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时也是专攻纯情的,研究《红楼梦》,整日里跟宝哥哥林妹妹一道缠绵——梁左
本期主播:郑捕头(播客“西四五条”主播@郑捕头)/普洱猫
封面设计:怪兽
后期制作:郑捕头
天寒地冻的冬季,还有什么比老朋友相聚,畅聊彼此都喜欢的作品更温暖快乐的事呢?感谢郑捕头老师(只叫这一次老师,以后都直呼捕头)邀请,让我有机会在《我爱我家》的大框架里,浅聊一段红楼的梦影。
欢迎大家订阅收听“西四五条”,在我心目中,这就是播客里的喜剧博物馆。
以下摘自“西四五条”文案:
从《我爱我家》看到《红楼梦》的影子,这并不是捕风捉影,全剧文学师梁左本身就是《红楼梦》专家,编剧中台词的时候,有意无意就写了进去。而对于读过《红楼梦》的观众来说,如果能看出一些痕迹,马上就会心一笑。
那么,《我爱我家》里到底有多少《红楼梦》的痕迹?又有多少是出于误会?
本期将听到的内容:
1.你最早看《我爱我家》的时候,能感觉到它和《红楼梦》的关系吗?等你发现之后,是一种什么感觉?
2.《我爱我家》与《红楼梦》的渊源是怎么形成的?坊间有哪些不实的误传或过度解读?
3.全剧文学师梁左,和《红楼梦》有过怎样的缘分和经历?
4.从台词和各个方面看,《我爱我家》与《红楼梦》到底有哪些联系?
5.《我爱我家》是喜剧,是世俗的当代戏,它和悲剧性的、古典雅致的《红楼梦》嫁接,为什么不显得突兀?
06:52 《银杏树下》聊过那么多书,但没专门聊过《红楼梦》
14:43 苏文茂先生写过一段《批红楼》,在红学研究会内部演过
24:35 到底是“六国贩骆驼”,还是“九国贩骆驼”?
38:26 陶慧敏老师绝对是古典美女,但我觉得她不是演林妹妹的第一人选
47:38 这里借用了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52:08 借胡伯母这一段,特别像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1:08:17 “受用”这俩字老傅说过,贾母也说过
1:13:14 茄鲞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凤姐这时来了一段贯口
1:23:57 扮演余大妈的金雅琴老师,在《红楼梦》里演过赵嬷嬷
1:31:54 不管是大家还是小家,人情世故其实是通着的
1:43:02 《我爱我家》带来一种朴素的温情,就像它的主题曲一样
相关作品:
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梁左《笑忘书》
郑猛《我爱·我家》
《红楼梦》(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红楼梦古抄本丛刊(人民文学出版社):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
《舒元炜序本红楼梦》
张爱玲《红楼梦魇》
《俞平伯点评红楼梦》
邓云乡《红楼风俗谭》
电视剧《红楼梦》(陈晓旭/欧阳奋强版)
电影《红楼梦》(陶慧敏/夏菁版)
越剧《红楼梦》(王文娟/徐玉兰版)
王文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我的越剧人生》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等各音频平台搜索“银杏树下”,都可以相遇
期待更多爱书和播客的朋友来到银杏树下,我们一起读书,分享美好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