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爱情真是个很可怕的东西!”
“所以,很多伟大的爱情都是悲剧。”
《尼罗河上的惨案》堪称一代人的阿婆启蒙,从1978年版的电影开始,引我们走入阿婆的推理世界。
当新版电影上映,猫和姚老师第一时间去看,第二天迫不及待录了这一期,聊我们对书里人物和细腻心理刻画的叹服,聊三版电影的印象。
女人最大的心愿,是叫人爱她。1978年版结尾的最后一句台词,波罗缓缓道来。
原著也是啊,爱她,就好好拍她。
相关作品:
书-阿加莎·克里斯蒂《尼罗河上的惨案》
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原版/上译版/2004ITV版/2022版
本期将听到的内容:
1、《尼罗河上的惨案》:出人意料的不只是案情,更是爱情的热烈与微妙
2、1978版电影(含上译厂配音版):最经典华丽
3、2004ITV版英剧:最忠实原著
4、2022版电影:忘记原著吧
本期主播:普洱猫/姚蓝蓝
剪辑:读虫
封面设计:怪兽
公众号/微博:银杏树下FM
听友群:yinxingsx71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等各音频平台搜索“银杏树下”,都可以相遇。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
期待更多爱书、爱播客的朋友来到银杏树下,我们一起读书,分享美好。
主播...

普洱猫

姚蓝蓝
陈晓维

银杏树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emorydream
3年前
3
报告!下一篇阿婆想听罗杰,罗杰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豆丁是只猫
3年前
4
04版演林内特的演员当年就是21岁,和小说里林内特的年龄是最接近的
披星nono
3年前
4
你们好棒啊!!!!

格子小七
3年前
4
当文字作品被拍成影视作品时,我更倾向于先阅读原著,这样就能更客观的看待作品本身,同样也会也能靠自己的想象力去构思一个故事的画面感,如果看了影视后会有一种角色自动带入的感觉,反而失去了一些趣味。
阿婆的书我看的不多,之前对推理也是了解甚少,通过这几次的阅读,感觉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感受到推理文学的一些魅力,通过阅读,或把自己带入某个角色,或把自己放在第三视角,都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仿佛一场游戏。而推理小说不能只有推理,更重要的是有其价值观和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才是文学,而阿婆的作品,在这方面总是能够有深刻的思考和呈现,我猜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喜欢她的读者的原因,当然我自己也被圈粉了。

宇文亦
3年前
5
01:00:26 开场去晚了,一看到黑白战争画面直接退出来了以为走错场了,后来找了一圈发现没错...

主播李诺
3年前
5
14:57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思想上的懒惰”,这句话真棒!

Chancy__
3年前
5
55:26 看的时候在想,金字塔可以这么爬上去的吗!

zooooooooooe
3年前
5
我也是!!还问了周围的人最后确定了,笑死了
BearDo
3年前
6
看到东方列车所有人移出火车的时候,真得无法接受啊……最后的晚餐也不可……
这期果断决定还是不去贡献票房了😂

扯会闲篇_大婉
3年前
6
01:01:20 战争戏 岚老师这段太逗了 那我也要看看这电影,但有点不想贡献票房

皮皮纠
3年前
6
1:19:05 船上的明亮玻璃真的太出戏了!!!!

开心小镇青年
3年前
6
早安!银杏树下^_^
七个梦
3年前
6
00:42 看过早期的国配,但太久了,剧情都忘了

星光
3年前
7
上话排演的阿婆系列话剧都很有味道

六点零九分
3年前
7
1:16:32 这里西蒙主动激怒杰奎琳,我觉得是因为林内特刚跟杰奎琳说希望你幸福,你是唯一一个不贪图我的钱的人,这时候杰奎琳是有点动摇的,所以西蒙必须激怒她,让计划继续进行下去

自嗨记事簿
3年前
7
78年版的电影里所有的衣服都太好看了,尤其Linnet跳舞那个裙子。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实至名归👏🏻新电影还没看,但海报和剧照里所有的衣服都不符合我的预期🙉

风风风风风帽子
3年前
11
聊天中提到的英剧,《大侦探波洛》和《马普尔小姐探案》,我可是太喜欢了,刷了不知道多少遍

银杏树下
3年前
13
送你一张船票,登上阿婆的游轮,开启尼罗河之旅吧。来聊一聊你眼中的阿婆,《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本书和电影吧,还有,爱情。
我们会在2022年3月1日24点前,从评论区选出两位朋友,各送出“银杏树下”周边一套。
愿我们一直彼此陪伴❤️

zelenskyy
3年前
14
在尼罗河租过一条帆船,船夫中途说要接他家人过尼罗河,当时都是以中国家庭人数去思量。惊奇的是,靠岸的时候发现竟是一个超大的家庭啊,将船坐了一个半满,帆船顿时成了一个欢乐的家庭聚会现场。-库存着的尼罗河上的记忆。
宗十三
3年前
16
边笑边听完整个节目,后面的吐槽太棒了!我都怀疑两位差点要把电影下载下来逐帧吐槽。
听完吐槽,庆幸自己没去看,钱不钱的无所谓,好在没浪费时间。要按我的性格,如果我是一个人看,那估计是皱着眉头看完,在备忘录记下所有槽点,回家再看一遍原著,然后大刀阔斧怒写两千字小作文发朋友圈,因为一条朋友圈字数上限是两千字,当然也说不定不止两千字,要分个上下篇。如果和朋友一起看,我大概会求着他/她去看原著,只希望忘掉电影里的所有情节。猫猫说的忘掉原著真的非常贴切。
原著我是在2018年8月看的,当时是对谜题的设计颇为震撼,感觉在出现死者之后,整部小说的节奏就加快了很多。猫猫和蓝蓝其实都聊得很透彻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都说得非常到位,我就只补充一点点自己的感受和冷知识好了。
听这期节目的时候,发现自己着实漏了超多细节,关键线索都记得,人物啥的该忘的都忘了,有些人物我是听到后才想起来有这人。节目中说的人物性格方面,我当时看书时真没多想,和蓝蓝一样当推理故事看了,两位一聊,我才发现还有这么多精彩的东西。在无人生还那期节目中,猫猫说阿婆的作品适合读两遍以上。我赞成这个观点。
书中提到的和东快联动的彩蛋线索,是一件猩红睡衣,放在波洛的车厢里,好像是行李箱上面还是里面,忘了,不重要,去看书就知道了(这算不算推销书的一种方法?)。后面2019年5月我去看东快时,有一种找到彩蛋的感觉。先看东快再看尼罗河,就有联动的喜悦,反过来则是找彩蛋的喜悦。阿婆有些书会有类似的情节,被联动最多次的应该是东快了。
关于阿婆第二任丈夫马克思·马格温,他是阿婆外甥的大学同学,这个在自传里有说到。本来小十四岁就让阿婆不太能接受,听闻他是自己外甥的大学同学,人都傻了。后面两人去玛吉(阿婆的姐姐)家做客时,还好玛吉的儿子不在。
电影我只看过1978版的,那一版的波洛其实也有点高。不过基本情节都对,所以我没太纠结不对的地方。结局的改编,这一版和原著不一样,二者都很合理。至于为何没看电视剧的版本,很简单,没资源……
当时看完尼罗河的电影,然后发现《阳光下的罪恶》也有电影版,但当时我还没看这本书。而在我买书看完之后,发现我以前在书城白嫖看过这本书,再去找电影时,也没资源了。被记忆力气死。不过现在就算找到资源,我估计也没时间看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要的是未来。
节目中也提到《阳光下的罪恶》这本书,这本书的凶手非常非常好猜,我第二次看时已经忘记凶手是谁了,但在凶手做出某个行为时,还是能一眼指认凶手。这个写法在《十三个小问题》中的某个故事中也用到过(新星出版社版本为《死亡草》我说的这个故事是封面的故事),这个案件是我第一次猜中阿婆作品里的凶手是谁,也猜中了犯罪手法。
但这不是关键,这本书厉害的地方是把诸多不重要的线索串在一起。有一条和人相关的线索,波洛做了个小实验,这条线索藏在某句描述里,我觉得这个描写真的很棒。这个写法在《借镜杀人》和《清洁女工之死》里也用到了。我之所以这么印象深刻就是因为被骗到了。
新版电影没去看,评论一开始也说了,不过听到猫猫提到西葫芦,我虎躯一震,完了,《罗杰疑案》是我最喜欢的阿婆的作品,这要被糟蹋了我人都要被气晕。看到这条评论的各位,答应我,如果真出了电影,非必要情况,别去看,好吗?我跪下来求你们了orz
蓝蓝提到墨水和颜料的事,我想起一件高兴的事:别人装X装到你的专业领域是什么体验?
这就叫专业.jpg
结尾被猫猫点名,有点受宠若惊。这里我得澄清一下,我看完阿婆的作品花了四年时间(2018-2021),期间看过一些其他作家、其他类型的书,阿婆很多作品里的细节,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后面看的非名篇也比较囫囵吞枣,所以其实我没有真的很痴迷于阿婆,相较于猫猫我更是小巫见大巫,有说错的地方务必指出。
感谢看完这个评论,快进到下一次讲阿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