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病情稳定第36期

今天我们聊的依然是依恋主题:#被“父母化”的孩子成年以后需要警惕“给伴侣当妈”的陷阱#

你曾是被“父母化”的小孩吗?

也许你曾被夸奖为“听话懂事早熟小大人”,为家里分忧,你感到自己必须尽快地像成年人一样,能干。

如果你问问自己“为什么”,其中一个诚实的回答是“没有别的办法”。(也可以翻译为“没有别的人”。)

这里的“没有人”是指真正的大人由于种种困难没有出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精神和心智的贫穷有时候比没钱的穷更为可怕和惨烈。

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家庭,父母依赖孩子无限期地照顾他们,孩子却得不到足够的回馈与响应。

支持父母的“小大人”们往往会损害自己的心理稳定和发展。有的心理学家也把这个特殊类型的孩子的依恋类型称为“倒置型依恋(inverted attachment)”,表现形式上跟常见的混乱型依恋是很相似的。

这种现象与父母之爱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与个体困境和结构性环境有关,这些困境让父母关注不到孩子可能为他们承受的巨大焦虑和负担。

被“父母化”的孩子往往也很难看到自己在勉力维护家庭和睦,保护父母免于伤害,做他们的朋友和治疗师,调解家庭内外关系,养育兄弟姐妹,有时还要负责家庭的医疗健康和经济稳定。

这一期献给尽心尽力过度付出而精疲力竭的“小大人”们,抱抱你们心里的“小人儿”们。❤️

#章节速览

00:41 什么是“亲职化/父母化”小孩(parentification)

01:44 电影《送我上青云》中角色倒置的母女关系解析

13:37 是take care还是take control

20:50 被“父母化”是一种依恋创伤

25:18 混乱型/焦虑-回避型依恋面对人际关系的困难

34:50 看见和理解总是最难的,也是发生变化的第一步

44:24 教你三招在关系里“搞有建设性的事情”

#本期小知识

1、“父母化parentification”这一术语由家庭系统理论家Salvador Minuchin于 1967 年提出,他认为这种现象发生在父母事实上将养育角色委托给孩子时。心理学家Ivan Boszormenyi-Nagy扩展并完善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付出和收获不平衡时,孩子可能会出现深层次的问题。从那时起,心理学家们就绘制了跨文化的父母化图表,并盘点了其后果。

一篇文献参考,有兴趣的小伙伴自取:

Inversion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 contribution to attachment theory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主播...
病情稳定
马晓韵
瞿小栗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827408m
5个月前 北京
0
40:34 但我好像还挺能接受的 就反正事情办完完了,如果早开始就一直干也不一定达到标准
肖斐
6个月前 广东
0
哈喽两位老师!我赶紧来听啦,哈哈。上次9.9今天6.6,都吉利数!
momo_1024
6个月前 上海
0
这期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嘛。好像被看的透透的。农村出身一个哥哥两个妹妹,我就是那个被爸妈当工具人的小大人,照顾两个妹妹走到哪都带着,做饭洗衣服,被派去给姥姥家蒸馒头,派去给姨家舅家带孩子,我的童年是在照顾别人中度过的,就是那个转个不停的扫地机器人(我竟然被说笑了)。自己娃厌学了,直到走进咨询师我还说我父母对我很好,他们很不容易,我不该有任何抱怨,伤口从那撕开后就一直很痛,父母对我不闻不问(不敢问),我也从没找他们诉说过我的苦,像朋友和老公都很少诉苦求助,很难从照顾别人的角色回到自己身上。 这么多年感到内在有一股怒火,也是一个爱流泪的人。哈哈,我要多听几遍这篇。 爱你们谢谢你们看到我
忽必烈_
6个月前 广东
0
想起曾经看到了一个微博,里面分享的是一个快递小哥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在装外卖的箱子里和爸爸一起跑单,后面长大到了三四岁(?)在给爸爸做饭。当时评论区很多人在说很温馨之类的,但我只觉得很糟糕,小女孩在那么小就要做饭,就要承担“关心爸爸”的重任,感觉好可怜🤧
望春山哦
1个月前 广西
0
深夜泪流不止,看见自己,接纳自己真的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
送你一个晴天
1个月前 辽宁
0
我也想去表达,但我都不知道我的情绪是什么情绪,说的特别好。经常有朋友跟我倾诉一些让他很生气的事情,我很认真的在听,很努力的想去理解他,可是有些时候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生气,我识别不出来,感受不到。
勺_A3XF
2个月前 广东
0
08:12 我妈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妈妈。在我小学住宿的时候她经常出差,每次周日晚上她送我回学校的时候我都会特别特别的痛苦,因为害怕回家之后找不到她,只能抱着她的照片痛苦的嚎叫。后来长大一些了妈妈出差频率降低了很多,但每次回来她都很疲惫,所以也不敢去讨要妈妈的宠爱啊什么的,总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 妈妈已经很累了,(同时我爸是个很不会爱人的男人 并且小时候还目睹了他与其他女人的暧昧短信,从此我心里的天平就一直偏向我妈)一直到现在十几年了,爸妈一直不间断地在闹离婚,大年三十晚刚吵了巨型架,在我面前宣泄着对彼此的埋怨和罪名,我又得劝架又得哄着两个人,这次吵架之后又因为前所未有的关于对爸爸的担心而烦恼难过了好几天。唉 把他们哄好之后自己哭了好久好久。刚刚男朋友开了个玩笑“你一直说你妈很辛苦结果你每天睡那么晚”我才觉察到我内心一直很抗拒自己“亲职化”,我总觉得这明明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我去做而不是我爸?我弟?或者其他的人呢?但是又忍不住的心疼妈妈,觉得我再不爱她就没人爱她了。而且不知道和这有没有关系,就是 一旦有人要求我“你一定要去做某件事,否则就xxx”时,我内心就会极度地抗拒,觉得说我凭什么? 还没开始听但已经胡思乱想了好多了☹️
JOJO立立
4个月前 北京
0
我刚跟我妈蹶了,把她带给我的痛苦跟她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且还没说完。她开始道歉了,但我还没准备原谅她。
Ponty
5个月前 安徽
0
45:48 抱抱小时候的自己 父母是失职的还是混乱的
文竹谌春丽
6个月前 河南
0
47:46 我摔了一跤,我不是马上去关心自己。我会赶紧爬起来,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太尴尬了……
文竹谌春丽
6个月前 河南
0
39:18 情感和方法这个双通道,谈到这里我联想到过节的时候一个自己说该给自己的某个长辈打电话问候一下,一个自己却不愿意去做……
TrinaChen
6个月前 北京
0
48:35 哇地一声哭出来😭太频繁地在日常生活中指责自己了
忽必烈_
6个月前 广东
0
33:33 听笑了,“你何必要等人家来给你一巴掌,你才知道你是不被爱的呢”,被戳到了😅
呱呱_11
6个月前 日本
1
35:05 非常想听你们聊羞耻感~!
落坨翔子123
6个月前 内蒙古
1
这期内容对我来说并不轻松,断断续续从早上听到了晚上,很多地方都有被戳中的感觉。以后试着更加温和、接纳地对待自己吧。
莓酱酱
6个月前 上海
2
我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那个…其实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没要求我做很多,但所有人都在教育我“未来爸爸妈妈就靠你了”,承担了很多那些年纪不该承担的东西…上段恋爱遇到了很烂的人,一直无底线忍让对方、给对方当妈,现在醒悟过来都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像是被下药了一样…
呱呱_11
6个月前 日本
2
36:42 听到这里被戳到了…想到一次小组presentation的时候,我的partner快到ddl了还没做她负责的部分的ppt,我硬是做完了两人份的任务…我说我不知道她准备啥时候开始做,怕来不及,就好像只能把她的份也做了,我咨问我:你为什么不问问她呢?我真的感觉非常震惊,因为这个问她的选项在当时我的心里就没有存在过。
QQ_____
6个月前 上海
7
我以前是一直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的,甚至我觉得我表达了需求就等于释放我的攻击性,别人肯定会生气和不满意,仿佛别人都不愿意去满足我的需求,或者满足了我的需求一定是他们牺牲了他们自己,然后他们肯定是表面开心,内心愤怒。但其实是我内心的投射,从小到大我承担了太多妥协,以至于我每次满足别人的需求都是表面云淡风轻内心非常愤怒和厌恶…但是长程心理咨询之后,我现在能和我对象以及朋友健康地表达我的需求(这怎么有点像在给心理咨询打广告…)
QQ_____
6个月前 上海
9
34:58 非常期待羞耻感的播客,因为好像很多事情背后最后都带有一些羞耻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