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09 两个小广告,关于招人、商业合作。

03:17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已发布,但是,大家讨论的兴趣变低了,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人预期的是可以立即执行的短期刺激措施。

04:27 回答大家最近关心的几个问题:

第一,这次会议强调“深化改革”,如果说“改革”是从零到一、二的过程,那么“深化改革”就是到三、四、五的过程。

第二,三中全会是党代会的延申,它制定的是原则和方向,而不是措施。也就是它是给指导,而不是制定结果的。

第三,近期资本市场的表现,不一定是跟本次会议强相关,但也还是相关的。因为大家对出台短期政策的预期,对中国经济复苏过程的预期,以及对美国大选和中美关系的预期都有了一些变化。

07:37 美国政党塑造议程的能力非常强,这取决于其控制媒体的能力。中国的一大难处是没有“嘴”,没有国际媒体,所以中国采取了“做”的“笨办法”,比如对外免签。

08:49 美国大选的结果取决于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个问题是拜登退选、特朗普遇刺等变化,会不会导致从前反对一方的选民转向支持。第二个问题,根据之前两次选举的结果,那些沉默的、没有鲜明态度、不愿意表达或者懒得表达的选民,可能会成为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14:02 今天的国外媒体经常渲染中国的“产能过剩”、“内卷”,为什么今天大家会跟外媒一样,把中国的经济问题归结到产能过剩上?

17:10 如果中国的产能对全世界过剩,为什么只有中国CPI不涨?如果把全球想象成一个大平面,为什么一个地方出现了下降,其他地方都出现了上升?

18:57 全球货币扩张已经进行了40年,虽然经历了几轮上升下跌的周期,但还没有出现过一个GDP前五的国家价格不涨,其他国家都通胀。为什么会这样?

19:46 尽管中国有资本管制,钱一样会大规模流进来。在全球化和货币自由流动、资本自由流动的基础上。但凡有一个低洼地带出现,其他地方的水就会把此处填平。

22:17 舆论会对钱的流向造成影响。对于今天的美国,第一优先的选择是让钱流向美国。第二个选择是对于那些到不了美国的钱,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其流向中国。

24:20 原则上,全球商品供需是一个平衡,市场也许略微供过于求,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它在竭尽全力想办法打乱这条供应链在全球范围之内的供需分配平衡。

28:23 整个美国内部的张力已经到了那种程度,使得它不能再任由国外的商品销售到美国,把自己国家内部的工业体系或者说商品供给体系完全摧毁。

28:48 今天美国的制造业也出现了问题。一是波音飞机在过去一年半出现了许多负面新闻;二是波音“星际客机”运送的两位美国宇航员滞留太空。这意味着,美国的高端制造业难以脱离规模制造业而独立存在,此外,美国整体的制造能力面临挑战。

30:10 纪录片《美国工厂》反映的问题和今天类似。如果让今天在中美从事繁荣服务业的人员,前往制造业工厂工作,这些人愿不愿意、具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33:15 如何定义产能过剩?如果说我们的产能是为全世界市场准备的,现在其他市场不需要我们的产能了,这是产能过剩吗?

35:14 毫无疑问,中国需要外贸消化产能,外贸受阻之后,产能内卷,造成了今天的经济挑战。大家今天讲“产能过剩”,绝大多数是把这件事归咎于我们的产能规划不当。但是如果中国一直是“自产自销”,那么中国既得不到此前的发展,也得不到今天重新调整全球贸易结构的机会。

36:59 金字塔的制造业结构下,中高端制造业能不能脱离规模制造而存在?今天来看,几乎做不到。

38:27 从主流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美国为什么采取今天这种方式?

44:50 今天美国的问题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从大航海时期的西班牙在中南美洲挖到大量金银,到后续西班牙的制造业被挤出,剩下了很多服务业和消费业,以至于最终丧失了霸主地位。

47:44 我们很容易在自己不一定全面了解过的事情上被外部影响。

48:59 以失业率为例,大家都说今天失业率高企。在中国失业率高企的时候,如果灵活就业大规模增加,大家可能把它当作一个讽刺经济政策的行为列出。但是当美国的就业数据中出现类似的情况,比如全职白领职位减少,兼职工作增加,大家就认为合理、可以接受,并且认为这体现出经济的韧性。

51:39 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大家会根据个人的体感来看待失业问题是否严重。另一个,人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的判断,容易受到媒体等解释体系的影响。这是符合传播学规律的。

54:48 今天大家需要表达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对象来承担责任。但是今天的一个挑战是,大家只愿意相信自己最短路径能得到的印象,而不是来看实际情况或者过往是什么样的。

55:25 普通人可能没有责任去搞清楚失业率这种宏观问题背后的复杂原因,以及理性地去判断,从而不抱怨。

57:07 所有问题在发生时,我们都会觉得困难大过方法,但在不放弃和不躺平的前提下,经过几年后回头看会发现,方法都凑巧比困难多一点。

59:24 不同的人,比如政策制定者、微观个体、创始人,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努力改进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1:00:42 遇见困难,然后争取和尝试的过程中,有两件事非常重要。一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你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哪个更多。二是,你到底是只愿意发泄情绪,找到责任对象,还是更愿意在尝试和没有放弃的基础上多看和多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华为,面对美国打压的时候,如果它妥协了,今天就会变成另一个华为。

1:06:07 对于这场意外小辩论,主理人丰叔的体会和总结。

【本期相关】

【加入我们】

峰瑞资本正在招聘行研分析师,如果你对宏观命题和二级市场有兴趣,有足够的好奇心、较强的自主性和思考能力,欢迎加入,简历请投递至 [email protected]

【录制时间】

2024年7月25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主播...
李翔李翔
李丰FreeSvc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林振强的迷弟陈
8个月前 北京
8
李翔委婉地说了一句,现在中国的白领似乎更容易受西方媒体信息影响。拜托,那是因为白领的受教育程度高一点呀。真的是被误导吗,中国新闻我也看,你倒是把我误导一下试试。
AlexC_NRaA
8个月前 广东
12
从23年开始听吹到现在,大a还是2700
路易基111
8个月前 北京
14
争论是否产能过剩其实没意义,首先官方明确说不是产能过剩。最新的说法也是“提振消费,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的退出渠道” 其次老百姓也不关心到底过不过剩,只关心自己的腰包。 这点不多说了谁瘪谁知道。 投资、出口、消费,就只说说消费吧,内需因为分配问题,这么多年都刺激不起来。现在资产价格连年下降,会更影响人在消费上的决策。 我不花不是因为没有好的产品(想买的东西)而是因为我没钱,或者对未来没信心。 但是大家都这么想的话,大环境就会更加恶化。所以我今年一直在网上鼓励别人买房。(这样我的社保能涨的慢一点)
在小去
8个月前 广东
15
李丰真的是不知民间疾苦
Mayutan1014
8个月前 美国
17
19:18 中国通缩的原因明知故问啊,没有财政刺激,长期疫情管控+公民存款消耗导致需求崩溃,在这里讨论供给端不搞笑的吗(笑
峰小瑞
8个月前 北京
18
我们正在招聘行研分析师,如果你对宏观命题和二级市场有兴趣,有足够的好奇心、较强的自主性和思考能力,欢迎加入,简历请投递至 [email protected]
小苹果大富翁我看行
8个月前 上海
19
太喜欢听两个主播有来有回了
Alance
8个月前 上海
20
丰叔全程在做心理按摩,翔总全程在辩论
Soliloquyyy
8个月前 美国
22
丰叔这一期有一点倔强。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没有对比的标尺也不关心数据。 美国灵活就业人数高大家并不关心也不知道。但体感就是生意更难做了,灵活就业人数多了,生活的平衡更艰难维持了;仅此而已。
wwsi
8个月前 山西
24
“四重压力”(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是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自己先提出的,怎么成外部势力鼓吹了
HiHenry
8个月前 上海
24
丰叔发挥不好啊,像是洗地一样;听着像上级训话,爹味儿十足
严晓峰
8个月前 湖南
25
丰叔有没有想过,你也掉到了一种熟悉和自洽的逻辑体系里……最基本的一个逻辑判断是,无论你多聪明,历史证明你都不可能完全预估未来。所以也许今天你越舵定的,将来一定会发生变化。
Ray040237
8个月前 广东
26
感谢丰叔,我理解的丰叔的意思是不要被简单的叙事带偏,对国运失去信心。国家的对抗可以看看以前美国怎么对待日本,其实我们应该更加团结去解决眼前的问题!
却东
8个月前 浙江
27
产能过剩是一个正确的废话,中国肯定是存在产能过剩的。任何“现代经济体”都存在产能过剩,现代科技的生产能力早就超过了人的基础需求了。问题在于怎么解决,政府做了什么来缓解这个问题,把产能输出到全球不能直接解决国内的问题
lgtty
8个月前 青海
31
22:39 这块听得好难受啊 李翔就不能说一句“我不知道,说说您的看法”
躺赢君
8个月前 海南
35
这个形式真的炸裂,以后多来点
sooo_
8个月前 福建
38
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1. 舆论和媒体对于大部分的认识绝对会产生影响 2.国人会根据舆论和媒体的信息和自身的体感做出对应的认知判断,而忽略了深度的思考,进行了简单直接的归因 3.对于外部国家的数据的判断只能从媒体和舆论的导向出发,因身处国内而缺乏体感,自然产生了片面的认知
饭饭1219
8个月前 福建
47
53:18 翔总说得对,除了投资人没人关心
CY-YC
8个月前 中国香港
75
不太认可这期丰叔的几个观点,仅就观点讨论: 1. 22年防疫,非诟病于lockdown体感,而是防疫作为至高优先级后,原有计划方向的投资资源、资金转而透支于此,进而23、24的市场资金…事与愿违; 2. 灵活就业vs美国蓝领服务。且对比两地对于蓝领服务社会认可和劳动所得极大的差异,再对比争取一份所谓普通白领工作的读书、考试等沉默成本的投资回报比相差甚大,再有职场对于年龄、职业延续性、专业限定等极为苛刻要求,两者根本无法类比。当然我同意其实大家也根本没在关心对比老美数据现状。 3. 其实身边伙伴都没在躺或者说根本没资格躺,积极尝试跨界、换方向,却是真实的难以有回报或原地打转。系统性的困境下,个体实艰。 不过,也非常认可无论如何还是要努力、思变、积极乐观的倡议,毕竟,有多少人有资格躺下呢…
奔波
8个月前 上海
97
产能过剩就是典型的话语权被别人掌握之后的虚空造牌,外媒最开始攻击的是我们新能源、光伏产能过剩,到了国内自我反思扩大化到制造业全行业,那在这个设置的议程之前有想过燃油汽车产能过剩了么?如果觉得没有过剩,怎么解释日韩通过低价+产能扩张将美国原有的汽车产能逐渐挤出?如果觉得过剩,那为什么没有一个全球性共识是燃油汽车产能过剩,新增产能国家日韩应该主动关厂缩产能?你有优势的时候就是产能过剩,我有优势的时候就是贸易自由,随着别人的议程起舞的时候能不能先想想,我们到底算不算人,在这个世界有没有发展权?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