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16 5月17日,统计局最新披露的四月经济数据中,有哪些值得关注或者说反常的?

03:04 在地方政府财政紧缩的阶段,一个影响是基建投资在总投资中的贡献率偏低。另一个影响是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未达预期,这既映射出消费者信心不足,又反映了“以旧换新”政策虽已出台,但并未开始起到刺激和拉动消费的作用。

04:15 三中全会通常的作用是,在调完结构之后,为后续的发展定调子。

06:22 消费市场复苏的最大变量是什么?如果是取决于跟政府债相关的投资措施,那么政策层面其实是相对可预期的。

08:37 如果中国车企去印尼,其准入规则跟中国1980年代或印度当前的模式一样:外资企业需在当地建厂,进行组装、生产和制造活动,并且采用合资形式。当下,许多东盟及东南亚国家在开放国内汽车市场的过程中,也是采用这种模式。

09:34 目前地方债的几种解决策略:1、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规模,由中央政府加杠杆,并主导资金的统筹、定向与规划;2、想办法进行地方债的成本和周期置换;3、通过资本市场,把优良资产变为证券化产品,分散其风险。同时,对不良资产采取创新转化方式,比如,将闲置产业园区重新规划为文旅项目。

13:48 5月17日,新一轮支持房地产的金融举措出台,这里边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为什么是这几个角度?是为了达成什么结果?

16:43 央行新设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项目,利率为1.75%。地方政府购入房产后出租,这就涉及到1.75%的利息偿付问题,一个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增长是否能追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另一个就是房屋的“租售比”问题,如果房价涨得比租金快,或者租金下降的话,地方政府可能难以承担相应的利息。

22:42 地方政府收购在售的存量房当做未来的保障房和廉租房,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哪里的新房卖不出去?另一个是这片区域做公租房或者廉租房是否合适,收益能不能覆盖掉1.75%的利息?

29:32 城市群大多是以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交通圈来界定的。从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趋势看,未来十年至十五年内,中国也会形成相应的城市群,就像当前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等。在此背景下,假定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人均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居住模式或许也将随之变化。

34:05 中国房地产交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便在“保交楼”等政策实施后,众多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依然高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前,可以部分归因于学区房需求,但更多的是由于解除了限购、限贷等投资限制措施,这些举措理论上促进了房地产回归到市场化的状态。

39:57 像北京、上海这种有吸引力的大城市,目前各自有2000多万人生活在这里,但同时这两座城市又有很多小区的空置率是比较高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相悖的现象?

41:43 尽管大家担忧收入增长,但在中国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转换的过程中,也会带来收入增速超越经济总体增长速度。例如,即便工厂转向无人化操作,为这些工厂设计传感器、机器人的绝大多数企业,实际上属于生产型服务业,也算第三产业。

46:06 在最新的中俄联合声明中,双方提及了很多关于新基础设施合作的项目,涵盖道路、铁路、航运等领域,这些均需大规模的投入,并且涉及多个国家。这可能预示着俄乌冲突有望短期内趋向稳定,毕竟,如果合作方国家局势不明朗,这么多钱砸下去,就白费了。

49:06 这次关于中俄技术的合作布局,其实很多对中国挺有利的,像是航天、航空以及核能等领域,俄罗斯在这些领域的技术仍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中国选择在这些领域深化合作交流,还是挺有意义的。

51:52 房地产问题国家会操心,因为房地产对国家来讲属于“没有了你不行”的行业,另外一类行业叫做“有了你才行”。比如“增长新动能”,如果你能在这里边找到一两个企业,而且只有这个企业才能促进“增长新动能”这根柱子的成长。那你就可以放心投资这个企业。

53:56 推荐大家看许倬云先生的著作《万古江河》,这本书主要剖析中国历史,相较于传统叙事型的历史书籍,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写清楚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是这样”,对我来讲,了解历史事件固然重要,但是理解事件发生背后的缘由及逻辑,意义更为重大。

59:03 对一个事物最好的理解来自于跨领域的视角。就像我们做投资强调交叉学科,实际上,许多突破和进展都是受行业以外的因素影响。因此,如果能用交叉领域的视角去看事情,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期相关】

【本期福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听后感,我们将为评论区最走心的三位用户送上《万古江河》各一本(评论截至2024年6月17日下午17点)。

【录制时间】

2024年5月22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主播...
李翔李翔
李丰FreeSvc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inda_lyd
10个月前 上海
0
57:10 记录一下好书推荐讲《万古江河》,《说中国》。全维度写历史。不是描述事件发生,而是阐述为什么这个时候是这样,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生出来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内容分为四层,文化放在最上面,持续时间最长
涤疵
10个月前 浙江
0
14:57 21 年哪件事?
晚九_S1CR
10个月前 北京
1
二手房中介费贵到,可以去四线城市全款买房,谁会一圈一圈往市中心换,老了再一圈一圈换到郊区
肖申克的锤子_DMHb
10个月前 未知
1
51:49 没有你不行,和有了你才行
呵呵是猫
10个月前 北京
1
许倬云在《看美国》里说等气候变暖,北冰洋化了可以通航了,阿拉斯加对美国的价值更大。。。我想说上网虽然可怕,不上网更可怕啊
梓淋
10个月前 四川
1
如果按照出租回报率 2% 左右,目前看起来已经到了政策底。泡沫已经比较合理,刚需可以适当的购入房子,不过前几年站岗的人,还是有点惨。
九颗智齿
10个月前 广东
2
丰叔推荐的书我大部分看看了,也很符合我的胃口。
春晓123
10个月前 山东
2
44:29 提供一个data point 。前阵子在北京,每天出行打车,至少碰到三个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在和同行朋友吐槽,今天又没几单,赚的不到200,当然还没跑到晚上。但满脸的无奈和无力感。所以,可能即便是北京,“每天不到200”收入的滴滴司机也在变多
小饼饼
10个月前 未知
2
13:41 房地产市场真正的“刚需”怎么定义呢,为什么年轻人一定要买第一套房。以及考虑到目前的结婚率及生育率,小换大还有必要吗🥹
petshop
10个月前 北京
2
38:29 张口就来?哪个一线城市小区还有大量空房,不会说的是那些炒作的所谓新一线吧。定义要明确吧,中国真正的一线只有北京上海
培杰
10个月前 北京
2
四个一线城市出来三个,大家现在都在等北京最后能出什么政策。
嘟嘟_dudu
10个月前 上海
3
53:56 为什么历史著作中,列举史实的著作多,而讲规律因果逻辑的著作非常罕见?最近读了《历史研究》,从中大概知道,应该是历史学科的材料少造成的。 材料的丰富程度,决定了用什么方法呈现和研究这个领域。如果材料很少,那只能采用验证和记录的方法,比如历史。如果材料多到不能一一列举,但还能一一观察,那就能通过比较事实来归纳总结一般规律,比如科学。如果材料多到不胜枚举也难以一一观察,那就会用虚构的方法抽象出一些模式,比如文学。 历史虽然史料很多,但延续至今才二十来个文明,真要落到某个课题上做归纳总结,其实是很不充足的。所以大部分史学著作采用的都是第一种方法,验证和记录。若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归纳总结,来书写历史,需要作者用很少的的材料中也能”侦探“出暗藏的规律,一是难度高,二是容易不严谨牵强附会,成为“学术成果”的概率低,这应该是这种类型在历史著作中少见的原因。 更进一步去想,用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研究历史,这无可厚非,但是用自然科学的评判标准去判断历史研究的对错和价值,严格要求逻辑严密,是不太合理的。然而,人文学科还没有发展出一套公认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评判判标准,所以那些“思路清奇”、“不够完善”的作品缺乏“市场”,可能是导致这类作品少见的根本原因。 而能够书写这类作品的,应该是在”学术评判系统“之外的人,比如地位超然的大师,不以此为生的纯粹爱好者。
出来陪我玩
10个月前 江西
3
万古江河长流,人间正道沧桑。
某戴同学
10个月前 天津
4
21:54 在房租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房价下跌一定幅度,未来的租售比也能得到改善
思考的打工人
10个月前 北京
5
39:54 丰叔说小区入住率不高一点,解释了我最近的一个疑惑,就是为啥北京很多地方小区很多,但是附近的生活配套设施很不齐全,比如便利店、水果店、饭店啥的都很少。之前去过一次西北旺,非常荒凉,楼很多,但基本上没啥生活设施。另外我最近发现自己租住的小区,门口开始有租房卖房的广告了,而且都说有折扣。自如上我观察今年以来租房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回落。有说法是疫情以来很多打工人离开了北京人,现在看来另一个原因是之前买来投资等着升值的空置房开始进入市场了。想想有点气愤,又觉得有点可悲。
petshop
10个月前 北京
6
53:57 问题是有人相信这位么?干啥啥不行,砸自己人饭碗一门儿灵
HD574008z
10个月前 安徽
6
对一个事物最好的理解来自于跨领域的视角。今天听了这期博客对现在房地产有了更好的理解,国家就是没有它不行,它是一定会被保护的;投资看有什么更好,看好了对现在发展有利的找准投资方向就不会出错。PS第一次博客评论,希望能获得推荐的书📖🤩🤩
路易基111
10个月前 北京
7
粗略的听了第一遍,主要想谈下住房问题。包括质疑评论区对于保障房过于乐观。 我本身的租房经历比较丰富,对于快递、外卖、保洁这些收入来说。最多也就是花2000块差不多收入的1/4到住宿上。 以北京为例(我比较熟),我举几个城中村据点,好一点的比如马泉营地铁、东小口兰个庄,单间也要2000+。其他的东四环原乐视总部对面有一片村子,东五环外朝阳北路上褡裢坡前后有两个村子,我去过但没住过。后者接近五环外这个村子可以说比不上绝大部分东北农村。再往北计算东三旗、北七家范围也是有大量的农民房如果有阳光也要1500吧。我认识的一个航空总医院的医生就住那。如果更便宜,可以来北六环沙阳路看看,可以搜一个叫老牛湾的村子。福田大量的员工生活在这里。这里如果租一个有阳光的单间需要1000块。如果你能接受没有厕所没有窗户,房间里只有一张床,那可能500块钱也能找到。 其他一些为了工作方便的外卖员之类,我亲身经历有男外卖女保洁的组合住在一个不到2000块的次卧(花家地)。其他一些如果想住在城区,应该会住在床铺, 1/2
念念平安
10个月前 上海
10
许老先生最近开微博了。每每读他的文字都被他的拳拳赤子心感动。 “我的思考是文化的、社会的、常民的。个别人物的变化是最小的影响因素,制度的变化更重要一点,文化的变化再重要一点,地理的影响最为久远。如此思考问题的方式,其着眼点是长程的“大历史”。中国的历史常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能为常民写作、与大众讲话的人实在不多,我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许倬云
petshop
10个月前 北京
12
定调子?我看现在这位只能炖吊子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