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E播客的第7期节目。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说:“文学的美妙之处在于,人们将过去的记忆带到我们身边。”
他的诗集《相伴》中似乎也承载着很多“过去的记忆”,借一句“我把一生都给了陌生人,没能给我爱的人”,甘德也将我们带回到那段他与亡妻、他与母亲的回忆之中,真挚感人。
这期节目,我们就聊聊弗罗斯特·甘德和他的诗集《相伴》。
关于诗人
弗罗斯特·甘德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学者,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拥有地质学和英语文学学位,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为布朗大学文学艺术与比较文学荣休教授。2019年凭借诗集《相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此外,甘德还翻译了大量拉丁美洲和西班牙诗人的著作,合译过日本诗人吉增刚造和野村喜和夫的诗集,并致力于向西方世界推介多多、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寅等中国当代诗人的诗歌。
本期嘉宾
李栋
多语作者、译者、编辑。毕业于美国深泉学院及布朗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硕士。曾执教于美国布朗大学、科尔盖特文理学院和德国波恩大学。先后得到国际笔会翻译奖金、美国翻译家协会翻译奖,及德国孤独堡、美国雅斗、法国卡马格等多个国际艺术中心作家驻留奖修金,并获德国洪堡、德意志交流中心等基金支持多次访学欧洲。中译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普利策获奖诗集《相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本期你将听到
02'08''
弗罗斯特·甘德与C.D.莱特:
互为读者的诗人夫妇
09'00''
当地质学家成为诗人
——我在文字里看到了岩石与晶体 。
11'40'
诗人不追“热点”,
他需要距离、时间、反思和想象力。
12'50''
诗与诗人的关系:
是“诗”本身需要被写出来,
才借助诗人之笔。
24'50''
“母亲的赘肉”
——共生共长、角色调换的母与子,
甘德如何面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
23'15'
悼亡诗的“中英”和“古今”对比
26'10''
当代诗歌应该如何被阅读?
“不一定要去理解诗歌,而更多地去感受诗歌。”
28'30''
译者也不是所谓的专家,只是一个耐心的读者。
34'50''
《相伴》可以培养好奇心和发散性思维?
没错,诗歌也可以成为一种教材。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