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就无法回避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种种考验。
在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们都倡导放任孩子自由成长,痛斥苛刻、压制和无爱的管教存在的弊端,认为在管教下,孩子会失去天性和创造力。然而,完全放弃父母的权威后,又面临着所谓溺爱孩子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父母对于孩子,什么情况下施行管教?什么情况下不能惩戒?父母如何设定界限?如何应对孩子的挑战?
本期E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勇于管教》一书的特约策划钱红林老师,以及这本书的责编孔灿老师,来聊一聊“管教”问题。
本期嘉宾
钱红林
《勇于管教》特邀策划、译校,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创办非营利组织北京爱加倍关爱家庭促进中心,专业服务中国家庭和学校16年。
孔灿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01'31'
来自美国的家庭教育书籍在中国会水土不服吗?
06'22'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面对的难题:
做出判断之难,选择方法之难,付诸行动之难。
10'15'
严厉的“管教”会打压孩子的自由天性与创造力?
“管教”在当前家庭教育语境中有贬义色彩?
这是对“管教”的误解吗?
12'27'
什么是“设定界限”?
怎样设定父母与孩子间的界限?
14'20'
管教一定不是严苛的、暴力的、
父母发泄情绪的方式。
18'05'
管教的首要原则——对父母的尊重。
21'37'
对“传统”的信赖被对“专家”的信赖取代?
我们到底该听谁的建议?
35'05'
管教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二:
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是在管教事件后出现。
47'07'
詹姆士·杜布森强调的“管教神奇工具”:
父母好比划船的人,
左右各一只船桨——
一只勇于管教,一只善用奖励。
51'38'
《勇于管教》的管教原则
不仅仅适用于家庭之中,
也适用于学校之中。
54'45'
合理的管教方法——手把手教学,
以袁隆平院士小时候的故事为例。
本期推荐图书
《勇于管教:爱与管教的平衡》(第二版)
[美]詹姆士·杜布森
裴彤 王跃进 译
钱红林 译校
978-7-5760-1529-4
59.80元
本书包含两部分:家庭中的管教、学校中的管教,是父母和教师学习并实施管教的思想之书和方法之书。
爱与管教联手,有效运用管教五原则和神奇的工具,培养出一个健康、礼貌、快乐的孩子,使孩子学会应对挑战、承担责任、自律自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