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3分钟
播放:
923
发布:
1年前
简介...
童年的我们,可能对父母有过依赖、崇拜或深情。然而,从何时起呢,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质成了我们最想摆脱的污点。“我想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的叙事逐渐淡出,“不许说我像爸妈”成了新的抵抗。
亲子之“爱”,成为了私欲交缠的遮掩,索要的是惨烈的牺牲,渗透的是病态的控制。
原生家庭之痛在面对如此沉重的“爱”时,又该从何启齿?
“父母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连这点小事都要计较吗?”“父母对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呀!父母是不会害你的!”“你怎么不记得父母的好,只记得父母的坏。”“父母已经老了,你要让让父母。”“父母终归是父母。”
……
每一次沟通的尝试,都被扼杀在听过千万次的回声之中。“家”,逐渐成了孩子无法存在、无法呼吸的空间。
爸爸妈妈呀,我们是否还能再爱你们一次?
00:00:23 “你真像你爸/你妈”或成侮辱性极强的攻击
00:02:18 亲子之间沟通欲低落
00:03:40 愚孝(PUA大法)失效,父母面对代际差异十分错愕
00:06:38 传统上下级式的亲子关系巩固了“媳妇熬成婆”的模式
00:09:15 年轻人理解父母的悲剧,父母却不能共情年轻人的苦痛
00:14:00 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经历的时代红利,也不理解年轻人正在面对的困境
00:19:45 父母的经济支援有时会成为要挟的筹码,两代人之间的捆绑与冲突
00:22:13 张爱玲也曾因为父母吝于支援而怀怨
00:27:35 从小家庭到大环境都在贬低年轻人的价值,我们支持95后、00后整顿职场
00:32:43 亲子关系中的权力关系渗透生活,装修是家长权威的象征
00:35:37 母亲的伪善:她们把私欲包装成母爱
00:40:06 痛苦的母亲不与父亲抗争,而总对孩子诉苦
00:42:52 原谅也好,离开也好:两个女儿相拥而泣
00:47:00 能从女儿视角看待世界的母亲
00:52:01 母爱不等同于母职
00:54:30 希望母亲自私,也希望母亲坦诚
00:58:08 母亲的唠叨,是因为父亲的沉默
01:01:01 不记得、不在乎、不喜爱女儿的父亲们
01:05:04 淡忘父亲身影的女儿们
01:07:00 父母定义的“合家欢”时光是子女的痛苦回忆
📖提及书籍
《小团圆》
《女人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光之领地》
“Regretting Motherhood”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提及影视
《婚姻故事》
《都挺好》
《我杀了我妈妈》
《东京物语》
《秋日奏鸣曲》
《晨光正好》
亲子之“爱”,成为了私欲交缠的遮掩,索要的是惨烈的牺牲,渗透的是病态的控制。
原生家庭之痛在面对如此沉重的“爱”时,又该从何启齿?
“父母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连这点小事都要计较吗?”“父母对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呀!父母是不会害你的!”“你怎么不记得父母的好,只记得父母的坏。”“父母已经老了,你要让让父母。”“父母终归是父母。”
……
每一次沟通的尝试,都被扼杀在听过千万次的回声之中。“家”,逐渐成了孩子无法存在、无法呼吸的空间。
爸爸妈妈呀,我们是否还能再爱你们一次?
00:00:23 “你真像你爸/你妈”或成侮辱性极强的攻击
00:02:18 亲子之间沟通欲低落
00:03:40 愚孝(PUA大法)失效,父母面对代际差异十分错愕
00:06:38 传统上下级式的亲子关系巩固了“媳妇熬成婆”的模式
00:09:15 年轻人理解父母的悲剧,父母却不能共情年轻人的苦痛
00:14:00 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经历的时代红利,也不理解年轻人正在面对的困境
00:19:45 父母的经济支援有时会成为要挟的筹码,两代人之间的捆绑与冲突
00:22:13 张爱玲也曾因为父母吝于支援而怀怨
00:27:35 从小家庭到大环境都在贬低年轻人的价值,我们支持95后、00后整顿职场
00:32:43 亲子关系中的权力关系渗透生活,装修是家长权威的象征
00:35:37 母亲的伪善:她们把私欲包装成母爱
00:40:06 痛苦的母亲不与父亲抗争,而总对孩子诉苦
00:42:52 原谅也好,离开也好:两个女儿相拥而泣
00:47:00 能从女儿视角看待世界的母亲
00:52:01 母爱不等同于母职
00:54:30 希望母亲自私,也希望母亲坦诚
00:58:08 母亲的唠叨,是因为父亲的沉默
01:01:01 不记得、不在乎、不喜爱女儿的父亲们
01:05:04 淡忘父亲身影的女儿们
01:07:00 父母定义的“合家欢”时光是子女的痛苦回忆
📖提及书籍
《小团圆》
《女人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光之领地》
“Regretting Motherhood”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提及影视
《婚姻故事》
《都挺好》
《我杀了我妈妈》
《东京物语》
《秋日奏鸣曲》
《晨光正好》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达浪耶
1年前
上海
4
可能距离真的能产生美吧,工作之后选择去了离父母有一定距离的城市,感觉亲子关系稍微比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好一点点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争吵但是也是极少数情况,大家就是微信上嘘寒问暖分享日常感觉也挺好的。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1年前
加拿大
2
从主播们在上图的《摩登情感》系列追到这里,感觉这期是上图活动的进化or补完版!好多感想我听完上图的活动就和朋友交流过,还挺高兴在播客里听到主播们类似的讲法吧hhhhh(也可能只有我自己觉得类似) 。怎么说我觉得每个妈妈也都当过女儿对亲子关系有过那些纠结又深刻的感受,但好像做了妈妈以后就必须要反复强调艰苦付出伟大的爱才是可以被社会接受的?或者说才能抵挡一些育儿中痛苦的部分…但这样的话好像就必须把自己架在一个“完美”的形象上。育儿的痛苦和需要喘息,孩子和母亲双方想要的希望的不一致在我看来完全是合理也难以避免的,从小孩的角度如果家长这种“不伟光正”的情绪情感得不到正视,那相应地也很难期待有任何对话和改变。可能在别的关系里的一句“对不起”一句“不怪你”在亲子关系里就是一辈子也等不到吧…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1年前
加拿大
2
还有一点我很喜欢这一期的地方是,感觉两位主播对亲子关系的体验、理解和期望其实是差别很大的,但她们并不是在寻求一种一致的观点或结论,而是在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另一个人去感受对方当时的感受,承认这种感受的存在而不是评价“你应不应该这样感受”或者“是我我就会…”就还挺舒适的,也给我自己提供了一点沟通上的启发吧
谈得来
1年前
吉林
2
与父母的感情关系倏远倏近,大部分都是社会环境下扭曲产物,毕竟现在父母要求孩子出人头地青出于蓝胜于蓝,可是不是每个孩子都优秀的出类拔萃,普通人普通关系才是真的家庭关系,因为世界多元的。

Luksss
1年前
浙江
2
45:13 家人有爱我们的能量,但没有爱我们的能力。之前也总等待家人看见我,但跟家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对情感的觉察力和共情力早已被这个时代所磨灭。他们的爱的能力和方式已经停滞,早已无法能够看见我。 想到这,我就已经不再渴求父母能够看见我。

清水七咲
1年前
江苏
2
想到之前有一次和我妈的谈话,我告诉她我可以理解很多她做的事情、毕竟她并没有从我外公外婆那边得到健康完整的爱和尊重、她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但之后有一次争吵的时候,她就把“我是第一次当妈妈”这番话拿来为她自己辩护,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她也许真的没有也不愿意站在我的立场上想一想”的刺痛。

杨眉
1年前
上海
2
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感想,我们会选取一位听众送出播客中提到的津岛佑子的《光之领地》❤️
西西可西西
1年前
山东
1
我妈骂我的时候就说我跟你爸一模一样,因为我妈跟我爸关系就不怎么好,每次她这么说我,我就特别生气,我说你骂我别带我爸,我爸这不好那不好,你干嘛跟他结婚
张_pP2S
1年前
北京
1
42:49 我的妈妈曾经非常非常认真地说,我真想从头重新养你一遍,看看你从哪里开始长歪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喜欢小孩)

郑泰吴
1年前
广东
1
40:36 主播们的观点太一针见血了,简直就是大部分老钟人的原生家庭写照。而且两位主播讲话声音好好听,普通话也很标准,表达也很流畅,金句不断,听你们节目太享受了!!

西西_
1年前
湖北
1
两位老师的口条都好好,有许多有共鸣的地方。好喜欢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1年前
加拿大
0
44:20 啊我感觉沈老师在上图活动的后半部分已经快哽咽了…果然hhh
HD934223z
1年前
广东
0
我怎么觉得好小声
维为
1年前
辽宁
0
04:00

正手制胜分
1年前
上海
0
为什么不能像父母,他们那么差吗?我也不认为他们那时的机会比我们多,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优劣,难道你没有觉得现在你说面对的资源和窗口比那时多吗?
Leslie_DwHT
1年前
广东
0
扬眉声音有点像蒋方舟!按我的目测,节目质量比蒋方舟在看理想里的课程要高出不少,大概三层楼那么高!爱你们!

xixiha
1年前
广东
0
好精准的一期 对原生家庭基本又爱又恨 恨可能更多。他们对我造成的很多创伤 我只能忍受和压抑。他们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反思和理解的义务。活着真没意思呀。

某某某某某叶
1年前
广东
0
36:03 这个吊灯的象征赞👍🏻

落纹沢
1年前
湖南
0
44:52 哎 眼泪止不住

akajo
1年前
浙江
0
祝幸福祝快乐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