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职业离想」威尔王2024的个人学习成长日记本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电影是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一本完全踩在我审美点的作品。
故事梗概:唐志军是一家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幻杂志——《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编。现如今的杂志社日渐式微,唐志军经历了妻子离婚、女儿抑郁症自杀成为了孤寡之人人。但他却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的痴迷于寻找地外文明。终于有一天,他接收到了一个疑似来自宇宙深处的异常信号,于是他召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伙伴们,带着那一个困惑他终生的问题,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旅途。
财务秦采蓉是影片里唯一的正常人,气象站工作人员那日苏爱喝酒是剧情推动者,和唐志军女儿同龄的晓晓是杂志爱好者也是唐志军女儿的映射,影片的双男主孙一通是村里坚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也是老唐执着人设的化身。他们几个开启了这趟寻找外星人的旅途。

🍌作为一个及其外行的电影爱好者,这部电影我想从几个关键词和你聊聊:
1.手持拍摄 02:49
很多网友大荧幕晃晕的槽点,很多年前在后浪导演班上课,上的什么已经忘差不多了,只记得老师说,如果你想拍摄一个人物的情绪表达,那多用手持,能增加冲突。
这部片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全程会让人有种走近科学电影版的感觉,老唐和孙一通的人设风格都是游离在精神病与现实边缘的平静,所以这种抖动能打破人物本身木讷的无趣。
老唐一直对着镜头对白也是这次拍摄很特殊的点,一般的电影最忌讳的就是演员看镜头,但是导演的潜台词会不会是,其实老唐就是在看电影的你。
开头很金广发式的DV画质+经典音乐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一个怀旧搞笑港片。
2.民间科学 04:33
《宇宙探索》这部80年代的科幻杂志最后面临着闭刊的结局,这让我想起了《科幻世界》,在大刘还没得雨果奖之前,《科幻世界》应该也一度面临着没人看的窘迫,老唐带着几个朝九晚五的大姐死撑着这不杂志就显得难能可贵。
上面有说很多年前我有幸在后浪出版社上过导演课,后浪位于南锣鼓巷对面胡同深处的一个大院里,里面的工作环境就很想老唐他们的环境,上世纪的装修风格,环境里充斥着真正热爱电影与朝九晚五的人,我当时有个关系很好的北大毕业的大哥也是和老唐一样的自由主义者,活在世俗的很多不理解之间,前两天我又重新回去过后浪,大哥还在那里,依旧少年摸样。
看完电影我也去看了豆瓣,很多人多民间科学表达了很多的看法,或褒或贬,但是换个观点想,一个注定错误的研究方式竟然能撑着像唐志军、孙一通这样的性格缺陷的人充满信仰的走完一生,民科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些人的救赎。
3.没出现的人 06:56
前两天听关雅荻的播客,有个观点叫看影视剧多找寻那些没出现的人,他们才是剧的灵魂,这让我耳目一新,却在《宇宙探索编辑部》里感触颇深。
1)唐志军的女儿
唐志军的性格和妻子离婚很合乎情理,但是女儿患有遗传性抑郁症最后自杀这件事却充满了戏剧冲突,女儿遗传夫妻两谁的抑郁症,为什么女儿去世前最后会问唐志军:我们人类在宇宙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各位有没有想过,这部影片从始至终就不是唐志军寻找外星人的故事,而是唐志军对失去女儿的自我救赎,寻找外星人的糖衣之下是对女儿死因的久久不能释怀,人物所有行动的动因背后其实都是女儿的影子,唐志军的女儿才是这部电影的女主。
2)孙一通的语文老师
影片中另一位主角孙一通是一个爱写诗的人,数学是人类与宇宙唯一的标准沟通语言,他却选择了无法沟通的语文,他喜欢写诗却拥有一个教语文不好的语文老师刘春霞,他的诗都是从新华字典里读出来的,这个语文老师和孙有怎样的故事才让他变成了如今偏执做文字嫁接的性格。
整个影片非现实部分,比如麻雀落满狮子是否更像孙诗句里的意境。从另一个维度,这部影片也是孙一通自杀之旅的心里回溯,刘春霞则是种下这一切因的人。
影片里还有很多荒诞一笔带过,但是回味无穷的人物,比如520卖给唐志军骨头的人,比如开着外星人车和唐志军年轻时开过科幻大会的孔大山,这些人物的荒诞也给了这部影片极大的可读性。
刘慈欣有部小说叫《朝闻道》,里面的情节是说外星人降临地球,告诉所有物理学界可以知道世界真相,但是知道后就会死,最后所有头部科学家都去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就是所有科学家的道,也是唐志军和孙一通的道。
借用唐志军的一句话结尾: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希望你可以每天都沐浴着余晖,共饮此面,晚安。

🍈关于威尔王:
「职业离想」播客主理人、作家、前LinkedIn | 领英短视频负责人,十年市场品牌人、前微软&腾讯市场,虎啸奖、TBI等多个广告节评委,曾获得金投赏、金瞳奖金奖等80+广告奖,代表作:《孤勇者》营销、NBA赛事营销。
大众点评北京种草榜常年第15名、不专业泡澡、探店、吃面博主。
在这里想和你一起逼着自己克服懒惰,卷上云霄,拥有源泉之力,翻涌成海🌊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