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谈论孩子,就是在谈论我们自己
上不着,下不着的90后有资格谈论孩子吗?如果可以,我们又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
儿童与育儿者、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始终充满着张力,有时谈论孩子,就是在谈论我们自己。
本期E播客,邀请到了薄荷实验研究员闰土,我们从孩子的零食聊到孩子的保险,从孩子习得道德的过程聊到校园欺凌问题——儿童的日常生活始终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
本期嘉宾
润土
薄荷实验研究员,
曾经的出版社编辑,
现复旦大学社会学硕士(在读)。
本期你将听到
00'45''
上不着,下不着的两位90后,
为什么要谈儿童?
03'02''
《喂养中国小皇帝》:从孩子的零食中看社会变迁。
04'30'
小朋友是一张白纸?
现在的小朋友都太“早熟”了吗?
09'10''
儿童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创造”出来的。
10'40'
为什么薄荷实验时常关注
“母婴妇幼”等弱势群体的议题?
14'48''
父母为什么要给孩子买保险?
买保险是一种理财吗?
24'50''
编辑,是书籍的助产士。
26'18''
小朋友也会跟人“套近乎”?
《培养好孩子》——来自一所幼儿园的道德发展观察
34'25''
我们对孩子抱着怎样的态度,
就像是我们对自己的态度一样。
46'04''
面对校园欺凌问题,
我们该如何看待其背后的成因?
本期推荐书单
《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
许晶 著
祝宇清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薄荷实验
978-7-5760-0015-3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陈纯菁/著
魏海涛 符隆文/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薄荷实验
978-7-5760-0846-3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修订版)
维维安娜·泽利泽 著
王水雄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薄荷实验
978-7-5675-7004-7
《喂养中国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
景军 主编
钱霖亮 李胜 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薄荷实验
978-7-5675-5993-6
《儿童文学史:从〈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塞思·勒若 著
启蒙编译所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675-9747-1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
埃利奥特·阿伦森 著
顾彬彬 译 黄向阳 审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675-9186-8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