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我和苏一在西双版纳录制了有关辞职&工作的一期播客,今年3月我们双双辞职,并且都开启了个人的创业项目!苏一从消费品审计转为做消费品品牌,我从审计&系统实施转为做心理咨询师和内容创作者。我们分享了辞职创业后最真实的感受,以及我们转换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后,对工作这件事的思考,也简单聊了下我们对未来的规划和困惑。总而言之,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实在是太开心了!
Part1 创业内容分享
2:36 苏一辞职后本想gap一段时间,结果意外获得创业的机会
Part2 创业开心的部分
18:38 苏一最开心的地方:每天对行业都有更深的理解/把想法落到现实/了解不同人的故事
19:14 当工作只为自己负责时,每天就不会再做一些狗屁工作内容
21:40 0-1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非常多细节的部分,比如包装袋里要装多少干冰
23:27 将想法一点点落地,是一个和真实世界打交道的过程,相比于对着冰冷的表格和数字,这个过程会更有实感
24:15 当自己作为创造者,孕育过一个产品/服务后,会对他人的作品更有慈悲心和敬畏心,对粗糙的部分能够予以包容
27:07 当一个人做的事情,最后真的能在市场上看得到,会更容易让人有意义感和满足感
29:07 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可能是因为工作内容太过于标准化和模板化,有创造性的部分太少了
32:11 不好的工作各有各的差,好的工作往往是类似的,满足的是人们共同的内在需求:意义感/掌控感/自由/充实
34:00 Pray最开心的地方:工作中拥有99%的掌控感/每天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可以更自在随性的生活,更有创造力
34:02 体验之后才发现,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重要
35:51 辞职之后从INFJ变成INFP,pray才发现自己更享受随性、灵活的生活方式,
38:00 刨除掉和他人的约定(咨询/督导/体验),剩下和自己相处的部分,完全看自己的状态,不会提前做太多规划
Part3: 创业困难的部分:
40:32 pray刚辞职会焦虑于,如果没比不辞职的时候做更多的事情,这个辞职就白辞了
41:40 苏一感到困难的地方:经验太少,要补足很多知识,以及选择哪一种途径补足自己的短板和缺口
43:10 所有的路都不会白走,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时间看得见
45:05 如果前期没有大量的思考和积淀,转换人生的赛道很难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循环往复的探索几次,不断调整和优化
46:47 pray不适合野蛮生长,只有在更柔和、更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出她的才华和创造性,不需要把大量的精力用来自保
49:56 苏一创业的常态: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想法就去实现
Part4: 创业中的感悟
50:46 要在自己的实践中吸收整理出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57:00 创业很难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要学习把更多的东西分出去,制定SOP,让架构自己运行下去
60:24 你是更愿意跟自己类似的人还是不同的人一起工作?苏一实际工作下来会发现更喜欢跟自己相对一致的人合作,可以降低沟通成本
62:10 pray放弃了“先苦后甜”的思维,收获到了当下的满足感和快乐
63:07 中国人很容易体会到错付的感觉,英语里没有「委屈」这个单词
67:14 打工时告诉自己work for resume, 需要建立在「很确定未来想做什么,以及当前被安排的工作内容符合未来的长期目标」
70:25 之前打工(心)累的不行,还穷的不行,都是因为太痛苦,要通过消费来补偿自己
Part5: 对未来的具体规划:
74:27 苏一会设定一个做决策的DDL,在这之前保持开放性,允许自己多体会多感受,长期想做更实际的事情
78:40 pray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靠谱又有特色的手艺人,like村口修鞋师傅
79:05 pray长期的困难点:平衡助人者和表达者的身份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