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

黄渊普,EqualOcean创始合伙人。2014年创办科创产业信息平台和智库亿欧。2018年创立EqualOcean,致力于连接中国与世界、推动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

【高能事物】

中国企业出海。

【内容索引】

04:42 如今爆火的“出海”一词,跟80年代联想、美的那一批老牌公司做“全球化”有什么区别?

12:48 美国是移民国家,天然地对全球化没有边界;日本受限于国土面积和国内市场,企业出海意愿强烈;中国很多公司则是在国内卷得很辛苦,出去一看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卷出了足够的竞争优势

15:27 2023年是出海考察年,解决的是认知问题;2024年会有一大批企业真正意义上去到海外设立公司,招聘自己的国际化团队

16:04 从投资角度来讲,出海领域的独角兽数量肯定比不上移动互联网,但能让更多参与其中的玩家找到做好生意的机会,比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把一个品类做到几千万到上亿的收入

19:31 目前来看,中国公司普遍海外收入占比可能只有个位数,很多头部公司都可以在海外再复制一遍自身的成功,用国际化业务去支撑它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21:45 2019年前后,一个朋友跟我说当时的二级市场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给的估值倍数是过高的,因为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服务的是全球用户,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数当时都还只服务国内用户

24:14 这一批新出海的公司从最开始百分百依赖于中国供应链,慢慢发展成全球化的布局,过去全球化是用中国资源对接全球市场,如今的新出海是用全球的资源去应对全球市场

26:21 我们业内开玩笑说,如果一个人提问东南亚现在有什么机会,说明他还没有认真做过调研、仍然把东南亚当做一个整体,其实东南亚国家之间差异化很大,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营商环境都完全不同

30:30 我之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我们中国人应该要平视美国, 然后就有东南亚人在帖子下面留言,你们能不能先平视一下我们?

31:44 在国内做的不错的一些公司和品牌,出海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遭遇“创新者的窘境”,有的时候还会面临国家间的文化冲突,比如之前宜家进入中国市场就因为环保理念对塑料袋收费,导致本土消费者产生心理逆反

35:01 美国企业不仅占据了利润链的核心环节,还享受了美国文化影响力和汇率带来的巨大优势,而中国企业依然在拼供应链和性价比

39:20 跟电商的发展脉络相似,中国产品的出海也是从标品逐渐向非标品过渡

42:28 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出海的必争之地都有哪些?

49:38 东盟连续四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背后是“以后跟着中国混的都能变富”的微妙叙事,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温、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东南亚出海依然蓬勃发展

50:42 在纽约街头突然问一个美国人认识哪些中国品牌,就好像在上海街头突然问一个中国人认识哪些印度品牌,第一反应肯定是懵的

52:13 过去三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见惯了外国车企来华共建合资公司的情形,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国内车企在电动车领域开始“弯道超车”,持续了数十年的“市场换技术”模式正在松动

53:08 欧美曾经对全球化公司所谓的定义不一定就都是对的,有些地方也掺杂着虚伪的一面,核心还是要让当地民众获得切实好处,从而形成一些本土化的互动新模式

57:32 印度人对中国的印象比较微妙,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国出现的反日情绪,在印度社会内部也存在着这种可能性

1:00:30 一家中国企业要出海,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做准备?

1:07:37 创业公司烧钱烧出平台级的出海机会应该是没有可能性了,不过国内互联网红利逐渐消耗殆尽,几家巨头都在纷纷布局海外业务,另一方面不少国民品牌也试图在线下搭起一个全球的连锁网络

01:09:41 Temu出海,它做对了什么?

01:15:48 中国零售品牌出海,叠加了数字化系统和供应链能力,能够提高门店运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当地的人工及租金也便宜,使得扩张效率大大提高

01:18:01 在接触过的案例里面,有哪些乍看起来很反常识的?

01:21:52 低价和贴近当地人生活的技术研发,让传音充分利用了时间窗口避开竞争极端激烈的红海市场,运用先进经验“降维打击”非洲手机市场的竞争对手

【往期链接】

Vol.90 不可思议的印度:与张兴军聊驻印三年的见闻与思考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主播...
李翔李翔
李丰FreeSvc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edgeSage
1年前 浙江
1
翔总注意下音量控制(可能是离麦太近?),不然播放时声音不好设定。太小嘉宾声音就小,太大翔总声音太大。本期内容依然高质量👍
HD662758z
1年前 广东
1
生产全球化,但是消费的个性化,是我们目前需要克服的一个思路障碍。 世界上的单一市场很少,中国一个,美国一个,欧洲算半个,所以想要一个创新模式打全球市场,或者只是用本国的优势产业平行移植到蓝海市场,就陷入思维陷阱了。如何实现“小单快反”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需要继续挖掘解决方案。
Serlin_F
1年前 广东
1
2C烧大钱,老师精辟
Serlin_F
1年前 广东
1
之前阿里收了opensky, 美国opensky人均工资3万美金,阿里国际中国人工资6000-7000美金,确实服气老美的国家底子;但是老美敬业热爱和勤奋肯定是比不上我们国人。加油吧中国公司,卷出去
A_xxx
1年前 江苏
1
安克的充电宝比较耐用,目前使用中。
沙梨酱
1年前 广东
1
03:46 中国的科技故事mark
MUSE_Time
1年前 浙江
1
日韩呢
alphabetyz
1年前 北京
2
03:29原来普哥在下一大盘大棋
耳朵是脑子的耳朵
1年前 上海
2
1:11:22 知道拼多多有七八年了 从来没自己在上面买过东西 追求便宜 永远不会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以前觉得拼多多猖獗后 国内的大多数普通买百元产品的人的体验会停止不前或者倒退 现在看来 是全球🌍
A_xxx
1年前 江苏
2
非常有启发得一集。目前我们的优势还是高性价比。国家影响力在外还在初始阶段,慢慢开始爬升。
god_ZDfj
1年前 浙江
2
最好土壤…外高内低…不走老路 走高质量发展 大幅提高居民收入
Kriscozy-
1年前 江苏
3
21:37 阿里有国际站和速卖通 但是跟亚马逊体量差距还是太大了
阿甘0_0
1年前 广东
3
感谢嘉宾分享👍
austinzzz
1年前 广东
3
非常好的对话,聊的landscape很广
山丘1900
1年前 广东
4
这里关于中国工程人员真卷,嘉宾讲的是事实,但是这个优势是对企业主,对资本来说的,加班加到这样子,对打工人来说35岁就被开掉,这个就是对打工者来说,很难说是什么优势
北野的麦浪
1年前 上海
5
主持人比嘉宾声音大很多,听着不太舒服,地铁上声音调大了,嘉宾声音合适,主持人声音震耳欲聋😂
大宽_
1年前 河北
5
前排,第一
Larryisme
1年前 广东
6
数据化分析能实现比本地人更懂消费者这点真的很有洞察力!亲身经历中
孟繁根
1年前 广东
17
在阿里国际站做外贸业务,接触了好多出海的小工厂小贸易商,年产值都是几百万一两千万的,这样的小企业主非常非常多,丰叔有没有考虑研究一下这个群体的出海呢?
Mazmatig
1年前 美国
20
主播高质量的提问引出了内容、信息量爆炸的一集,从目前出海公司的种类、业务,以及出海中的问题、挑战,再到与欧美传统跨国公司的对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我们自身存在的优点,包括需要考虑的文化、政治等因素,可谓面面俱到;还提到了出海应该“平视”的态度,还有诸多方面的内容。另外,美国依旧是最大的市场毫无疑问,不过根据切实生活在这里的感觉,疫情发钱其实没有让美国老百姓更有钱,自己观察到的消费降级、就业萎靡也许与网络上大部分论调是不太一致的;当然在这个全球动荡的格局下,我相信中国企业会拥有更好的未来!最后推荐几期节目: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8811d96396a4645a14c58a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67637b16726282407f1f73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3b51c371783f853fb654e5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