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们和《打边炉》主编钟刚、青年学者袁长庚,在宝安城中村的「附近closer」书吧,探讨了“快”在深圳为什么会是一个问题?并实践了“减速”的可能性。

【本期嘉宾】

钟刚 | 资深媒体人,《打边炉》主编

袁长庚 | 人类学青年学者,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本期问题青年】

阳少 | 青年志编辑,深二代

【本期介绍】

速度就像深圳的同义词,为此还诞生了一个组合:深圳速度。它吸引着不同年代的青年投身于此,在以极大的热忱打拼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塑造了这座城市的形态和尺度。

然而速度太快也会让人吃不消,就像很多人的诉苦:“我在深圳没有生活”。这句话的前提在于,“工作”被预先排除在“生活”以外,似乎人只能在不属于自己的节奏中,被动加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力被钝化,经验变得稀薄,目标明确且单一,每个人都化身博尔特,在狭窄的跑道上,既找不到“我”,又看不见其他的人。

今年11月,青年志在《一个深圳人的逃离与回归:搞钱之都、文化沙漠和边缘的可能性》一文中,采访了一些在深圳生活但不与“速度”同步的朋友。

延续这篇文章的探讨,在年终策划「觅地而栖:找个时代的角落安顿自己」深圳站的第一场播客Live中,我们和青年学者袁长庚、《打边炉》主编钟刚展开讨论,关于“加速”的观察与与反思,以及“减速”的可能。

【收听指北】

04:18 城市的空间安排体现了速度感,比如深圳有很多适合跑步的地方,但没有太多可以闲逛的去处。

08:48 袁长庚认为,当一个社会快了四十年,慢是必然会到来的现实,但习惯了“快”的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去处理“慢”下来的状态,从价值观到身体机能。

12:08 系统对个体有着巨大的消耗与牵制,个人只有进行一些干预和扰乱才能获得自主呼吸的空间,《打边炉》的实践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打破“媒体”工作的惯性与传统。

18:24 关键不在于刻意地“慢”,而是重新定义事物的逻辑,并反复追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25:31 有人说在深圳谈论“速度”会显得“矫情”,因为它的定位就是经济特区,每个城市有它自身的节奏,快也好,“搞钱”也罢,这些因素能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吗?

32:18 “搞钱”和“艺术热”是一对矛盾体,但却同时发生在深圳,这意味着一些深圳人开始在追求金钱以外的东西了。但外部的目光关注的依然是深圳的资本和艺术市场,钟刚认为这里面有很多的“陷阱”。

38:39 身为“深二代”,阳少觉得自己和周遭的同学,彼此的经验有明显的同质化,大家也习惯了一直生活在深圳,只有离开这座城市才能对“深圳人”的身份进行检视和反思。这是深圳独有的症候吗?

42:27 袁长庚:“一个城市要重新讲自己的故事,想重新找到自己位置,它需要一个关键性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我们对什么样的艺术,对什么样的文艺,对什么样的文字,对什么样的信息是敏感的。”

45:55 钟刚:“有一句话叫‘来了就是深圳人’,它强调大家要努力去成为一个深圳人,但在来深圳之前的经历以及故乡带给他们的影响,就不太被谈及了,但我觉得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深圳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一个个体的工作,每个微弱力量的坚持,在这个城市显得非常珍贵,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城市文化的书写就变得特别重要,其影响力甚至可能会超过一些由主流资源推动的事情。”

51:38 现场观众互动一:两位老师对年轻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坚持做一些事情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01:00:57 现场观众互动二: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如果你很强调它“慢”的话,跟你很强调它一定要“快”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生活得很快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我们这样子的一些优越的条件,他们需要去支撑家庭,但是当他们的生活条件到达一定程度后也会想说要慢下来。

01:14:22 现场观众互动三:在网络媒介高速运转的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去完整读一本书了,甚至《指环王》这样的电影重映都会被批为“烂片”,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提倡一种“沉淀”会不会显得过于理想化?另外,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后的停滞,也受到了儒家传统的影响,他们的经验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本期音乐】

Sleeping at Last - Atom 1

Sleeping at Last - Atom 3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Unico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主播...
李颐Lisa
-阳少-
圣光抛弃了梨
绒绒的猫猫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李乌鸦
3年前
1
听到想为袁老师鼓掌,请问主播有袁老师联系方式吗?想问问他要不要人帮忙来完成精读课的视频化,去短视频平台上拉人去读书😉
HD584134y
3年前
1
讲到猪食,我哭出来了
冰美式多加冰
3年前
1
20:01 太真实了。上了很多天班后,只想好好睡一觉。哪怕想出门好好逛一逛,吃一顿美食,但身体很疲惫,不想出门。
EMMA_MA
3年前
1
1:11:54 也有和朋友聊天说,我说我愿意一辈子住城中村,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努力。 朋友跟我说,那这样也不行吧。 全世界慢下来不可能,但是拥有慢的权力总是我想要的。 但要自己争取。 也可能争取不到。
EMMA_MA
3年前
1
1:11:29 两年前某美食公众号组织过一次面基, 小编提到 中央厨房是大势所趋。 面不改色,或者对我来说对方不觉得遗憾。 听到这个我大吃一惊。 心中一凉。 人的味道越来越少了啊。 人活着图啥…
你很对但我不听你的
3年前
2
16:16 阳少主持会越来越好!!听出了进步(相比于上次跟袁老师的对谈)
JZ不是Jay-Z
3年前
2
1:08:23 袁老师对美食、慢下来、深圳式包容的解释,吊打所有现场提问者。眼界、境界差距太明显了
EMMA_MA
3年前
2
1:09:51 小朋友吃饭都超级慢的。 我们小时候就懂得懂得生活的一部分真谛。 然后被迫扔掉一些。 然后可能有机会捡起来。
EMMA_MA
3年前
2
44:35 没有人可以在一种无意义的,不追求表达的状态下生活!!!! 同意。 存在主义危机?的答案?
-梁爽
3年前
2
这期播客在深圳的线下活动我怎么就错过了???☹️☹️🙁🙁没看到推送的我.....😢😓😥
HD234779z
3年前
2
拆城中村真的太令人惋惜了
HD234779z
3年前
2
蔡澜 哈哈哈哈不喜欢
Aimeunivers
3年前
2
喜欢这一集!聊得好好!
EMMA_MA
3年前
4
16:19 朋友们,慢餐厅,死亡餐厅强烈推荐! 比冥想,心理咨询,正念可能都更有冲击力的关于慢的体验。
-阳少-
3年前
5
本期播客文字版见https://mp.weixin.qq.com/s/SrtZg1bqUlOdOrcUPn9x-Q
霜霜Stella
3年前
9
以前我爸老激将我,说我不要过得一代不如一代,说我别连他的钱都赚不到,我以前会很愤怒,会觉得怎么可能呢,随着成长我慢慢摆脱了那种愤怒,觉得那是我自己的生活啊,我不要去跟他对标,结果越专注自己越发现hhh我似乎真的不可能超过我爸妈的,以前我不理解,因为很少有人能接受自己真的在变不好,在变慢,在跟时代的潮流逆行,毕竟大家总说生活即使是螺旋式也是在上升的。但袁老师的观点让我能接受这个事了,我们好像真的会一代不如一代的,只是这个事就算意识到也是需要时间去接纳的。
林希圣
3年前
9
21:43 儒生的日课相当于佛道的早晚课,都是用来滋养生命精神的食粮。曾国藩给自己制定了十二条功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贰、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黄丸子
3年前
11
31:54 “慢下来,过一种有阻力的生活,其实应该是一种生存的常态,而不是审美上的自我标榜。”说得太好了
鱼丸子头
3年前
17
27:23 “快,不见得是绝对速度快,而是它拒绝你在一个点和一个点之间,一个阶段和一个阶段之间形成充分表述。” 一下子被点透了!下次如果听到鼓吹“快”的论述,我会想想,他为什么要快?他为什么想要别人跟着他一起快?是不是他在恐惧自己或他人的充分表述,是不是如果充分思考了,就会暴露出荒谬,夸大和隐瞒…
EMMA_MA
3年前
19
05:28 感谢主播的私心😂 太少人聊深圳了。 太少人不介意深圳很快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