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去以为,高考之后每一个选择,人生的每一步,都只是基于那一个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瞬间。但仔细去审视,所有今天的选择,也许在童年中都有迹可循。
正如肖伯纳在《父母与孩子》中写道,“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地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
本期我们邀请到以彤,她就读于哈佛教育学硕士,目前在美国攻读教育学博士,一起来聊聊终生成长和个人选择这个大话题。
第一期,我们想聊聊童年到高中时代,生长于前鸡娃时代的我们,长大后是如何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父母的要求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的?
快乐教育真的好吗?卷真的有用吗?被父母安排和保护真的幸福吗?选了一个专业,就一定会一直读下去吗?
- 以彤:人一定要对待每个时间段都充分利用,而不是让时间无意识地流淌过去,那是一种很可怕的生活状态,那你的生命就从未展开过,如果从未展开过,我们说的一切期待就从未存在。
- 阿乔:小时候的梦想 ,很多时候是家庭的影响,是校园老师们的影响,但它不一定真的是你想要的。如果你没有实现小时候的理想和梦想,就为此一直难受,对自己是不公平的。
- 麻酱: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成长环境,就是“严苛”。所以我会感觉到一种 “空心化”的焦虑,虽然有的时候觉得外在一切都好,但是一旦刨根问底多问几个问题,我就会毫无头绪和答案,或者我期待别人给我一个标准答案。但其实,人生很多问题,完全没有标准,而是主观感受和认知构成的。
- 战神:真的想回到小时候自己的身边,我想对自己说,你是安全的,你有父母的保护,你不用装作听不懂也不会说,直接大胆地问为什么;要是觉得一些制度很傻,那就去挑战他,质疑他。
00:59 介绍一下我们自己
04:29 为什么选现在的专业,又怎么走上现在的职业道路
08:04 按部就班vs天马行空,好像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12:35 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是家长“鸡”出来的,还是自己长出来的?
26:15 小时后被父母“鸡娃”,长大后应对“空心化”
31:32 回看你的小时候,走到今天你对自己满意吗?
43:00 回看童年,你的心魔是什么
51:44 你已经跨越了这个困难和心魔了吗?
57:34 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生长出了新的自我和自我意识?
1:04:28 怎样算承接了父母的价值观?
1:08:09 用三个词定义你自己
————————
出品:三个女人
策划:阿乔/麻酱/战神
特邀嘉宾:以彤
剪辑:阿乔
音乐:I will be there for you 老友记主题曲 / Remember - Ikson
————————
以彤:打过八百种不同的工的在读博士生,热衷于讨论社会万象以及发疯
阿乔:门门涉猎样样不精的消费品行业从业者,话很多
麻酱:喜欢胡思乱想的金融打工人,脑残剧观众,大口吃喝的北方女生
战神:爱异想天开的互联网咸鱼女战神,想给世界一束光
————————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