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导语-

当印刷术为各个阶层的人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所有人都拿到了打开世界的钥匙。

从印刷时代到电视时代,从有线网络时代到移动网络时代,世界越来越没有尽头,知识获取越来越简单,但我们却连读完一本书都变得艰难,媒介带来的到底是五彩斑斓的礼物还是精心编织的陷阱呢?

本期我们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聊起。作者在1980年代电视媒介兴起时反思视觉化和娱乐化对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同时讨论到当孩童通过看电视接触到和成人一样的信息时,童年也就消逝了。当人类成为娱乐的附庸,孩童失去了纯真,那些使人丧失思考能力的技术和声光电是否还值得被崇拜呢?

时间来到2024,电视变成网络,永不下线的手机被精准投放「猜你喜欢」,点进app查资料三秒后就忘了为什么进来,碎片化、被捏造、被加工的信息如病毒一样传播复制,最后没人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只有一键三连和321买。

或许我们不用永远盯着手机守着一条「不存在」的重要微信、或许错过一场直播也不会损失一个亿。我们可以偶尔像小时候一样,假装电视出现了雪花屏然后出门晒晒太阳。

或许可以好好看一本书,不要摆拍,不要假装。

希望你永远都不会忘记思考,并在思考后发自内心地笑。

 

-收听贴士-

一、《娱乐至死》

  • 01:20互联网时代,电视已经成了背景音
  • 02:00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曾经的拨号上网、QQ离线与现在的“牛马”始终在线
  • 04:34信息爆炸:娱乐圈的消息总是占据热点
  • 05:17错误的信息也在爆炸:二手信息难查证、我们的自我反思与被“借鉴”
  • 08:02碎片化学习真的有效吗:我们是否对丰厚的知识仍有渴望?(张朝阳的物理课)
  • 11:57停下来思考难能可贵:停下来看书VS手机的“视听盛宴”?
  • 13:02电视雪花或许是一个来自宇宙的浪漫信号,提醒你停下来仰望星空
  • 14:36 媒介改变思维方式:古希腊严肃的辩论思维VS电视时代的声光电特效
  • 15:10我们注意力只有7秒了吗?
  • 15:48修辞的价值,并非一切信息都要简化、视觉化、娱乐化
  • 18:11教育娱乐化:《芝麻街》与动画英语课,快乐学习是假象吗?
  • 21:52媒介也为教育带来了好处:远程教育让我们多了获取知识的渠道
  • 23:40学播:有好有坏的陪伴式学习
  • 25:38 “假自律”和“伪精致”贩卖的不仅是焦虑也是他们的货品
  • 27:54 伪语境:被创造出来的需求可能是精致的枷锁
  • 29:58直播带货:有限理性在红包雨狂欢中迷失自己
  • 31:08媒介是一种认识论:直播带货本身无罪,但娱乐至死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认知?
  • 32:15《激赞网红》的眼球经济:“黑红也是红”、“美的反义词是无趣”......
  • 34:15娱乐狂欢和“数字价值项圈”,可能都是资本的玩物
  • 38:18坚持做好内容的力量:一位认真教人化妆的化妆师的胜出
  • 36:47真正的好内容输出要坚持!学到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

二、《娱乐至死》对下一代的影响:《童年的消逝》

  • 38:05 “童年”是被制造出来的吗?
  • 38:45 可以和成人看同样节目的孩子,童年消逝了
  • 39:00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倒置: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
  • 39:30刷抖音的孩子知道的可能比大人还多,但他们能判别真伪吗?
  • 40:37扁平化与错误的认知可能会框限住了孩子
  • 41:05女性审美的倒置与资本的推动:女童服饰的性别色彩与白幼瘦、冠“小”的称谓
  • 43:15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快手”里违法的“常态”
  • 44:40不平等的童年:未成年女孩被拐卖,“凉山兄弟”把坐牢当“成人礼”
  • 46:55因信息茧房而看不见的群体:同温层、两个性别
  • 47:35不同平台的污名化标签:微博、虎扑、豆瓣、小红书与“App隔离”
  • 49:26平台的算法不仅算计了我们的线上,还有我们的线下生活:跑不赢算法的外卖员和滴滴司机
  • 51:29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同时绑架了所有人
  • 52:05是“过渡”而不是“过度”劳动,挣不脱的算法绑架
  • 53:05我们已经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边界了:《黑镜》中人是如何被异化的
  • 54:55媒介创造了新世界,原本的世界也消失了

56:11下期预告:从《她是幸存者》出发,聊聊二战创伤

 

-本期提到的书、报道与影视作品-

  • 《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
  • 《童年的消逝》,作者:尼尔·波兹曼
  • 《过渡劳动》,作者:孙萍
  • 《我的凉山兄弟》,作者:刘绍华
  • 《从家中偷走一个十一岁女孩》,作者:洪蔚琳
  • 《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项飙专访
  • 《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
  • 《黑镜》,编剧:查理·布鲁克
  • 《激赞网红》,导演:李在石/孙秀晶
  • 《脱口秀大会》,邱瑞:“拼多多的东西是真便宜,但也真没用啊”

 

-本期主播-

  • 用三个账号躲避算法的花生
  • 好想隐身的花皮
  • 接收宇宙浪漫信号的花椒

-音乐-

  • 开场白-《大腕》,导演:冯小刚
  • ABBA -《Money, money, money》
主播...
你花生了没
是颗花椒
开个花皮卡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咦大力
6个月前 上海
2
21:46 我是一个小母婴群群主 4岁前我会推荐快乐的绘本 + 不那么游戏化且每天少于20分钟的英文app + 英文原版动画/故事 (切换中英文 一天英文一天中文) 5岁后就开始要加难度比如分级raz 这些 输入高频词分级 其实也不痛苦 只是看起来难了一丁点而已 很多孩子是可以接受而且沉醉其中的 反而是很多家长 觉得孩子好苦孩子可怜 觉得“孩子就应该玩啊” …… 其实 玩也有玩的艺术 大部分家长只是给自己的懒找借口罢了
温稚欢
7个月前 广东
3
大概第20分钟,讲到移动通讯使得人们很少线下酣畅淋漓地交谈,给我比较大感触,这也是我觉得有能时常见面的朋友、对象的必要性
饭喜_
6个月前 广东
3
主播 看你回复的好多评论 好喜欢你🫶
枝头细雪
7个月前 山西
3
19:47 百词斩……汗流浃背了
樂一李
7个月前 山东
3
科技进步 互联网发展 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 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但是还是要提防里面的陷阱 永远让自己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质疑的态度吧
正正正正号
7个月前 广东
3
非常好的节目,但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很多问题的探讨会有一些没有触到本源。内容中所提到的很多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指向同一个客体的,例如算法所制造的茧房,大家都在抱怨算法的推送,但算法本身没有生命 它也是被人设计出来的,那它为什么要被设计成这样呢?根本上还是资本逐利的结果,当然,也可能是接下来的话题就不适合继续在这里讨论了。
小语的周记本
6个月前 湖北
4
很有意义的探讨!提一个小建议,有一位主播在分享小时候和朋友打几个小时的电话的时候,故事似乎还没有讲完,另一位主播突然插入讲起自己的观点。这样“被打断”的对话好像不止出现了这一次,可能会有一点影响听感。希望主播能注意一下啦!祝你们越办越好!
Shua_Zoml
7个月前 福建
5
现在想知道是哪个大v抄袭😡
归烬
7个月前 河南
6
手机是时代的产物,抖音也是,它们被时代塑造,同时也在反映时代。信息载体的演化还反映了信息下行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是资本逐利的体现。 为什么当今时代体现的是娱乐性?因为娱乐需要消费。如果出现了比娱乐还高消费的事物,那么不要怀疑,它就是下一个席卷全世界的潮流。
Linquist
6个月前 江苏
7
自用记录:8、《黑镜》,编剧:查理·布鲁克,科技与人;《过渡劳动》,作者:孙萍,外卖员与算法
黄皮公主
7个月前 北京
8
关于幼化 我也有衣服是童装最大码 真的很香啊 又便宜质量又好 但是故意标榜自己是小宝宝 吃宝宝碗 所有的一切都要加上宝宝的标签 以显示自己的娇小可爱 没有独自思考的能力 盲目的跟风 就很像大笨蛋 关于网络信息茧房真的很恶心 你看到的只是大数据想让你看到的 太片面了 各种网络热词 网络梗 有些梗的确挺有意思的 看到的时候会感叹网友的才华真的是层出不穷 但有些梗真的很令人无语 会让没有自我分辨能力的小朋友盲目的跟随模仿
Lastmoment
7个月前 重庆
8
还有就是,我始终坚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
平乐未央
7个月前 甘肃
10
说的很对,自己也觉得是否可以戒掉手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完整的看过一部电视剧,还有很多东西二手的,所以希望自己认识到并且可以改变成适合自己的
Lastmoment
7个月前 重庆
15
很高兴通过这期播客认识你们!感觉听着你们娓娓道来,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内容很真实但又有思考,听着觉得内心平静。而且我发现我们有很多相似的经历诶! 所以蛮有共鸣的! 接住新粉嘿嘿˙ᗜ˙
归烬
7个月前 河南
17
我从男性视角问博主,也是问所有女性一个问题。大家真的知道什么是美吗? 现在整容、化妆很流行,但我觉得它逐渐走向病态了。前几天刷到一个抖音视频,博主化妆前是一线女明星的颜值水平,化完妆之后却是很普通的颜值(或许用普遍更合适,大部分女性甚至部分男性都可以通过化妆化出来的那种脸,就像那个男扮女装的博主小兰花一样),令我惊奇的是评论区一水的说化完妆比素颜好看。 我很困惑,很显然从逻辑上看美是极其主观的,但好像现实生活中对美又有一种范式,我明白这是资本所推崇的,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好像都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推崇
甜甜芋泥脑袋
7个月前 内蒙古
20
主播的声音怎么和张雨绮一摸一样哈哈哈
刚刚_4Mcv
7个月前 广东
28
18:32 依然记得书里面名言:任何的娱乐都不会让你获取知识
泡泡西瓜
7个月前 山东
56
意识到自己无法深度思考,甚至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看书,学习都是这样,然后也有注意力缺陷,无法专心致志,甚至!开头说的几分钟的电影解说都2倍速看。
只吃喝不嫖赌
7个月前 山西
117
“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Lastmoment
7个月前 重庆
132
真的有点到我!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都是二手的诶,确实搜寻一手资料真的很重要! 不过我感觉造成大众这么沉迷于获取二手信息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都想省时省力,大家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就想以最不费力的方式去学习或者自我提升之类的。至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我感觉只要是适合碎片化学习的内容其实是可以的,就像那种不需要深度专注的事,比如在地铁上听播客哈哈哈~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