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禅宗起源于印度,南北朝时期,经由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带入中国。一千多年来,它不断吸收中国的哲学和艺术思想,在本土发展为一支具有独特精神意趣的宗派,从中衍生的禅文化,更是覆盖到哲学、诗歌、绘画、书法、武术、品茶、音乐、医学等方方面面,与中国人的生活水乳相融。因此禅宗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体现,至今延绵不绝。

禅宗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得益于六祖惠能的改造。他废除“一代只许一人”的陈规,齐头并传,让“禅”的理念开枝散叶;他“顿悟成佛”的主张,在整个社会,尤其是草根群体、人民大众之中广受欢迎;而惠能本人的传奇故事,例如他作为不识字的文盲,居然胜过博学多才的师兄,得到衣钵传承;例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都被记录在一本叫做《坛经》的书中,在世间流传1000多年,成为了妇孺皆知的传说。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中许多早期版本的《坛经》横空出世。这些敦煌版《坛经》有许多细节与传世版本不尽相同,引发了学者对六祖传说的怀疑。特别是1930年胡适在《神会和尚遗集》中提出了 “六祖坛经乃是后人自由捏造” 的观点,一经发表,就在在历史学和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很多著名学者、高僧大德,包括钱穆、陈寅恪、印顺法师和日本的铃木大拙等,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驳斥,甚至口不择言,到了大失学者风度的地步 —— 情绪的背后,不仅仅涉及学术纷争,更指向了生命的价值在何处安放的问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栗强老师来为我们讲解这段公案。栗老师将结合现代文献学和佛教本身的原理为我们解读:六祖惠能何以成名?他的神话是否由后人自由捏造?文盲成为佛学大师,究竟有没有可能?什么是开悟?开悟有没有宗教之外的解释,乃至科学上的依据? 为什么开悟一事,如此牵动知识分子的情绪?以及最为重要的问题:惠能大师的理论,能给我们宗教以外的普罗大众,带来怎样的帮助?

内容包括:

00:15 越熟悉,越陌生:真实的玄奘与惠能都被传说挤压

08:49 接过五祖衣钵:惠能学禅经历与孙悟空串戏

17:45 佛祖袈裟的归宿:武则天和禅宗的渊源与疑惑

31:08 王维、柳宗元、刘禹锡:惠能成名的三大助力

37:05 传世、敦煌、东渡文献互证,揭示惠能传说九大疑点

54:45 禅的成功学:为什么说坛经是劳动人民的佛经?

60:05 菩提明镜之喻:敦煌偈子显示惠能并非文盲

65:56 从柏拉图到贝多芬:开悟是神的显现还是脑的觉醒

76:16 禅宗善恶观:“善有善报”还是 “善不受报” ?  

84:08 谢灵运论吾国与吾民:顿悟和渐悟折射东西方差异 

94:32 思考、知道、觉知:认知的三个层次

99:54 知识无法通向智慧?禅学否定学者的生命价值?

111:00 惠能与玄奘:漫长的开悟之旅,歧路终将汇合


- 制作团队 -

美术设计 子鹤

后期制作 孙称

主播...
罗素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睡眠不足
1年前 北京
1
1:25:21 佛陀修行次序,以及心境变化四禅八定皆有记载,涅槃经更是写了佛陀无依余涅槃的过程,从一禅到八禅,再出八禅到一禅,再从一禅到四禅直入涅槃
风流铁桶
1年前 广东
2
第一遍听,给我CPU干烧了…
听雨下群鸟飞
1年前 陕西
3
“你懂,不如我会” 这里笑出声。确实,我以前也是喜欢做懂哥,但会的人在悄悄使劲赚钱,不出几年已云泥之别。
Lily菇
1年前 美国
3
主播怎么这么博学?感觉在很多领域都能跟专业人士进行丝滑谈话,牛逼啊
大雪不熬夜
1年前 湖北
3
1:22:46 “写字的时候一开始不求好才能好”,“不能整天挂着求好的心,最后才有符合中国人自然之道的好”。
HD1040840w
1年前 江苏
3
59:00 胡适境界不够,以为学会了基本的做学识的考据真假就厉害了,就是那种只会一板一眼唯书唯上的人,而对于“人”不了解。
ZZ的无奈
1年前 贵州
4
1:58:46 关于国人的天性更适合顿悟,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文学和西方文学和差别,中国的文学偏抒情,所以诗是皇冠,而西方偏叙事,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被膜拜。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逻辑性“因明学”太强的,我喜欢喜欢跳跃性的,像音符🎶
二环
1年前 未知
4
听了两遍
睡眠不足
1年前 北京
4
1:07:34 顿悟一词,在汉传佛教中存在理解错误。梵语yugapat,是一起、同时、全部了解,中文翻译为“顿悟”,“顿”指“全部”,但是被误解,禅宗所说的顿悟的语义偏向“瞬间、突然”的了解。 就像《维摩诘经》的流行,有着当时不愿出家的上层人士的推动;顿法的流行,或许也是因为契合了人们不愿认真修行、追求速度的想法。 原始佛经《阿含经》或南传《巴利三藏》都是强调逐渐修行。天赋是有影响的,但是突然的开悟解脱是不符合早期佛教的观点。 不过,汉传有大量经书是否为“真经”值得质疑,虽然我个人觉得派别还是有影响的,但是还是尊重,不管到底是不是编造的。
ZZ的无奈
1年前 贵州
5
10:26 “佛也分南北吗?”立马想到了王家卫《一代宗师》里的画面
goodMan909
1年前 美国
5
太喜欢剧谈社的节目了!层层剖析,没有很多背景知识的人也能完全听明白,讲到的每个细节都很有意思。不更新的时候很想催更,一更新就发现一集能反复听好几次!
空空如斯
1年前 福建
6
这期好好👍
薛定谔的开心
1年前 上海
6
不双标的话,如果批判禅宗的所谓成功学,那么也要批判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有宗教的文本
罗素质
1年前 北京
7
听友群:有兴趣的朋友微信搜索:suzhi_luo 加我微信。(注明加群)欢迎👏!
大雪不熬夜
1年前 湖北
7
1:21:01 1:20:38 “行善行恶无关于开悟”,“不思善不思恶”。 “慧能的弟子说:善法如白云,恶法如黑云,白云黑云都遮太阳”; “水面完全平静下来,才能看到本心。而水波泛起,无论是好水波还是坏水波,都在阻碍你看到世界的真相” ——禅宗对于中国人的善恶问题给出的答案
Sea_Gulls
1年前 广东
15
17:21 嘻嘻 本地人路过,五祖庙到九江大概有80公里,步行要18个小时,中间还要渡过长江
wowcqc
1年前 上海
20
这个嘉宾好强啊,对佛教文化说得挺到位的,厉害👍就是末尾对 戒、定、慧的说法我有不同的看法,众生皆苦,悟空才能摆脱苦,但空是结果,如何达到空 佛门根据侧重点不同就延展出戒定慧三大派系,互相是一体的,有点像理科与数理化。不过佛教文化发展至今花开千朵,各自表述,没有标准答案
無碍
1年前 北京
26
每段都有主持人的总结归纳,真的太友好了。
漫游不漫
1年前 四川
46
1:36:58 想到克里希那穆提:“只有一颗单纯的心, 一颗饱经世故却又不受知识和经验束缚的心, 才能发现超越心智和头脑的东西。 否则你所发现的, 永远都会被你过去的经验所扭曲。 而你过去的经验都出于你的自我设限。”
懒汉蜗牛
1年前 北京
54
世界上有三种尺:直尺 卷尺 还有love剧谈社 very much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