个相框。

奖牌好美对不对⬇️

和索康尼团队的合影,我们在跑的时候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眠不休,这些人真的太棒了,我想念大家。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