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图示】

【内容索引】

00:27 今年以来,中国的外贸数据呈现量增价减的特征。主要港口货物的吞吐量几乎全年都是同比增长5%以上,而出口金额从5月起均为负同比增长

02:32 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从2022年三月到2023年二季度有大幅度价格波动,这对中国进出口金额的波动有很大影响

07:46 中国构建国内与国际双循环市场,在外贸项和资本项会发生什么变化?

11:50 外贸对 GDP 的贡献,未来还有可能继续下探吗?

13:21 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十一小长假的下滑后,在10月最后两周总体算是企稳。暂时企稳的概念是比7月、8月好了

14:36 今天放松限价、放松限购,放松限贷等政策,其实是指向了房地产市场在定价和市场预期上回归合理化

16:37 房地产市场已经从偏卖方市场变成了几乎偏买方市场,含二手房和新房

19:00 从最近讨论度颇高的人工钻石聊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为什么说今天人工钻石挖了钻石市场的墙角?

22:16 中长期来看,货币和人口,哪个对房地产市场更有决定性?

23:00 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 45%,也就是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中有大约 1/ 3 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甚至没有城市户口,而这部分人(45%和65%之间)最终在哪里以及会怎么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慢变量

24:22 中国的第一产业占GDP 的8%(2023年第三季度数据),但是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的 24%,如果参考发达国家的数据,未来农业占GDP比重会继续下降,农业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大量富余的农业劳动力如何转化是第二个巨大的慢变量,农村土地流转可能会是提高他们财产性收入的一个方案

28:41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第二阶段,往往都会形成以主要交通工具为半径的城市圈;但中国的城市圈可能是以高铁和自驾车构成的,比如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等

30:53 5-10年后,一个在城市里打工的年轻人从20多岁到50多岁,他的居住、生活、消费、医疗、教育可能是什么形态?占中国劳动力人口比例 1/4 的农村人口能不能增加财产性收入,从而带动他们的城市化?我们今天的很多政策都与这些慢变量有关

39:48 在发达、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也会产生包容性更强的宗教文化

45:34 巴以冲突会对美国的经济和外交有什么影响?

49:28 11月美联储保持利息不动,如果12月继续保持,加息周期大概就会结束

【本期相关】

06:08 《中国经济:内生增长》,作者黄奇帆、楼继伟、刘世锦等。该书从政策出发,以“内生增长”作为核心概念,由多位国家经济智囊联袂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强化国内市场的重要战略基点。可以作为理解宏观政策的参考之一。

【录制时间】

2023年11月2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主播...
李翔李翔
李丰FreeSvc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968079j
1年前 广东
1
不错不错,20多岁的我收获很多
启航到未知
1年前 湖北
1
今年的春晚,喀什和沈阳有分会场,4占2
菊花枸杞决明子茶
1年前 上海
1
太高质量了!(¯▽¯)👍
秦观故意
1年前 江苏
1
感觉很难啊 只要土地财政还有继续 宅基地流通就不会提上日程
DHoHD
1年前 辽宁
1
还有,不怕三小时。最好五小时,超期待。
DHoHD
1年前 辽宁
1
又来了,能量丸
石头_RY4i
1年前 四川
1
房子终于卖出去了,客户坐我对面得意地跟我说:现在是买方市场啦,我:你说得对…
苏慕坡
1年前 广东
1
帮丰叔补充一些点,其实从二十大以后,关于提高城市化率的说法在官方的口径中就已经淡化了,因为我们要走自己的现代化路径,不是照搬欧美的大农场、大农业的模式,如果只是简单的把农村的人口都往城市里迁,那样一来沉淀在乡村的几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就会被闲置和浪费,而挤在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短期是增长了,但是只会积累更多的长期的问题,不利于共同富裕,不利于生态发展。 现在国家在做的事情就是要盘活乡村的资源性资产,第一步把产权界定下来,今年4月十几个部委就发了关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的文件,金融上也有“政银担”“保期银”的政策支持;第二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靠市场来引导资金往乡村方向投资和流转。关于闲置的农房使用权流转也有“三书模式(律师审查意见书、公证书、交易鉴证书)”以保护个体产权交易的稳定。每天的《新闻联播》的内容基本都有关于乡村建设、乡村产业相关的介绍,上周还看到江浙还成立了专门的古建筑修复团队,要保护古村落,要连片保护、要实现全生态个性化的保护。这些政策是要时间也很难,但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RUMI_AbrE
1年前 北京
1
好节目,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
小福妮桃子
1年前 陕西
1
23:43 户籍城市化率只有45%
提桶跑路专业
1年前 北京
1
具体有什么样的机会很难说,不过具体的团队画像倒是描绘出来:将来大消费领域成功的团队一定会是一支“接地气”善于发现真实需求,高效整合供应链(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产业链上下游),落地执行能力强的团队。
Mazmatig
1年前 美国
1
丰叔提到的未来5-10年城市化带来的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这部分人群的工作、住房、教育、医疗等需求,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点,肯定会有新的挑战和问题。拭目以待吧,预计明年毕业回国正好可以亲自体验这一快速变化的时期。期待丰叔下一期节目,就好像期待一部电影一样!
独步91
1年前 浙江
1
小板凳坐好了!
Alex_xyz
1年前 广东
1
深圳房价啥时候会起来呢?十年后?
思考的打工人
1年前 广东
2
这期更的好快
god_ZDfj
1年前 浙江
3
我认为21年头部太大、通过3-4年消化 恐怕属于正常
Kattwy
1年前 上海
3
等到了!
speakoutloud
1年前 四川
4
哈哈 我以为今天会聊中美会晤
陆征
1年前 北京
12
作为一个从而第一期听到现在的老听众 来发表点可能不那么顺耳的评论。 个人的体感,就是从前面几期的惊艳,到中间越来越平淡,再到最近听完了什么感觉都没听见。我觉得也许有我自己收听水平提升的一定原因,但我也相信个人能力没那么快突飞猛进。所以,可能节目有了一点点问题。 最近这几期,听起来越来越像是 宏观(视角下)的(时事)漫谈。我当然知道节目也特别说明了不能作为投资建议,但是听众花了几十分钟👂,总还是希望能留下一些收获的。 但是作为一个更新频率没那么快的节目 我觉得想做时事漫谈,在这样一个多变的世界之下是很难追上节奏的。而如果从宏观破局,就不能太过破碎,每个点都浅尝辄止。 例如本期,又谈了进出口问题,又谈了房地产和人口问题,结论呢?推演呢?框架呢?是不是可以就一个话题深入下去 分几期展开,把一个事情谈透呢? 当然,我不是节目制作人,我只发表喔作为听众的期待。但是,我觉得制作人同学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档节目的定位和内容展开了。 以上。
拉普兰德
1年前 浙江
14
听丰叔讲话,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今天忽然想起来原来是特别像坐在大学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娓娓道来,特别是那句:我们这里稍微快的讲一下。就是那种害怕内容太多讲不完,又觉得这个点也挺重要,需要跟同学们解释下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