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1:39 “五一”假期掀多项数据创新高,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去年“五一”的基数,消费其实恢复得并不算好
03:10 观察其他国家疫情放开后的情况,大部分行业都需要经过两到三个季度的恢复周期,只有餐饮业在一个季度内迅速反弹
05:17 因为防控政策和经济结构的不同,中国很难找到一个疫后经济复苏的参照对象
06:40 需求端恢复依然有挑战,且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PPI同比下降,另一方面伴随国内钢铁、煤炭产能持续释放,以及汽车“价格战”影响较大,4月这些国内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在边际下行,同比降幅扩大
11:45 5月CPI、PPI的恢复,取决于哪些变量?
14:52 中国会像日本一样出现大衰退吗?
21:53 4月住户存款下降1.2万亿、贷款下降1.5万亿,居民的钱都去哪儿了?
30:48 房地产市场趋势该怎么看?
36:56 揣摩巴菲特近几年的投资逻辑,来分析伯克希尔·哈撒韦对宏观局势的看法
39:17 在全球经济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和动荡的时候,能源及大宗商品交易是更为稳定且安全的投资标的
41:52 巴菲特加仓苹果,背后有中美博弈的地缘政治逻辑
45:00 美劳工部经过修正,显著下调了2月和3月的就业数据,其中2月新增就业人数从32.6万下调至24.8万,3月则从23.6万下调至16.5万
46:14 美国4月就业数据非常强劲,但是它增长在不能提供较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因此造成了历史上持续时间几乎最长的劳动生产率负增长
【本期图示】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