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学作业:
1. 明星出事粉丝才是最惨的(小意思)
2. 一定要还礼物吗(小冰棒)
3. 到底什么是质感呢(小山)
4. 唠叨变成了二氧化碳(小姑娘)
5. 今天是妈妈67岁的生日(小abcdefg)
小意思
大家好,我是小意思。作为曾经追过星的人来说,我更能同理粉丝。自家明星出了事粉丝才是最惨的,大多是因为被迫撕裂了幻想认清了现实的那种痛苦和无奈。想要追星的那一刻是基于对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某个点的认同感产生了好感或好奇才有的行为,所以我相信这样的认可感是带着真心的,而是真心就不应该被随意践踏。对于网络上的“就这还不脱粉”这些类似的话不也是站在自以为道德水准更高的点去质疑粉丝的态度和选择吗?我认为一个文明的世界,是能包含多种想法和文化的,那别人既然清楚表达了自己观点后,即使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也应该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去进行讨论或辩论。哪怕可能一时没有结果,但我相信时间会交出答案。
小冰棒
大家好,我是小冰棒。朋友刚刚跟我倾诉,她收到了一份很贵重的礼物,刚认识没多久的朋友送的,送给她下个月的生日礼物,她无所适从。这其实跟骂人差不多,只能还以更狠的话更贵的礼物,不然这动作就没有发出的必要。对方可能是想表达对这份友谊的肯定,但像我们这种穷鬼,买很贵的礼物会很容易影响现金流,买的东西还不一定对方会喜欢,除了能带动经济,没什么必要。收到礼物一定要还礼是长在我认知里的,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如果这个行为和骂人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的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还礼物,是跟内心的不配得感相联系吗?
小山
大家好,我是小山。今天对“质感”这个词突然生出一种好奇,到底什么是质感呢?我想到最近一次使用这个词,是在表达对一张原木吧台的喜爱。仔细想想,我其实是在说这件家具有被很好地切割和打磨,而完整呈现出的木质纹理恰好满足了我的某种偏好。也就是说,“质感”是中性词,即通过不同手段和方法尽可能表现出的物体本来的特点。那么一间店铺,甚至是一个人,可不可以用有质感”去形容呢?现实生活中,我是有过类似的表达的,但是套用“表现物体本来特点”的解释就很奇怪了。总不能说这家店很有店的感觉;这个人很有人的感觉吧!所以我在想,会不会是因为我在使用“质感”这个词的时候偷懒了,尤其是面对相对复杂和完整的客体,仅用“有质感”来形容是不够的,要说清楚,究竟是什么质,哪种感。
小姑娘
大家好,我是小姑娘。中午接到我妈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告知我她居家隔离的琐事,还特别强调给我留了某个超市的购物券100元,让我抽空回家用掉。老人家就是这样的逻辑,再比如为了让我吃到家乡的蔬菜,她能把菜做熟了搭火车给我送来。有点像茶颜悦色跨城派送的意思。这所有的唠叨和事无巨细,我都感受了多年,以前我都会态度敷衍的说嗯嗯嗯,知道了,好好好,会吃的。但今天我口气乖巧的说到,你放心吧,我找个时间去用,你自己注意身体哦,别瞎操心,每天开心点。怎么说呢,句子扩长了这么多,增加的主要成份却是恐惧。因为今天这通电话内容,在一个月内已经重复3次了。我妈的记忆力越来越不好,不好的程度,从我以为的唠叨变成了口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吐出来就找不见了。不是问过人生什么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吗,就是从她开始不记得一切开始。
小abcdefg
大家好,我是小a bcdefg。今天是妈妈67岁的生日,如果她还在的话。没有发微博没有发朋友圈,甚至也没有去她的坟前,是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并没有通向那一头的天线。但刚刚看到小姑娘的作业的时候,至少突然接通了我心里那一头的线,如果有机会让你对离开的亲人再说一句话,你会说对不起,谢谢你,还是一个没有来得及告诉对方的秘密?每年冬至清明,都会跟着长辈们去坟前祭拜。长辈们对妈妈说的总是那一句,女儿很好,你放心。我明白那些好意,但也会想,是不是不管在身边还是天边我和妈妈的距离都是那一句“我很好”。很多失过的恋没有跟她说,很多生过的病没有让她陪。“我很好”变成了我和她安全的社交距离。所以如果可以带去一句话,我会说:我会哭会伤心会骂人会骂街会生气会生病,但你放心。
——————————
入学方式:
@希望小学HOPE_SCHOOL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