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上海local战神、阿面与多年“沪漂”阿乔、麻酱、宗原的对谈。
2024年,开年一部《繁花》令上海的“腔调”成为谈资,黄河路上、排骨年糕门前排起长队。2024年,也恰巧是阿乔和麻酱来上海“沪漂”的第十年。我们在这一期播客里面借《繁花》为引,展开聊聊上海这座城市之于我们是怎样的存在。
上海之于本地人,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史,从街道里弄到高楼大厦,从单一到多元,但不变的可能是脱口而出的乡音。上海之于外地人,是滤镜下的别样一隅,是生活与工作的完美平衡,是小资与精致,是机遇与未来。共同的是,我们都爱着这座魔幻的城市,从未后悔过选择这里。经历过时间,我们逐渐形成对这个城市或这里的人独有的认知,也建立了自己的独家记忆。
一个城市的精髓,在于和朋友欢聚的日子,在于流动的情感,而不在于风景本身。愿大家都能在自己身处的城市中寻找到这群朋友和这些情感,构建自己稳定的附近和日常。
01:00 嘉宾介绍
03:25 从《繁花》的视角聊聊对上海的感受
04:44 麻酱:《繁花》是只能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带着浓郁的上海腔调
06:18 战神:《繁花》不能反映上海的真实情况,但有些细节的代入感
08:40 阿面:《繁花》的电视剧和书是不同的世界,但描摹了当年的时代背景
11:42 宗原:《繁花》是90年代回忆的切口,吸引大家了解《繁花》之外的其他真实故事——豆瓣《含泪活着》
15:40 阿乔:《繁花》是一个窗口,每个人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16:45 外地人对上海的幻想与滤镜
19:20 上海“推普”的时代烙印:他乡遇故知
24:15 上海的变迁:老式里弄到高楼大厦
25:50 外地人“迅速习得”上海话:深入与本地人邻居交流;语言值得传承与保护
33:55 郭敬明&韩寒:写上海的四川人&写小镇的上海人
36:22 一个城市很难脸谱化地定义
37:02 外地人“难以习得”上海话:与上海本地日常生活的隔离;大城市的折叠
39:20 眼中的上海人是什么样子的?
57:35 再选一次,还会选择上海吗?
——————
出品:三个女人
策划:阿乔/麻酱/战神
剪辑:麻酱
音乐:I will be there for you - 老友记主题曲
Auld Lang Syne
——————
阿乔:门门涉猎样样不精的消费品行业从业者,话很多
麻酱:喜欢胡思乱想的金融打工人,脑残剧观众,大口吃喝的北方女生
战神:爱异想天开的互联网咸鱼女战神,想给世界一束光
宗原:阿乔高中同学,成都人,一个爱听《三个女人》的男的,上海广告创意从业者
阿面:一个上海人,小时候在卢湾黄埔徐汇之间左右横跳,最爱吃老沧浪亭师傅主理的黄鱼咸菜面
——————
听友群进入方式:加vx Je_suis_ton_soleil,备注“三个女人听友+你希望在群里获得的东西”,我们后续会陆续拉群哦。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