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面试成功啦,即将成为简单心理下一个level的心理咨询师。
和这个结果一样重要的是,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这些新的觉察帮助我更好地涵容紧张焦虑的情绪。我借由这次面试经历,跟大家分享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情绪议题,按照这4步走,可以将情绪的影响降到最低,让我们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我们本有的能力和水平。
1:50 解决紧张状态的第一步:对自己好奇,我为什么会这么紧张?
6:32 过度紧张的原因1:内化了我爸小时候的要求,放大面试结果的影响力
6:50 过度紧张的原因2:想借此打一场“翻身仗”
7:19 解决紧张状态的第二步:充分肯定自己的真实感受,正常化自己的情绪体验
8:07 mbti里我选择“人生最重要的是体验”,但实际我却如此在意事情的结果?
9:40 解决紧张状态的第三步:解构再建构问题,其实是我和面试的关系出了问题
10:50 过去太需要一份工作,我只能昧着良心跟四大合伙人说:我很愿意加班
11:50 过往我和面试官是敌对的关系,我不能让对方知道我真实的样子
12:33 其实面试官并不是考官,我们只是做一场督导讨论
12:52 这次转行真的是转对了!内外一致是非常美好的体验
13:32 解决紧张状态的第四步:在身体层面工作,深呼吸/冥想/披毯子/开暖气
15:30 当关系感到安全,就可以放心大胆暴露自己的不足
19:16 tip1: 任何不合理的行为反应,一定都是有道理的
19:35 tip2: 和情绪拉开距离,开展内在对话
20:52 tip3: 当情绪痛苦到达顶点,可以和身体工作,增强痛苦耐受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
我是一名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热爱表达的内容创作者。
这两个身份看似有些矛盾:前者更多的时候在倾听、在关注他人,而后者更多的时候在表达、在彰显自我;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处理这两种关系:和他人、和自己。
简单粗暴地说,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我们可以拥有90%的生活满意度。但很可惜,因为大大小小的未经处理的创伤,我们和【关系】的关系总是有很多障碍。
关系-需求-情绪,三者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在一个效率至上的功绩主义社会,很少有一个空间去承载和关注我们的感受。那么「词不达意」便是一个树洞,所有说不清楚的,都可以在这里试着去感受、去体验、去表达。
这里是【个人感受】的长久庇护所,No Judging.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