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明明想要升职加薪,却不敢找上级面谈;越是喜欢一个人,越要表现得对TA不屑一顾;当有人当面诋毁我喜欢的明星时,我却不敢承认我很喜欢TA…


承认我想要、我喜欢,为什么这么难?


00:09:35 我从小到大都有过哪些口是心非,明明超喜欢、超想要,但是就是表现出不喜欢和不屑一顾的故事


00:21:46 否定欲望,成为了我潜意识中的肌肉记忆。


感情,确认对方喜欢我,我才有动作


工作,这个岗位被别人提出我最胜任,大家强烈要求我在那个岗位,我才“勉为其难”地去要


爱好,确认大家都喜欢,我才会表达喜欢


这种先被给予,才敢表达的“双向奔赴”会让我感觉更踏实和更安全。


而这个肌肉记忆来源于两者,①家庭教育,②文娱作品尤其是影视剧的影响;而校园教育,在这个层面,完全缺失。


现在我长大了,但这些小时候在我的心里面种下的种子,慢慢长成了一棵叫潜意识的大树 - 我只能够被别人和命运挑选,在我已拿到手的东西中作选择,我永远是那个等待被给予和等待被挑选的客体。


当拥有这种潜意识的人足够多,当社会上这样的潜意识成为主流的时候,这个潜意识就变成了这个社会上的偏见。如果有人想要主动表达欲望,那么这些偏见就会成为舆论阻力,给那个人带来舆论上的痛苦 - TA可能会被评价,TA可能会被指指点点。


但是之于原生家庭问题:我个人很不喜欢过分将自己陷于“原生家庭”受害者身份。没有人的原生家庭是会完美无缺的。这个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就是会有缺点,我们的长辈也都会有各自时代的烙印和缺点,就像我们不会是完美的人一样,也不会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不过分强调问题来源于原生家庭,不是因为它不存在,反而是因为它肯定存在,就像呼吸一样存在,所以没必要刻意强调它的存在。我长大了,那我要做的就只是如果我对自己有不满的话,想要改变的话,改变起来又觉得很困难的话,去追溯它产生的原因,或许这个原因有原生家庭,但大可不必一直强调这个原因的原生家庭的标签,找到了原因,去修正它,就好了。


00:50:12 在练习表达欲望时,自尊被损害的恐惧感首当其中。


当我释放“我想要”的信号时,有时我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损伤,但我损失的并不是别人眼中的我的尊严和面子,我本质上担心损失的只是我内心当中想象的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No lose is a kind of gain,没有失去就是一种获得,而获得的所有的东西和失去的所有东西都只存在于我的想象当中。


我不表达和我不追求欲望,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通过规避面对失去,以去圆满自己的获得感的虚假繁荣的心理,这是一种心理的安慰剂,甚至是一种在我看来很可悲的心理安慰剂效应。


01:02:14 在追求欲望的时候,我担心“卷到”别人或给别人增加压力。


建立追求的目标感,并接纳可能就是会给别人添麻烦的愧疚感,是追求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这个事实。


❤️忙个什么开放听友群啦,联系主播微信@Momiers,拉你入群,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呀❤️


主播小红书:@忙个什么啊MoMi

主播...
MoMi启妙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esleyGao
9个月前 上海
2
完全同意 我也是从被压抑到自我塑造成强大人格的
星星会在你身边逢考必过版
9个月前 江苏
1
很有帮助!
Yuuuuu_jZ2E
9个月前 湖北
1
听了这一期,真的非常感同身受,仿佛看见了自己。即使现在随着长大,有了自主选择的能力,成为了一个看似“独立”的大人,却时常好像被某个无形的框,框住了自己,而这个框是我给自己的约束。 从小到大的教育貌似都在教会我们要做一个“利他”的人,没有人告诉我们要“利己”。当我想要表达,为自己争取什么的时候,我时常感到“羞愧”,每一次细小的需求都被压抑在了心中,久而久之,我到底想要什么,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了。 随着主播的诉说,让我也跟一起剖析了一遍自己。不敢表达,有时候也会因为“完美主义”,如果我什么都不说,就不会有改变;然而如果说了,就意味着发生变化,事情的发展可能会脱离我的掌控,万一结果不好呢?当然也有言情小说看多了的后遗症:自己明明很喜欢,却装作风轻云淡,我不在乎的行为,感觉很酷😂
幸与不幸
8个月前 广东
0
我也是这样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