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职业离想」威尔王2024的个人学习成长日记本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电影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story》,一本教会我写剧本的厚书。

🍌读完睡、睡完读,苦心记下的关键内容:
作家和故事艺术-作为一个作家,你要明白的一些事
哲学、科学、宗教、艺术
故事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承载我们挖掘混乱人生的真谛,好莱坞大部分属于平庸之作。
亚洲人能讲精彩的故事。
文本平淡的根本:故事进展过程的缺乏、动机的虚假、人物的累赘、潜文本的空洞、情节的漏洞。
作家进入一天的工作节奏:1.进入想象中的世界。2.走出想象,把幻想的东西读一遍。删减,重新想象重新写,不断的苦练达到直觉与思想的和谐。
故事诸要素-写一个故事前必须具备的元素
结构图谱有哪些-
故事设计的术语:
结构:一个故事倒序、正序每个导演都是有不同的选择
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比如街道变湿只是说明它下雨了,但是某个人在倾盆大雨中淋成落汤鸡,则是故事。故事背后要表达的都是价值,价值是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由正到负、由负到正。故事创造出变化,用一种价值来表达,最后通过冲突来完成。
场景:理想的场景是一个故事事件。镜头设置里没有事件就不是场景,比如一个镜头从卧室到客厅到草地,只是镜头过度,一堆恋人从各个地点吵架最后完成分手是一个故事情节,也是一个场景,因为他们发生在一个连续时空之中。
节拍:节拍是场景里面最小的结构成分,它是动作反应中的一种行为交替。比如上面场景里每个场景里情侣不同反应,第一个场景吵架、然后打闹、然后分手、离开,这其中每个节奏就是一个节拍,节拍就是节奏,决定了一个戏的精彩与否。
序列:一个序列包含两到五个场景,比如一场雨戏,演员可能在其中不断切换场景,完成不同的故事事件,最终走出雨夜。
幕:序列组成幕,以一个高潮为顶点,导致价值的重大转折,它的冲击力比其他单位更强劲。
故事:一系列的幕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故事情节设计宏观上有一个故事三角:故事的三个极端,但是很多电影并不是就完全在这三个极端之上:
大情节:经典设计。因果关系、闭合式结局、外在冲突、单一主人公、连贯现实
小情节:最小主义。开放式结局、内在冲突、被动主人公、多重主人公。《宇宙探索编辑部》始于唐志军的内在冲突、结局令人遐想、孙一通也是主人公
反情节:反结构。巧合、非线性时间、非连贯现实。《重庆森林》《云图》跳跃式叙事
你可以做小情节和反情节的设计,但是前提你要精通大情节的原理。
- 结构与背景-设置一切发生的世界观
故事背景四维:时代、期限、地点、冲突层面
背景是紧箍咒,一旦观众接受了你的背景,你稍有违反,就会被觉得是在违约。
创作限制性原理:故事的世界必须小到让艺术家了解它创造世界的一举一动,一个作家应该知道他世界中的每一只麻雀。
- 结构与类型-开始之前知道你要做什么类型的故事
银幕作家25个通用类型:爱情故事、恐怖片、现代史诗、西部片、战争类型、成长故事、救赎情节、惩罚情节、考验情节、教育情节、幻灭情节、喜剧、犯罪、社会剧、动作探险、历史剧、传记、纪实剧、嘲讽纪录片、音乐片、科学幻想、体育类型、幻想、动画、艺术电影。
这些类型也经常会混合进行。类型也会跟着时代调整比如西部剧如今渐渐成了准社会剧。
- 结构与人物-提前刻画每一个人物的人设
人物性格的真相是人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的越深刻。千钧一发危难之际人物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他们的性格。
最优秀的作品不仅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还会展现人物本性中的弧光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
一部作品的心血75%甚至更多花费在人物深层性格与时间创作之间的连锁关系设计上, 其余部分用于对白和描写。
故事设计原理-下面我们开始用这些方法论刻画故事
故事材质
- 设置主人公
- 第一步:你需要做下来思考我的人物该做什么?所有人物主观视点来看的最小保守行动。但是人物的第一步引来了故事的各种对抗冲突降临。
- 设置人物冲突:产生冲突的三个层面是三个同心圆:第一个圆是内心自我冲突,第二个圆是与朋友恋人之间的个人冲突,第三个圆是与社会个体机构的个人外冲突。
- 鸿沟的产生:主人公在跨出第一行动后,与对面冲突的碰撞之间的摩擦会产生期望与现实的鸿沟,这个鸿沟让他无法触及欲望对象,从而采取了冒险。
- 风险的设置:主人公踏上的冒险背后承担的风险大小与他个人欲望成正比。但是风险不能消灭他。
- 发展进程中的鸿沟:当主人公采取第二行动后依然会有鸿沟产生,从而采取三、四、五行动,每次都会有鸿沟产生,直到最后达到欲望的对象。
- 鸿沟内创造情节:鸿沟是一个人物转换情节的关键时期,你要不断想象你是这个人物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在鸿沟里找到你的真理。如果场景里缺乏见地和想象,那它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节奏杀手。
一个故事是由五个部分组成设计的,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激励事件是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后续情节的导因。
激励事件-主角打破生活平衡开始追求欲望对象的那件事
- 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的各种力量平衡,逼着主人公迈出第一步,正向或者负向都是激励。比如一个本来生活普通的女生因为拖欠一万美元的交警罚单,在警察上门时夺窗而逃,开启了冒险生活。警察上门那一瞬间就是激励事件。
- 激励事件偶尔也需要两个事件构成:一个伏笔、一个分晓。《大白鲨》里鲨鱼吃了游客尸体冲上了海岸是伏笔,警察发现了它是分晓。伏笔和分晓之间时间不能拖太久,需要让主人公知道他生活被打破了平衡。
- 激励事件发生后,必须刺激主人公的自觉欲望有时候同时刺激并不自觉欲望,从而去试图够到欲望对象。
- 故事脊椎:作者在产生自觉不自觉欲望后,前往欲望对象恢复生活平衡过程的弧线被称为故事脊椎,就是一个故事走向的变化,时正时负,曲线向前还是一蹴而就。故事脊椎是指激励事件一直延续到故事高潮的那条贯穿故事始终的求索之路。
- 求索:所有的故事都会表现为一个求索的形式。
- 激励事件的设计一般两种方式,巧合或者决定。外界还是自己主动产生,必须在过程的前四分之一发生。
- 进展纠葛-纠葛让主角不能用最小保守动作行事,故事才精彩
幕设计-将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都放进对应的幕里
幕的定义
- 故事的乐章被称为幕:故事的宏观结构。
- 一个故事若用一幕完成就是短篇小说:一系列场景构成几个序列,最后转折结束。
- 一个故事用两幕完成的话是中篇小说、情景剧:两个重大逆转结束。
- 三幕剧但是一般故事影片,一个小时以上的至上需要三幕,三个重大逆转,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幕剧。一般三幕剧的时间:主情节通过激励事件进入第一幕,第一幕耗费25%,一般120min电影不超过30min,最后一幕的高潮必须短,不要超过20min。激励事件、一、二、三幕也是三幕剧的四个重大场景。
场景设计-搭建好幕的大方向后,我们要设计每个场景里的内容
- 场景设计包括:转折点、伏笔/分晓、情感转变、选择。
- 转折点:它的效果有四重:惊奇、增加好奇心、见识、新方向。场景内可以高潮、序里也能高潮、幕里也会高潮,一个故事的理想状态就是让每一个场景都成为一个细微、适中或者重大的转折点。
- 伏笔和分晓:铺设伏笔是将知识一层一层铺设好,然后分晓将铺设的知识给观众来填补鸿沟。就这样不断伏笔不断分晓,让观众填每一个鸿沟,陪主人公去触碰欲望对象。没有伏笔,观众会找不到线索。
- 情感转变:感情是一个电影的基调,决定了影片的风格。
- 选择:人在压力之下会采取另一个行动,转折点以选择为核心进行。
场景分析-我们反过来从已知场景来学习下如何分析
- 文本和潜文本:一切事物都具有至少两个层面,文本是场景的感官表面、潜文本是被行为隐藏的已知未知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其包含自觉与非自觉的欲望)。当观众意识到作家铺设的潜文本时,场景才会行之有效。
- 场景分析的技巧(发现文本和潜文本的所有行为模式):确定冲突(谁让它发生)、标注开篇价值(主人公开头是隐忍还是相信未来)、将场景分解成节拍(拆解场景里的动作)、标注结尾价值并比较开篇价值(如果与开篇是相同负荷,那这个场景就索然无味)、审查节拍并定位转折点(审查每个节拍下找寻弧光中裂开鸿沟的瞬间,那便是场景转折到结尾的价值,这一刻就是场景的转折点)
布局谋篇-对场景进行整合和连接
布局谋篇的基本准则:统一性和多样性、进度、节奏和速度、社会进展和个人进展、象征升华和反讽升华以及过度原理。
- 统一性和多样性:故事不管再混乱也必须有统一性,因为激励事件高潮必须发生,他们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在统一性之中我们引入多样性来夯实故事的有趣。
- 进度: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我们希望它感觉像生活,就需要具备生活的节奏。
- 节奏和速度:节奏是由场景的长度决定的。我们通过决定每一个场景的长段来控制即时的节奏,从而调控进度。
- 社会进展:故事的横向进程,主人公的动作扩展到对社会影响
- 个人进展:故事的纵向挖掘,主人公本身的情感、心里、身体、道德上的深入
- 象征升华:将故事的意向象征负荷从个人发展为普遍,比如一个人类虐待老虎的故事最后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反讽升华:反讽可以转折进展的过程,比如一个男人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永远不会背叛他的妻子,但是发现的时候他妻子已经被他杀死。
- 过渡原理:两个场景之间过渡需要纽带-第三要素:两个场景共有的东西、或者成反对的东西。可以是人、动作、物体、一句话、光、声音、想法。比如主人公从小到大,共有:从顽皮小孩到孩子气大人。反对:笨拙小孩到精明大人。
危机、高潮和结局-在危机出现的同时故事来到了高潮最后迎接结局的余晖。
- 危机:五部分结构的第三部分,它指决定,从激励事件开始观众就在期待主人公与最大的对抗力量斗争。
- 高潮:第四部分,它必须充满意义。比如价值观的从正到负,最大负荷那一刻才可以打动观众。一般而言,危机和高潮都是最后时刻发生,发生在同一场景。
- 结局:第五部分,高潮之后留下的任何材料。它的三个用途:1.次情节没有在主情节高潮时达到高潮,在结局补充。2.展示高潮效果的影响所及。3.表达对观众的尊重,屏幕忽然变黑很不礼貌,需要一种缓缓落幕的感觉。
作家在工作-开工吧,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作家
解说
- 展示不要告诉:不要将话语强行塞入人物口中,让他们告诉观众世界的一切,而是向观众诚实展示自然场景,人物诚实的交谈,间接将信息传递给观众,将解说戏剧化。
- 使用幕后故事:解说也是在推进进程,推进转折时候在人物关键节点通过揭露其很多年前的故事形成转折点,比如李李和A先生。
- 闪回:不断的回到之前场景也是解说的一种,但是一定要将闪回戏剧化,比如九义人,直接过去现在来回切。
- 梦境序列:让解说拟人化、上帝化,其实死侍有时候本身自己也是自己的次元梦境。
- 蒙太奇:抖音大家的最爱,不断切换各有意义的场景,比如重庆森林的模版。
- 画外音解说:和闪回比较像,少即是多,比如繁花里胡歌本身画外音,出现在每一幕的揭开。
人物
- 每个人物不是真人,而是艺术品,是对一种人性的一个比喻。
- 我们要学会创造人物维,维就是矛盾,比如哈姆雷特是数不清的维度,他信神又渎神,果敢有懦弱。多维人物的矛盾点会吸引观众注意。
- 本质来说,是主人公创造了其他人物,因为图谱里,他们都是围绕他产生,现在世界常说每个人才是世界的主宰就是如此。
- 写银幕人物的三个诀窍:1.给演员留有余地,让他们自由发挥。2.热爱你所有的人物。3.人物就是自知,每个人物最后的洞察都来源于我们自己。

🍈关于威尔王:
「职业离想」播客主理人、作家、前LinkedIn | 领英短视频负责人,十年市场品牌人、前微软&腾讯市场,虎啸奖、TBI等多个广告节评委,曾获得金投赏、金瞳奖金奖等80+广告奖,代表作:《孤勇者》营销、NBA赛事营销。
大众点评北京种草榜常年第15名、不专业泡澡、探店、吃面博主。
在这里想和你一起逼着自己克服懒惰,卷上云霄,拥有源泉之力,翻涌成海🌊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