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迷瓜听友群加入方式见文末】
朋友们,本周的瓜,吃撑了吗?
用小暑的经典名言来说,“又是在瓜田上蹿下跳的一周”。
简直就是被娱乐八卦支配的一周,甚至没能饶了打工人合法的带薪放风日,周末。
摸鱼摸得比上班还累,这谁能想到?
不过话说回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锤起人来,真是快准狠。
信息量之大、内容之丰富、论点之鲜明、概念之明确,中英对照倒是不稀奇,繁简体还做了区分,甚至没有错别字,堪称服务到家,五星首选。
锤文中的高光词汇“gaslight”更是被围观群众啧啧赞叹,大家纷纷拍手表示学到了新知识,并一举将【煤气灯效应】送上各种热门。
几乎everyone都知道了,它指代的是某种情感操控。
But...how and why?
什么样的操控方式才可以跟煤气灯挂钩?怎么就算pua了?一般是谁对谁用?
除了本次“王力宏先生与李靓蕾女士”的离婚事件,还有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相关案例?
本期【非物质草单】本着吃瓜姿势要科学的原则,致力于为大家回答这些问题。
当然一切的一切,要从1944年好莱坞的一部经典黑白影片《煤气灯下》说起。
大美人英格丽褒曼早在七八十年前,就演活了一个不自觉陷入其变态丈夫所设情感陷阱的傻白甜。
她在影片中所遭遇的种种诱骗手段及随之反应,便是“煤气灯效应”的最早由来。
此后这个名词的对应手段,也频频出现于各个时期的小说、影视剧作品中,产生过不少经典。
由于其隐蔽的特征和耸人听闻的手法,更是与“惊悚片”这种类型深度绑定。
比如我们本期还会介绍的另外两部影片——《火车上的女孩》和《隐形人》。
但比吃瓜和看电影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大家能从中更清楚地认识到“煤气灯效应”本身。
它的隐蔽与普遍,其实超出你的想象。
对于那些不断pua你的人,请毫不犹豫地远离。
哪怕暂时离不开,也要保持足够的理智和清醒。
不要忘了,圣诞快乐鸭!
下周见。
想加入草迷瓜听友群的朋友,欢迎加我们VX:
caomigua_fm
拉你入群畅聊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