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们和前VICE主编王戈、滑板文化研究者李闯,聊了聊地球村的消逝与亚文化的变迁。

【本期介绍】

当「消逝的地球村」来到第三期,我们试图从亚文化出发,一窥“地球村”这个概念的矛盾与复杂。

对于80后来说,他们成长于一个世界正广泛联结的时代,其中一些人在21世纪初接触到了嘻哈、滑板、涂鸦这样自带“反抗”标签的亚文化,并顺势推广与传播。而随着资本的高速扩张与媒介形式的更迭,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资本和权力强势介入后,亚文化又能否生发出新的意涵呢?

而当城市里的亚文化空间不断消失与被整合,线上亚文化的蓬勃发展似乎并不能填补社群离散后的失落与孤独。符号的打造与消费,也难以阻挡其文化意义的流失。在一个隔离的时代,社群又该如何重建?

我们和两位曾经在亚文化前沿的消费者与从业者、如今又成了研究者的朋友,聊了聊这些问题。

【本期嘉宾】

王戈:前VICE中国主编,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在读博士

李闯:滑板文化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

【收听指北】

06:22  用P2P下载音乐,和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因为同样的爱好分享着同样的资源,并被资源所影响

08:43 李闯描述那种由玩滑板带来的社群归属感

12:32 如何从亚文化的消费者,变成文化传播者?

17:40 以前的媒体从业者是搭快车吗?

21:04  地球村并不是从开放到关闭,而是隔离和联结交错发生

27:38  如果说过去的亚文化是由西到东的单方向传播,在掌握话语权后,我们又能传播出去什么呢?

33:51  亚文化的底色一定得是“反抗”吗?和资本的关系一定是“被收编”吗?

41:53  Supporting your local 该如何实现呢?

44:49  城市空间的消失与亚文化社群的离散

51:59  亚文化今昔对比,究竟是匮乏中的美好,还是丰富后的贫瘠?

59:24  在隔离的时代,社群何以重建?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王黎子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主播...
李颐Lisa
-阳少-
圣光抛弃了梨
绒绒的猫猫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大宁FM
3年前
0
亚文化逐渐变成大众文化后,对于亚文化的小众感、掌握感、优越感的消失。
akusmatikoi
3年前
0
「但是我有時候也會反思自己,覺得是不是對這種感覺的懷念是因為對自己當時那種狀態的懷念...」
切梨
3年前
0
听完后,被“对吧”口头禅洗脑了… …
HD379724i
3年前
0
28:16 有啊,大道当然
什么声音
3年前
0
40:02 太对了 就是这种感觉
墨禹
3年前
0
43:40 dei!
BrightLin
3年前
0
50:31 滑板综艺《极限青春》
BrightLin
3年前
0
35:44 breaking也是这样的
BrightLin
3年前
0
31:32 龙胆紫《立交桥》,“看看你的父母充满失望恐惧的眼睛”
失敗產品Nutty
1年前 中国香港
1
20:41 说的很好
什么声音
3年前
1
感叹的是真的有很多好东西 资本一来就变味了 真正的本土化在哪里
跛脚的树懒
3年前
2
54:51 还是有很多刚接触北京的年轻人很爱它 也有很多外地的年轻人活在对北京文化环境的憧憬里 我觉得不是没有新的年轻人进来 而是说 很多年轻人即使有想来的心 也很难进入自己喜欢的圈子 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交融在一起
Rumble
3年前
2
北京晚报!太炸了! 有人在找有人在——!
悄语
3年前
2
听完这期,我比较想追问的是:第一,滑板文化中的“哥”这个角色是如何用儒家文化解释的呢?以及他与西方对应的角色的异同?其实是比较好奇是如何直接跳到儒家文化的,听起来稍微有点突兀。第二,节目中“资本”是否指有能力将亚文化转化进入主流的“大资本”?因为从我的观点看,全球化的文化传播与资本流动是相辅相成的,似乎脱离一般而言的资本,很难达到嘉宾期望的传播目的。此外,传播已经无可避免地在一个语言系统里通过一定的符号化进行,我想讨论中的“符号化”是否也指代“消费主义下的符号化”呢? 希望不要被解读为ky哈哈哈,只是因为讨论基于学术研究,我觉得一些术语的使用可能需要更精确一点。
BrightLin
3年前
2
哇,是李闯
-阳少-
3年前
3
前情提要,「消逝的地球村」前两期分别为征集和文章,可以通过青年志微信公众号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1ikDYR88XZ5Fr3_Jurt0pA
BrightLin
3年前
6
14:32 环境不同,那时候管控还不严格,玩摇滚或Hip-hop不是为了钱——因为不知道还能赚钱,还是比较纯粹的,现在的年轻人再接触很有可能就是“这是能赚钱的,凭什么不是我”
李颐Lisa
3年前
6
21:16 我的感觉是,消逝的不是概念上的而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地球村:身边可以一起玩儿的朋友,还有网络上one click away的那些。
李颐Lisa
3年前
10
很喜欢这期,讲到了亚文化变迁的规律和逻辑。发现自己先是感慨上个十年的亚文化kids读博去研究青年文化了,而后又禁不住唏嘘今天的青少年正在被精密地塑造。
HD351094v
3年前
16
作为00年代出生的人,这期所说的“亚文化的消失”听上去是上一代人对世界的神秘感和亚文化带来的优越感的消失,以及因为资本的参与使得普通爱好者失去了以前对小众文化的掌控感和话语权,所带来的落差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