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我发现我审美产生了变化:不再热衷于知识分子式的思维探索,不再迷恋思维带来的满足感,而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打磨技艺,身体力行的去体验和创造,这是心理咨询工作带给我的影响之一。本期节目我分享了我眼中的心理咨询到底是怎样的一份工作,什么样的性格特质更适合做咨询师,而一年临床工作又给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WHO AM I是个终身命题,我们需要倾听真实的身体感受,结合理性的反思去不断尝试,在时机到的时候勇于改变,改变之后像土一样坚持深耕。而背后最重要的是我们坚信“认识自我”是第一要义的信念。
00:45 心理咨询让我从N变S
2:55 迷恋思维带来的满足感,与体验和创造不是一回事
4:45 心理咨询是一个「处女座」工作,是一门手艺活
7:54 一个出色的匠人,逃不过日复一日重复性的刻意练习
9:24 几千小时临床经验后,心理咨询变成「双鱼座」工作,会有更多灵性,创造性的部分
11:17 什么样的性格特质更适合做咨询师?
13:20 打破刻板印象,其实咨询师不能太过感性
19:55 每个大师背后都有看不到的艰辛、琐碎和枯燥
21:55 回答了一部分WHO AM I之后,需要知行合一的去验证
22:32 从小就不喜欢面面俱到的人,所以去做咨询师;做了咨询师后,更喜欢有缺点、立体复杂的个体
24:50 西洋古董店的老板,让我坚信「我一定要找到我喜欢的工作,并且我一定能找到」
28:24 如果心理咨询还是不对的工作怎么办?
30:06 星座四大元素缺一不可:感受、觉察、行动、坚持
--------------------------------------------------------
我是一名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热爱表达的内容创作者。
这两个身份看似有些矛盾:前者更多的时候在倾听、在关注他人,而后者更多的时候在表达、在彰显自我;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处理这两种关系:和他人、和自己。
简单粗暴地说,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我们可以拥有90%的生活满意度。但很可惜,因为大大小小的未经处理的创伤,我们和【关系】的关系总是有很多障碍。
关系-需求-情绪,三者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在一个效率至上的功绩主义社会,很少有一个空间去承载和关注我们的感受。那么「词不达意」便是一个树洞,所有说不清楚的,都可以在这里试着去感受、去体验、去表达。
这里是【个人感受】的长久庇护所,No Judg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